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战的新战场--大宗商品

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2喜欢:3

现在中美金融战已经从资本市场和外汇市场转移到了大宗商品,如果说黄金白银上涨可以用降息预期和美元相对黄金贬值来解释,最近铜的暴涨是一个非常反常的信号。要知道铜的需求稳定,是全世界产量最大的金属矿,全球库存虽在降低但还没到大量补库的阶段,所以综上铜在短时间内的暴涨是非常异常的 。

对于铜的暴涨最大的原因可以看做是上游美元资本对下游产业资本的打击,通过上游控制矿源价格的大幅波动让下游制造业的订单和利润产生损失,首当其冲的就是对用铜大户新能源产业的绞杀。这是一场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碰撞,要知道美元资本控制了全球近45%的铜矿产能,而铜是新能源产业需求最为巨大的金属,早几年因为西方资本舆论的鼓吹,国内新能源产业资本的注意力都被放到了锂矿上面从而忽视了对铜产能的控制,随着欧美相继退出造车导致锂矿从60万/吨暴跌至8万/吨,而同期的铜价却在一路飙升。

尤其4月13号LME禁止俄铜、铝、镍交割,虽然西方舆论解释这项禁令更多的是一种象征性姿态,并不能真正阻止俄罗斯出售其金属,因为制裁并没有禁止非美国个人和实体购买实物俄罗斯铜、镍或铝。并且绝大多数金属都是在矿商、贸易商和制造商之间买卖的,根本不会进入LME仓库。但是只要出现了限制,就意味着没有足够的实物进行交易,空头只能被迫进行平仓动作。

如果说多头是控制着费利浦·麦克莫兰、必和必拓嘉能可这些铜矿巨头的美元资本,那空头必然就是受铜价上涨带来巨大成本压力的制造业产业资本。这一点可以从5月15号内外盘铜价走势的两极分化可以看出,产业资本是不希望铜价继续上涨,一个是自己的成本上涨,还有一个是成本的暴涨会带来下游订单的观望情绪浓厚。

并且随着铜这种基础工业金属的上涨,必将影响着其他全球工业品的成本,会从一个产业的成本压力逐渐扩散到全产业链。尤其铜价这波的短期暴涨,必将带来铜价的大起大落,就像前段时间金价的大起大落导致诸多金铺老板破产跑路一样,产业资本在生产端的用材成本锁定出现巨大的差异化,一旦那些在高位进货的制造商在未来出现铜铝等工业金属价格的暴跌,必然会导致产品滞销而带来财务危机。

自从3月开始的这轮铜价暴涨,已经有很多的电缆厂不再购铜同时准备关掉一部分生产线,电缆的价格已经较年初涨了30%有余。很多空调厂商都开始准备用铝来替换铜,但即使这样也只是饮鸩止渴。并且观察铁矿石和螺纹这两个跟房地产市场强相关的金属也开始了一波上涨。要知道现在我国的消费现状还是十分疲软,生产端的成本上涨根本不可能传递到消费端,虽然一直在喊着产业出海,但是海外市场的拓展不是短期就能完成的。

所以年中财报很多制造业公司生产端成本费用将会飙升,同时销售量开始减少,这就是成本上涨带来的生产和销售双减。未来对于制造业生产端压力最大的莫过于那些规模较小的公司,因为本身体量相对国企和大型民企跟上游厂商没有议价能力,很难获得长协价的支撑,一旦出现工业金属的大幅波动,距离破产倒闭将是一线之隔。$上证指数(SH000001)$ $创业板指(SZ399006)$ $恒生指数(HKHSI)$

全部讨论

05-22 19:2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