yuanfuxiansheng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31喜欢:5
先洗个澡,床上再读大杨兄的高论。[大笑]

热门回复

对于2023年的钢材生产量也确实有点超我的预期。所以焦煤的价格也就超预期。
氢能源好,但是是贵的能源,所以性价比太低,所以感觉大杨兄还是对此太乐观了一些。而且新能源的产业链,也不知道如何去找到投资的重点和要点和可以把握的地方。
电动车的生产和出口确实是把中国的出口结构进行了优化,出口电动车其实就是出口我们国内的能源电力。而且中国的汽车行业的发展对于房地产的下行的替代减缓确实有非常大的意义,同时汽车制造业本来也确实是一个耗能的企业行业。
抽水蓄能是成本最低的储能的方式,南水西调,这个确实也可以拉动很大的基建,也通过这个水资源空间的分布来改善良田,来形成一些新的人民生存的空间,来形成储能和新能源、传统能源进行相互的补充,发挥协同作用。
我们国内的人口,还是会有一个高水平的保存量,所以对于居民的能源的需求还是肯定会增长的。而且随着老百姓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冬天夏天对能源的需求只会增加,不会减少。
所以我们国内的能源确实是一个膨胀的一个行业,我们用光伏新能源水能发的电来减少对天然气和石油的消耗,其实也是节约我们自己的成本,在节约我们的成本的时候,也慢慢的达到碳达峰碳中和。
而东部的煤炭已经非常的紧缺,如果不去做对传统能源的替代的新的能源方式的话,到时候我们10多亿人,没有自己的能源,都是要去进口,那这日子怎么过啊?挣的钱都用来去买汽油了。所以我们发展可再生的新能源,我们就是在保持我们后续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锂电池回收的事,十年内都不用想。因为没有基础存量。。二十年后可以看看。仅此而已。

如果都放在三线以上城市,那绝对撑不住。必须要依托储能和地热。能量和通道,都是稀缺资源。

对于锂电池、锂能源来说,它有这个矿的资源的属性。所以投资上面有锂矿的的企业的确定性要好得多。
但是锂还有一个因素就是他的保有量和可回收的量和消耗量的一个平衡的问题,这样的话就导致了胆的资源的稀缺性的降低。
而生产光伏的晶硅企业的确定性较差一些,为什么?因为他没有资源的属性,也没有多大的技术壁垒,他唯一的就是一个成本要低,要低于对手,这就是这个行业里面的一个企业的最大的竞争力,但是这个很难。
前面在读硅产业链的时候,你感觉到生产硅的的优势还是在于低的能源成本,也就是煤炭的成本。
而是否拥有硅矿所带来的成本的差异还不大,所以又归结到了对于煤炭能源的认识问题。

这是我重点关注的企业。。。[围观]

守得云开见月明。虽然还有一些不确定,但是水轮机业务毫无疑问将焕发生机。

毫无疑问咱俩想的一样,认识一致。唯一的事就是对于氢的理解有一些信息不同步。您再研究一下。。找机会咱俩聊。。。我刚打赏了这条讨论 ¥10,也推荐给你。

同关注,我买了好几年了,被蹂躏了好几年😂

#缘富读大杨能源# 2023年的用电量,确实也超过我心里的预期。
我想的话增量在于出口制造业和光伏、新能源,和现在的居民生活用电的增长。

嗯,现在就有不少的企业在从事这项锂电池的回收了。。$浙富控股(SZ002266)$ 比如泽富控股这个公司也在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