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系统让我们不必因为自己的不同而担忧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如果你多了解了一些大多数人看不见或不想看的信息和知识,因此观点有了不同,那么不必因为自己的不同而担忧,一般来说,自然规律更靠近从更多角度所观察到的。常识一般是依赖足够广的视野,角度。常识通常不是很复杂,相反可能很简洁,但却依赖足够多的角度、视野,要足够多元,依赖广度更多于深度;并且,深度其实也来自于足够的广度,否则狭窄的深度愈深,陷入心灵僻境的可能性愈大。(基本上大意已经说完,没兴趣继续了解更多的看到这就可以了)

当没有足够外界认可,对一般还未凸显出来的个体来说,是对人性本能的一种考验。一般人都惧怕太过独特,这是原始的人类本性,曾经非常有效的保护了个体的生存,所以人们已经从本能上有了这种被团体接纳,被大多数人认可的心理需求。但这种需求在有些时候,就成了阻碍少数人做出更接近真实判断的障碍,这种障碍是无形的,但是可能会非常强大。

如何判断这种独特是更接近真实,还是真的只是个体的认知局限和偏狭?这是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如果无法做出合适的判断,或者做出来相反的判断,那么可能就离真实越来越远了。我觉得从结论来判断可能不一定足够,或者说要最终的结论,足够长时间的结果,才有可能验证。但这个代价太过昂贵,先不说投入的成本和资金,光是时间成本可能就太过沉重,几年甚至更长时间,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沉重的,尤其是年轻人,几乎是改变人生轨迹最重要的几年。那么什么方法才是合适的呢?我觉得,不是从结论、也不是结果,更应该是从前提来判断。这个前提,指的是环境前提,针对于某一领域的,尽量广的常识体系环境。也就是说,做出分析、决策、判断所依据的知识基础。这种基础对于投资领域来说,不大需要高深的数学、物理知识,不必须某一行业的深入的专业技能,但却需要足够多元和广泛的知识体系,也就是常识系统。当然,要广到多大程度,必须有个范围。这个范围其实也比较好确定,因为没比亚囊括百分百的各方面知识,需要的是主要的一些知识体系就够了。比如经济、政治、历史、心理学、企业经营和目前还不知道的重要领域,这几个领域的核心基础知识,由这些知识一起构成的常识体系。另外可以排除一些所谓的知识,比如远古的某些玄之又玄的奇书、占卜预测,奇幻、星象、……,至少在现时代,这些东西远远无法完善,人类还远远无法完好通畅的解读和理解。

经济学是已经被全世界范围内接受的基础知识,而不是某些特色和局域性的东西。政治主要需要的是一些已经被绝大多数人认可的而不是少数人歌颂的或者几千年前遗留下来的东西。历史知识一定不是受约束范围内的近代史,而是可以自由创作环境下的著作。心理学因为本身历史很短,范围有限,所以局限性也比较明显,但发展很快,最新的一些知识最好能够及时了解,完善对自我、和群体的了解。企业经营其实无法具体,最好是自己有过亲身经历,不需要太多,但只要经历过,就知道,外部分析人士的纸上谈兵,和企业主自己的亲身上手是完全不通的。就像游泳,下水才行。 目前还不知道的重要领域是告诉自己,不要完全相信自己的推断,任何结论都只是你思想的产品,不是真实世界。你或许可以比别人更靠近点真相,但永远无法了解全部真相。所以永远存在不确定性和未知。

最后一点要记住,所有这些知识都有错误,要自己再用常识去判断。这是个不断迭代的过程。所以又要重申一遍,不要完全相信自己的结论,那只是头脑的一个产品而已。 #芒格#   #价值投资#   #热点#   $五粮液(SZ000858)$   $隆基股份(SH601012)$   $乐普医疗(SZ3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