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挖矿不易!多家矿业巨头在海外被“公私合营”,需向当地政府出让股权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1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张汀雯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矿产品生产国、消费国和贸易国,自然资源部发布的《全球矿业发展报告2023》显示,在全球50强矿业公司名单中,中国矿企占据了五分之一的份额。跻身全球50强的矿企,不仅深耕本土,更积极“走出去”,到海外开展投资与合作。

不过,近年来,随着全球新能源转型、产业变革和科技变革的推进,关键矿产资源也成为大国战略博弈的“必争之地”。飘洋过海去挖矿的中国矿企不仅要面对激烈的竞争,还正经历着公私合营的浪潮,直面矿业海外投资的新挑战。

马里政府欲免费获取矿企股权

赣锋锂业(002640.SZ)近期进一步增强了对Mali Lithium的控制权,后者此前由Leo Lithium和赣锋锂业全资子公司赣锋国际共同出资成立,以开发位于马里的锂辉石Goulamina项目。不过,经过增资和收购,未来赣锋国际将持有Mali Lithium 100%的股权。

公告显示,Mali Lithium下设Lithium du Mali SA(以下简称“LMSA”),为Mali Lithium、马里政府分别持股90%、10%。而根据马里已颁发的2023年矿业法典和未来可能颁行的实施细则,马里政府有权持有LMSA的10%~35%的股权,截至目前马里政府尚未在项目公司LMSA层面持股。

时代财经注意到,近年来,在海外矿产的开发中,当地政府要求参股的行为越来越普遍,海外矿产公私合营已成大势。

同在马里开发矿产的海南矿业(601969.SH)去年曾公告,其全资子公司Xinmao Investment Co.,Limited(以下简称“鑫茂投资”)拟分别与Kodal Minerals PLC(以下简称“KOD”)及其全资子公司Kodal Mining UK(以下简称“KMUK”)签署增发协议和增资协议及相关的股东关系协议。

鑫茂投资拟通过现金1775万美元认购KOD向鑫茂投资增发的14.81%股份;并以现金9434万美元增资持有KMUK 51%股权;同时,为实现与KOD向KMUK同比例提供借款,鑫茂投资拟向KMUK提供566万美元的股东借款。

KOD为专注于西非尤其是马里地区的锂矿勘探和开发的英国上市公司,海南矿业如此大价钱入股,或是为了其手中的矿。KOD拥有马里Bougouni锂矿的采矿权,采矿权面积97.2平方公里,证书于2021年11月8日取得,有效期12年。

此外,KOD还拥有马里的Fatou、Nangalasso和Slam三个金矿探矿权,以及科特迪瓦的Dabakala、Korhogo和Nielle三个金矿探矿权。

KMUK则为此次交易专门新设,交易完成后,KOD将把其所持有的马里Bougouni锂矿的全部采矿权和探矿权转让给KMUK。按照马里法律要求,KMUK将通过其子公司Future Mineral持有Bougouni锂矿的所有探矿权,并新设子公司以持有Bougouni锂矿的采矿权;马里政府拥有参股该子公司10%~20%的权利。

海南矿业称,根据马里矿业相关法律,马里政府将免费获得马里国内采矿企业10%的股权,且有权进一步购买该采矿企业额外不超过10%的股权,因此公司最终享有的权益可能会有所下降。

目前Bougouni锂矿的建设工作正有序开展。5月17日,海南矿业证券部相关工作人员告诉时代财经,马里政府暂未参股Bougouni锂矿项目的相关公司。

马里全名马里共和国,是西非面积第二大的国家,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2022年GDP为188.30亿美元,GDP增长率为3.7%。与经济表现不匹配的是这片土地上丰富的矿藏,采矿业是马里的重要经济支柱,马里采矿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是马里的主要外汇来源。

近期,马里正推动矿业改革。2023年7月,马里的新矿业部长阿马杜·凯塔(Amadou Keita)上任,重点推动实施矿业改革,包括对全国的金矿进行审计,扩大国家在黄金及其他矿产资源开采中的利润份额等。2023年,马里GDP增长率为4.7%,预测2024年将达到5.1%。

一位常年从事海外矿产贸易的人士告诉时代财经,美国、加拿大、津巴布韦等国对许多矿产的要求都是要在当地再加工后才能出口。相对而言,类似马里政府参股矿企的要求并不为过。

“公私合营”浪潮下的矿企巨头

除马里外,海外其余地方也正经历着“公私合营”的浪潮。

2024年初,紫金矿业(601899.SH)向刚果(金)政府出让刚果(金)科卢韦齐铜(钴)矿5%股权。该矿资源量为铜251万吨、钴3.80万吨,稳健运营多年。2023年矿产铜12.7万吨、钴2306吨,2024年计划矿产铜、钴分别为12.8万吨、2305吨。

一位锂矿行业专家向时代财经表示,近年来,这样的模式在智利、阿根廷、非洲等地都有,“主要就是直接强制参股,换个方式收钱”。

近期,最备受瞩目的海外矿产“公私合营”事件是天齐锂业(002466.SZ)与智利化工矿业公司(Sociedad Química y Minera de Chile S.A.,以下简称“SQM”)。

2018年12月,天齐锂业耗资40.66亿美元,“蛇吞象”式收购了SQM 23.77%的股权,成为其第二大股东。SQM运营全球储量最大的锂盐湖阿塔卡马项目,资源量约1080万吨金属锂当量,锂离子浓度1840mg/L,镁锂比仅为6.4,资源量和品位居全球前列。

2023年12月27日,SQM与智利国家铜业公司(以下简称“Codelco”)共同宣布,就2025年~2060年期间阿塔卡马盐湖的运营和开发达成了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谅解备忘录,将组建由政府控制的合营公司,共同开发锂矿资源。

SQM与Codelco对合营公司的股权架构、公司治理、利润分配、采矿额等作出一系列的约定和安排。合营公司成立后,SQM将拥有其50%减1股的股份,Codelco将拥有其50%加1股的股份。

3月7日,天齐锂业首席执行官夏浚诚与智利经济部长格劳就智利锂业形势和国家锂战略举行会谈。夏浚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对SQM扩大对天齐锂业的限制表示不满,其希望确保股东的权利得到尊重,创建透明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环境;3月20日,SQM公告称,将与Codelco进一步修改上述谅解备忘录,并将原本明确合作伙伴关系的文件签署时间由3月31日延迟至5月31日。

天齐锂业表示,考虑到目前SQM董事会仅批准了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谅解备忘录,而尚未批准最终协议文件和合营关系,最终协议经双方同意后,会再次提交给SQM董事会进行分析和审议,才能正式签署和生效。公司计划在此期间尽最大努力,积极争取SQM召开股东大会审议谅解备忘录涉及的后续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或交易事项。

除了Codelco“横插一脚”外,今年以来,智利还实施了新矿业税,新税根据矿企销售量的不同适用不同的征税规则。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目前,锂矿企业尚未被智利现行有效的税法法规明确纳入征税范围。虽然缺乏明确立法,但税务局在实践中扩大了矿业税的征税范围,对其他矿业企业(如锂矿业)进行纳税评估并进行征税。

在此背景下,智利圣地亚哥法院于今年4月对于2017~2018税务年度(对应2016~2017财年)的案件进行了裁决,撤销了税务和海关法院在2022年曾支持SQM不缴纳矿业税的裁决结论。

对此,SQM公告,将基于4月智利法院最新裁决结果,重新审视历史期间已缴纳和计提的矿业税会计处理,并预计可能减少其2024年一季度净利润约11亿美元(涵盖2011~2023财年矿业税金额)。

由于SQM有较大可能在2024年第一季度进行会计调整,因此,天齐锂业亦按照持股比例22.16%计提净利润影响,金额约为17亿元人民币。

智利财政部曾预计,新规实施后,矿业税收额将达13.5亿美元,相当于GDP的0.45%。根据智利铜业委员会和资本货物公司的数据,2024年~2026年期间采矿领域的投资较2023年将大幅提升30%~40%。智利财长马塞尔预计,未来五年内矿业投资将进一步增长100亿美元。

但智利央行发布的2023年度货币政策报告指出,内外部不确定因素可能为智利矿业带来风险。一方面,智利本国公司实施投资计划具有高度不确定性,计划于2023年~2026年开始运营的矿业企业中,有58%仍处于环保许可审批阶段,可能产生延误。另一方面,美元走强和全球金融状况趋紧等因素也可能影响铜价和相关企业投资计划。

全部讨论

05-17 19:09

公私合营是谁发明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