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文化的态度

对待贿赂,英文是
bribe
词源解释:bribe←古英语bribe(赃物)←古法语bribe(给乞丐的一块面包)←通用拉丁语briber(乞求)
英语单词bribe来自古法语,最初的含义是“送给乞丐的小块面包”,因此拼写上与bread(面包)有关。后来,由于乞丐和小偷往往相伴而生,有些人讨不来钱就小偷小摸,因此,bribe又衍生出“被小偷偷走的东西、赃物”。再后来,有些人不仅小偷小摸,还公然敲诈勒索,因此,bribe又可以用来表示被迫送给这些人的礼物或钱财。再往后,人们主动送给权势之人以换取利益的礼物或钱财也被称为bribe,即我们中文所谓的“贿赂”。
……
有明显的贬低含义。
汉语贿赂:

huì
【名】
(形声。从贝,有声。本义:财物)
同本义〖property;belongings〗
贿,财也。——《尔雅》
窃贿为盗。——《左传·文公十八年》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诗·卫风·氓》
商贾阜通货贿。——《周礼·太宰》。注:“金玉曰货,布帛曰贿。”
贿用束纺。——《仪礼·聘礼》。注:“贿予人财之言也。”
先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假货居贿。——《国语·晋语》
又如:贿交(以财物相交);贿货(财物);贿赂(财货)
贿赂的财物〖bribe〗。如:行贿;受贿

赂 
賂 
lù 
【动】 
(形声。从贝,各声。从“贝”,表示与钱财有关。本义:赠送财物) 
同本义〖sendgift〗 
赂,遗也。——《说文》 
大赂南金。——《诗·鲁颂·泮水》 
骊姬赂二王。——《国语·晋语》 
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汉书·苏武传》 
割国之锱铢而赂之。——《荀子·富国》 
仅汉,汉之赂遗王财物,不可胜言。——《汉书·张骞传》 
于是从散约解,争割地而赂秦。——贾谊《过秦论》 
又如:赂贿(用财物买通别人) 

就是财物的意思,最多有交换的意思。

一个是对这种行为充满了鄙视和唾弃。
一种是完全没有贬义。
对同一个词的态度,是不是很好的反应了两种文明的巨大差异呢。
#价值投资# #文化杂说# #文明现代化价值投资与中国# $隆基绿能(SH601012)$ $五粮液(SZ000858)$ $阿里巴巴(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