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在老家县城买一套房

发布于: 修改于:iPhone转发:63回复:240喜欢:28

就要回省城了,我想还是写点什么吧……

不知不觉,两年的时间就要到了。而我,就要重回省城了,是不舍、是遗憾、是自豪、抑或是失落,这一切还得从两年前说起……

2021年,我接受组织委派前往定点帮扶村开展工作。说实话,刚开始的时候,我是有过犹豫、动摇,毕竟虽然我从农村出来,但已经有20年没有在农村生活过,更何况要呆两年。

依稀记得上学时,每次回老家晚上睡觉都会被跳蚤咬的浑身发痒,第二天浑身上下就全是红点。所以,我是怀着激动且忐忑的心情来到村上的。

真正来到村里呆了一段时间,感觉办公、生活环境都还不错,工作时紧时松,除了蚊虫多一些、饭馆少一些、娱乐活动少一些,其他似乎和城里差不了多少,也没有大城市里上班时间的强制约束,一切看起来还算不赖,呆了一段时间也就适应了。

在这里,我不想谈工作的事情,只分享自己的一些感受和体会。

个人觉得,我们国家这些年,不仅仅是城市,农村也变得富裕了,确实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一个显著的感受是农村现在家家户户都有车,好车、豪车也不少,有时候开车去镇里办事,在十字路口也会堵车。

再一个,慢慢了解到村里人也都有一些积蓄,而且也都会想着拿去理财或是投资,这中间免不了有一些不太懂金融知识的群众会受骗,就不说了。

另一个感受就是,农业现在的机械化程度还是挺高的,玉米小麦基本都是机械收割,果树、大棚这类没办法,只能人力为之。

农村的道路也修的越来越好,村村通基本实现,但有些地方也免不了坑坑洼洼,常常要修补。

但平心而论,相比城市来说,农村还是各方面都比较落后,所以国家乡村振兴的策略是正确的。在一部分地区、城市已经先富起来的情况下,去发展相对落后地区、农村的决策是正确的。

现在一般的标准是要求人均收入不能低于7000元。

这里说的人均收入是指每户人均收入,一般农村一个家庭很多都是3、4口人,5、6口人的情况也比较普遍,而且没有劳动力的孩子、老人也不少,所以一家一户真正赚钱的可能就1、2个人,这样算下来,全年收入最少也有几万元。

其实现在农村绝对贫困的人已经非常少了,如果真有困难,国家也都会有各种补助,足够基本生活了。

两年来,我们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点成绩。但离别时,更多的是遗憾。遗憾为村民做的事情还太少,遗憾自己的能力有限、本领提升的太慢。可生活本就如此,留有遗憾或许才是生活的常态。

庆幸的是,我驻村的地方离老家比较近。闲暇之余,我经常回县城,家乡总是如此亲切,我去了曾经的母校,吃了心心念念的家乡美食,不知不觉中我也感觉家乡变了,变化还挺大!

以前县城就两条主干道,车很少,感觉人似乎也没有那么多。现在,感觉人也很多,车也不少。

实际的情况是十年来,县城常住人口减少了10万,我想应该是有很多农村的人来到了县城,而县城里的人又涌入了城市。

而目前中国城镇化率虽然达到了65%,但县域的城镇化率普遍在50%左右,有不少的提升空间,所以说发展县域经济正当其时!

二十年来,县城主城区已经扩建到原来的2倍多,又多出来好几条主干道,而且新修建的城区明显规划要漂亮好多,有一些街区如果仅仅从照片来看,你会以为在哪个地级市。

这种变化,是让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中国这二十年来的长足发展,不仅仅在城市,县城、农村也都在慢慢跟上时代的步伐。

我们应该感谢这个时代,依稀记得小时候在农村上完厕所都没有卫生纸,就随便找些树叶、土疙瘩擦屁股。一下雨,村里的道路就满是泥泞,虽然可以随时玩泥巴,但路难行真的是路难行!……

父辈那个年代更苦,没有吃没有穿,有时候还要去讨饭。听父亲说起,他小的时候,爷爷奶奶要下地干活,就只能在炕墙上打个钉子,用绳子把他拉住,免得他掉下床去,而等爷爷奶奶回来,他已经哭睡着了。而现在的孩子一家人都围着转,不敢磕着碰着,确实幸福。

爷爷已经去世好几年了,至今仍记得小时候有一次惹爷爷生气,他拿起扫帚就要打我,我撒腿就跑,一直跑了有5里路,爷爷也追了5里。那时候想老头咋这么执着的,后来听奶奶说,爷爷是怕我走丢了,所以一直追着我……

夜色下,看着县城里的人们出来散步、遛狗、打羽毛球……我在想,我们不应该总是想着发展大城市,县域也不应该被嫌弃,毕竟县城居住着中国一半的人口,这里也承载着一半国人的梦想!

大城市不可能承载超出自身承受能力的人口,就如今大城市里的很多人都没法真正安居乐业。

拿上海来说,2500万人,只有1500万人交了社保,另外1000万人只能算是暂时栖息在上海,而且上海市常住人口10年间几乎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因为城市实在已经不堪重负。

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大城市里的教育资源毕竟有限,人如果过多,自己又无法立足,反而不如回小城市好。

我一直觉得县域经济的强大,才是中国强大的基石和最终实现强国梦的保障!

而县城里如火如荼的建设施工现场,也证明了县域经济还会持续发展,县城还会变的越来越美丽! 虽然现在中国经济暂时遇到了困难,但风雨过后必有彩虹,最困难的时候都挺过去了。


所以,我坚信县城会越来越好,县城里的房子会越来越漂亮,街区、公园会越来越现代化、美观!

我想,我会在县城买一套房子,时常带孩子回来看看,吃吃家乡小吃,走在家乡的街道,和他聊起家乡的变化……

对他说,这就是我的故乡!

只是很快,我就将要回省城了!

心情五味杂陈!

忽然想起陆游的一句诗,正符合此刻的心境:

风光流转浑如昨,志气低催只自伤!

愿一切都好!

#格力电器# #万科A# #房地产#

@今日话题 @雪球创作者中心

@朱酒 @佛系小资 @股灾亲历者

精彩讨论

知一二郎2023-07-23 11:15

好标准的作文体

看好股市的新人2023-07-23 11:06

我就问一句:县城,农村,今后经济可持续,靠啥?

三木甘子20152023-07-23 11:19

和楼主有共同感受,老家在中部小县城的小山村,这应该是中国最底层的地方了,过去的8-10年,能真切的感受到农村的变化。20年前去日本的时候,看到开车去菜园,惊讶的说不出话,而现在我们也做到了~~~

蔚蓝海岸s2023-07-23 14:57

这哥们洋洋洒洒半天,第一句话是亮点:“要回省城了”。

张明远0012023-07-23 13:23

公务员的思维视野

全部讨论

2023-07-23 11:15

好标准的作文体

我就问一句:县城,农村,今后经济可持续,靠啥?

2023-07-23 11:19

和楼主有共同感受,老家在中部小县城的小山村,这应该是中国最底层的地方了,过去的8-10年,能真切的感受到农村的变化。20年前去日本的时候,看到开车去菜园,惊讶的说不出话,而现在我们也做到了~~~

2023-07-23 13:23

公务员的思维视野

2023-07-23 11:37

为你们这些支持乡村工作的点赞!
我们原来不太愿意回老家的,现在有空就想回家转转,看看山,看看水,聊聊天~~

2023-07-23 12:20

满分作文

2023-07-23 13:48

我们辽南,农村几乎没有年轻人了。户籍人口年轻人也许好还有不少,但实际上没人生活在那儿。上下两个屯高峰期500人口左右,现在只有一个两岁小孩,从他到初中年龄段,一个都没有 。常住人口基本上是50岁以上。农家买车的有,但大多不是什么豪车,小康等牌子比较多。买得起豪车的,比如体制内的公务员,警察,中小学教师是有的,但跟农民没啥关系。另外这些人也大多住在县城了了。农村年轻人结婚,也基本上到县城买房是前提条件了。

2023-07-23 13:55

流水账,没有一点深度

农村的网友都来说说现在农村的实际情况吧……

2023-07-23 11:33

我希望中国的年轻人都能像你这样工作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