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对2024年的基本判断

发布于: 修改于:Android转发:2回复:13喜欢:12

对于整个社会或国家,是由所有的法人公司与家庭个人构成,而资本市场却是由加入巿场的法人公司与家庭个人构成。资本市场仅仅只是社会或国家的一部分,但从资产角度看,这个群体才是决定性的,主要的构成部分基本面筑底向好趋势已经形成。对于我们个体资金有限,紧跟估值低且基本面良好的公司,取得超越社会平均收益是极高概率事件。

资本市场中最大的构成部分是债市,随着信用基础的被持续的冲击,应该远离是优选,包括各类债券及衍生品(含债基与理财产品),这类产品的风险收益严重不匹配。对新股与新债,应择优精选,个人忌撒网求运气。

宏观上看,加大发债与赤字是大势所趋,加上用新债换旧债来解决存量问题,应回避城商行与农商行,特别是对地方债相关性高的银行。房地产行业将持续的处于调整之中,尽管有一定的通胀,没有下功夫进行行业的体系化规范,并采取有效规范化措施且严格实施监控,这个行业仍将回归常态之趋势,明年开始仍处于解决存量状况。2024年消费开始体现持续的复苏,增幅缓慢但持续性好。出口受全球化影响,不再成为经济主要的增量。政府投资趋缓,失去加速度与边际效应。

行政上的资源与手段并不多,而需要应对的事项却多如牛毛,税收、存款、赤字与发债是最直接的资源。控制基于生存的通货膨胀,势将导致其余产品体现通货膨胀之中,从某种角度看,所谓的中产最受伤,收入增长赶不上通胀。行政上政策的平衡,将不同群体(阶层)置于不同的状态之下,有人通胀、有人通缩、有人滞胀。随着货币总量与全社会财富总量的持续升高,到2024年反而会出现逐步的家庭个人部门收入提高,节余财富转向后消费获得持续的修复,对财富管理的复苏,AH股市积极向上明显。

针对中美利差这个因素,无法回避,大约差2个百分点,对于我们唯一要做的是部分对冲,无论选择什么品种,5%的$利率应作为重要参照标尺,追求股息率与股息增长率,或净资产回报率来对冲。有香港交易渠道的人,应对更自如。由于中美利差的压力,人民币贬值是一个持续的方向,基于良好的基本面,不会形成大幅度贬值,预期2024年底,汇率会达到7.5到7.6之间。

对于基金行业的发展,这些年影响深刻,从开始有规范化的基金行业开始,一直在持续的发展,随着规模化的增加到一定程度,行业负面影响充分体现。然而市场对基金行业也是一次又一次的筛选,从能力到品德,最终形成品牌效应。基金行业始终是普通投资者最佳的专业化代理人,尽管这些年负面新闻很多。社会的每个角落都有问题,比如养犬的事,只有发生恶性事件,付出代价,甚至持续的恶性事件,才会动用社会资源予以治理规范,股巿也是这样。细看股市也是问题百出,几乎每个角落都冒着肮脏。但是宏观的看,证券市场可能是除了高考制度之外,最公平的市场之一。

2024年AH巿场运行的预期,始终围绕着价值回归,A股H化与H股A化是大势所趋,随着时间推移,无论是投资者还是投机者,连续吃亏后对IPO开始警觉,群体性的有选择参与其中。低估值股将持续的获得资金吸纳,高估值(占多数)股持续的走熊,形成还常的常态化市场,坐庄收割欲加困难,长期投资与合理的预理回报投资文化复苏。

对于行业的选择依然重仓银行业,预期银行业息差2024年可以得到收敛,非息收入占比可以复苏。2023年才开始拓展保险业。做自己相当(自认为)熟悉或有一定理解的行业,曾考虑能源业,后来放弃了。银行业选择了交通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建设银行中信银行,而保险业选择了中国人保,至于雅戈尔算是个投资公司,构成2024年主要的持仓結构,采取AH之中价格低者介入。对于2024年股市,我不悲观而相对乐观。基于行业与家庭部门基本面的逐步好转,用中国银行H、建设银行H与中信银行H的调仓平衡总体股息率,以求年化12%的收益目标。这些品种股息率比较高,持别是一些H股,更适宜长持收更高分红。

基于对市场的判断与投资组合调整到位,对2024年投资收益的目标定位8~12%,贯彻长久持股收息+红利复投+持续定投的策略,择机平衡投资组合持仓与整体股息率。

正值估值回归的当下,市场低迷之时,我信心满满,而不是随行情波动而害怕担心。这些不是一时兴起而言,思之良久,与君分享。仅仅只是个人感想,不供参考。

全部讨论

2023-10-20 12:54

前天开始买了些招行

01-11 20:55

老兄,兴业呢

03-10 11:26

感觉标准定了好高年利化百分之12,需要择时

2023-10-20 15:41

现在看看还是银行安全,其他股真的一地鸡毛,深套啊

2023-10-20 15:20

难得的好文,很有参考价值,拜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