蠢蛋儿的观察乱谈20220913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本期乱谈是由,一个相熟30年+的发小最近的举动让我思考的。

他迷恋上了手办、模玩、盲盒、玩偶,肉眼所见消费力比年轻人强多了,光买放这些手办的盒子就几十个大包快递,而且都是抖音下单,看直播上瘾了 下单买的,我问为啥?他说小时候没买起,现在玩也不晚吧。

外加之前熟识的老总,买个什么熊的那种放到办公室的模型吧,几千上万的这种,买了一个还想买一套,然后还这么贵,我一直没想到有什么太大的价值,几万块不如买古董或者黄金。模玩这种工业品,不是想造多少造多少么?无非换个颜色或者贴个水钻什么的。当然这都是以我个人观点来的,谢绝行内玩家吐槽。

当然也是这个原因,这让我不得不多看看这个行业,毕竟中学时代也非常喜欢这类东西的。

相比这个行业最火的$泡泡玛特(09992)$ ,我比较熟悉的$奥飞娱乐(SZ002292)$ 发展显得更为扎实,或者说当时的市场环境不像现在这么浮躁。

1.奥飞最早自己就做工厂,生产本身就是可控且成本低(相比泡泡玛特)。

2.奥飞当时叫奥达,生产钢模射出模型玩具,IP主要是军事等现成题材,还和国外厂商合作引入模具,IP依赖程度(或者说成本)其实应该低于泡泡玛特

3.当时销售模式还是传统的渠道销售模式,厂家根本不用管终端零售的事,各级渠道自己就会渗透下去,奥飞作为工厂完全没有这部分的成本。

4.模型玩具就是90年代的潮玩,市场需求非常集中,没有现在这么大竞争和变数。其实奥飞是中国版的万代,从工厂出身,前出到自己做IP;而泡泡玛特本身就是渠道商,和奥飞出身完全不同,经营套路也不同,市场环境也不同。个人觉得泡泡玛特的泡沫完全就是利用人性弱点产生的,本身业务很不扎实,如果没有自己的能打的IP,前景不容乐观。

最关键的一点是,自己的孩子从小看的大多数都是奥飞的,玩的玩具也有很多,而且大部分我都一起陪着看过的动画,像《超级飞侠》这种普及地理知识的,其他的大多虽然是模仿早起日本动画自行编制研发的,但是也算是一种拥有自己IP的内容厂家,外加最近几年AR和VR的投入也不小。   

万代的高达模型,可是我们这代中学时候的神一般存在的手办厂,当时还叫模型。当走进泡泡玛特的时候都是万代合作的或者漫威授权合作的,缺乏本身自己有影响力的IP,完全只靠人性弱点收割,那这活长久不了,还是需要从基础做起,打扎实为妙。

这篇文章不推荐奥飞,也不是贬低泡泡玛特,更不是去吹万代,只是单纯的突发奇想写的,谢绝按此买卖,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