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或达10万亿,“空中的士”何时飞入百姓家?激活大消费市场需建立低空生态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何铭亮

空中出租车虚构概念图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在低空经济火热的当下,第八届世界无人机大会暨国际低空经济与无人系统博览会吸引了国内外近五百家企业携四千多架(台)无人机系统新产品参展,会议首日,深圳会展中心1号馆展区内人潮汹涌。

根据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协会预计,截至2023年底,全国无人机运营企业1.90万多家,年产值达到1520亿元,注册无人机126.70万架,量产无人机超过1000款,交付民用无人机317万架,飞行2311万小时。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24年3月底,无人机实名登记系统注册的无人机数量共计162.50万架,持有无人机操纵员执照20.60万人。

低空经济领域覆盖面甚广,现已有消费级、工业级无人机成熟应用在物流配送、应急救援、农林植保、个人消费等领域,本次展览大部分展出产品均来自于上述领域。

不过,最近掀起舆论热潮的,要数低空经济中的载人eVTOL(电动垂直起降)产品,全球多家企业均以“空中的士”为宣传卖点,加快普及该概念。但受限于产品成熟程度、适航审定进程、基础设施普及程度等,该应用场景距离商业化尚有时日,因此也带来了广阔的讨论空间。

低空经济热度不减,制定适航审定标准是新挑战

2024年至今,国内eVTOL行业发生了两起标志性事件:2月上海峰飞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峰飞航空”)在深圳-珠海成功试飞全球首条跨海跨城eVTOL航线,由其自主研发的5座eVTOL载人航空器盛世龙执飞,将单程2.5到3小时的地面车程缩短至20分钟。

4月亿航智能(EH.O)获得由中国民航局颁发的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系统生产许可证(PC),成为全球第一家取得适航三证的载人eVTOL公司,当时多家国内同行厂商均在社交网站上对此表示祝贺。

近日,上海时的科技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兼首席市场官蒋俊在深圳的第八届世界无人机大会的eVTOL产业生态高峰论坛上表示,亿航取证让大家知道民航局对eVTOL方向是开放和支持的;峰飞进行了跨城试飞测试,让全国人民知道了eVTOL能做什么。

“几年前eVTOL、低空经济也曾经短暂火过,但很快就哑火了,今年低空经济被列为战略性新兴行业后,政策环境更好了,希望这种热度能更良性、持续更久。”蒋俊说道。

而在全球首个取得适航三证的载人eVTOL企业亿航智能,无疑能更直观地感受到这一波热度,“拿证之后接待‘压力’比以前更大了,我们广州总部无人驾驶航空器产品展厅,最近日均访客量已经突破500人次”,亿航智能副总裁贺天星在论坛中笑言,这几个月也多了些许白发,但是他对低空经济的发展兴奋不已。

值得注意的是,对全球民航监管当局来说,制定符合eVTOL发展规律的适航审定标准是全新挑战,如何与新型eVTOL企业一同制定标准成为eVTOL领域适航的新发展方向。

贺天星在论坛现场坦言,适航取证是亿航与中国民航局“互相成就”,是创新企业与监管机构“双向奔赴”的结果,“(取证过程中)我们和中国民航局等相关部门及审定团队都做了很多深入的沟通,双方都有各自的坚持。但我们认为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必须打破原有的规则才能有所创造,才能有新质生产力的大力发展和提升。既有规则可能来源于过去多年的沉淀,但新事物出现后,就需要在过去基础上再建立新的体系和标准。我觉得(亿航率先取证)对行业的贡献就是推动了这个新的规则、标准在全球范围的率先建立。”

蒋俊则提醒,载人eVTOL的基本面是飞机而不是无人机,前者对安全的重视远高于无人机,因此在eVTOL创业团队中,创始人是否有大飞机或通航飞机主机厂的背景;团队中工程师们是否有过适航经验,均会影响初创公司的产品研发、适航及商业化进度。

“载人飞机适航取证时间长达5到6年,2030年之前每家载人eVTOL主机厂大概只有一个型号的载人eVTOL能够取证。而在这样长的取证周期里,如果对商业应用场景没有清晰认知,在过程中反复调整,就会拉长整个研发周期”,蒋俊称。

时的科技联合创始人、首席市场官蒋俊在论坛发言

峰飞航空高级副总裁谢嘉也在论坛现场表示,“我个人非常感恩,(进入到大型航空器领域时)行业里有一套已经存在多年,较为完备的适航体系来支撑产品的正向研发。经历这套体系的产品,至少在目前来看,它是最具备安全性和可靠性保障的……在其他传统行业领域可能会有一些假冒伪劣产品,但这种情况不太可能出现在航空器研发及制造业中。”

仍缺乏成熟、高频的载人应用场景

目前低空应用场景成熟度较高的为物流、巡检、农业等领域,成熟度中等的为海洋、探矿、教育、旅游场景,成熟度低的则为载人与基建领域。

城市空中交通(UAM)是未来eVTOL重要落地场景之一,大会组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将是全球最大的城市空中交通市场,预计到2040年中国eVTOL市场将占全球eVTOL市场规模的20%~25%,规模达到1.50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87万亿元)。

在提及低空经济的展望时,谢嘉对包括时代财经在内的媒体表示,低空经济目前最缺的依然是更成熟、高频的场景应用,“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我们现在需要更多eVTOL厂商把更多产品放在不同的场景中进行常态化运行,从小频次逐步过渡到高频次应用。”

谢嘉以深圳-珠海的跨城eVTOL航线举例,一旦常态化运行之后就能催生很多新的需求,如住在珠海、到深圳上班等;或住在深圳,方便去珠海长隆乐园游玩等。公众对eVTOL航空器也会更熟悉,更有参与感和对未来空中交通的期待感。

贺天星在论坛上指出,低空经济未来具备万亿的市值发展潜力,不仅需要在座的各家(eVTOL)主机厂企业的共同努力,未来还需要更多结合产品价值提供服务体系和建立生态,把低空经济的大消费市场激活起来,让“空中的士”飞入寻常百姓家,“当所有个体工商户都有机会进入这个行业赚钱时,才是这个行业大繁荣的时候”。

会后,贺天星则对时代财经表示,亿航智能目前专注于两座版无人驾驶的eVTOL产品,运营商可以根据场景需求采购和布局一定数量的航空器,满足和实现更合适于现实场景的载客量。他认为,即使在跨城交通的场景中,亿航智能长航距双座版eVTOL产品依然具备竞争力。

“就像现在打车,基本是一个人或者两个人一起打车的比例占更多,很少会一辆五座车全都坐满。两座版的eVTOL轻便、灵活、快速,且起降场占地面积小,非常适合城市内低空交通常态化出行。未来‘空中的士’普及后,五座载人eVTOL到底是要只送一个乘客快速出行,还是要‘凑单’坐满5人再起飞送客,也是未来不同运营公司开展差异化竞争需要思考的路径。”贺天星解释道。

相对于亿航智能目前聚焦的文旅场景,蒋俊则分享称,“亿航(载人eVTOL)目前在小景区应用较多,我们时的的产品更适合在大景区以及‘空中的士’这样的场景。第一阶段比如像张家界、大峡谷这样的大景区游览路线,以及从交通枢纽到景区的出行航线。”

蒋俊同时表示,时的科技在东南亚和中东等一带一路国家做了很多布局。上一轮海外战略投资机构股东会使用时的科技的eVTOL在中东运营“空中出租车”。“最近马来西亚副首相、旅游部长、科技部长等众多政府官员来我们公司考察,未来我们在中国取证之后,也可以把飞机卖到马来西亚。东南亚岛屿众多、基础交通设施质量参差,用eVTOL产品做‘跳岛’旅游是非常有空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