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良节能会议纪要 0415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1喜欢:0

Q&A:

江苏多晶还原炉受疫情的影响:主要在供应链一块受影响,但目前已经收到政府的支持,影响逐渐降低。多晶还原炉目前处于满负和满产状态,大规模交付在今年三季度左右。另外是物流的影响,也在逐渐降低。疫情影响目前来看不会推延交付日期。

生产状态:3月份全面进入满产状态。

满产后最低成本:现在工艺优化还处于爬坡状态,但即便在爬坡阶段,和友商相比我们非硅成本也是有信心的。

毛利率下滑原因:以往机械设备毛利率比较高,现在进入单晶硅片的材料制造业,行业毛利率本身有较大差异,会稀释毛利。从净利率角度看,报表整体的净利率是高于去年同期的。

硅片毛利:处于爬坡阶段,但不弱于同行业。

组件规划:一期5GW已经开工建设了,而且已经完成了项目的备案。从建设期看,明年组件会有较大的飞跃。

装备订单:节能节水设备订单较去年有很大增幅,还原炉相较同期也有很大增幅。比如说还原炉,年报显示有173台库存,在一二季度要尽力全部交付,相较去年同期一季度比的话,订单有一番以上的增加。

疫情对发货的影响:1-4月都是设备淡季,对我们影响不是很大。一百多台的库存目前大部分已经发出了。新增订单很多应该会在三季度交付。

全年硅片盈利预期:目前电价用的是临时电,4月份开始会陆续用正式电,电价会降1毛5左右,能切实提高毛利率。三月份时候氩气回收装置还没有投入运行,现在已经投入,也能提高1个点的毛利率。另外目前在爬坡状态,单炉产能较低,再经过一两个月的时间爬坡完善后,单炉产量能提高15-20%,毛利也会得到进一步提升。这样来看,公司的毛利率会高于目前做大尺寸硅片的友商。公司还和宇晶在盐城有合作,自己还有一部分切片产能投放,毛利还会有进一步提升(目前切片找的代工),20GW的产能在今年肯定是希望能全面投产的。

组件投产:一次性投产还是分期投产要看进展情况,里面550W,660W的组件都会布置。

组件客户:会和节水客户有一定协同。

下游延伸考虑:目前没有对电站的考虑。

和宇晶成立合资公司的考虑:和宇晶的合作仅仅是切片产能布局的一部分,选择宇晶的原因不方便讲述。从我们的角度,认为它的切割设备和工艺具备一定的市场影响力。另外一个原因是,我们共同在盐城落地的切片产能,有一部分当地电池组件客户可以协同起来。后期的话,切片可能也会自己切一部分,都会都会整体考虑,同等条件下会优先考虑切片的合资公司来切片加工。 切片代工的看法:我们基本就属于切片代工。切片环节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纯粹的代工切片,收取加工费;另一种是加工费较低,还有出售硅片来获取盈利的模式。

石英坩埚供应:受疫情影响供应会有一些紧张,整体还是可控。而且公司做了提前预警,和坩埚厂商有比较长期的合作关系,目前公司坩埚的供应没有什么问题,价格有一定上调,但还比较稳定。石英坩埚主要采购国内。

硅片厚度:大尺寸硅片,4月份开始在155u水平。

现存P型改N型的难度:不存在什么难度,实际上整个车间还有工艺都是按N型来布局的。当然我们不会对以前拉P型硅棒的炉子进行改造,但会对新建设产能进行布局。

N型和P型单瓦成本差距:单瓦N型贵5-6%。 一季度15.4亿存货拆分:本次增加的最主要是单晶硅片,逐步爬坡所致。其他设备存货比较平稳。

硅料库存:市场目前硅料供应比较紧张,我们发挥和硅料企业联系比较紧密的合作关系,我们目前的硅料供应比较稳定。我们基本是根据月产能提前采购硅料的模式。后续这种模式可能会更新。

到手硅料价格是否有优惠:有一些厂家有一定的优惠。在市场供应紧张的情况下,应该没有哪家能拿到更为优惠的一个价格。 硅料价格看法:上半年比较坚挺。四季度随着产量释放应该会有松动,明年价格还有会松动。

公司进入硅片行业的优势:一方面进入光伏行业已久,有行业的资源和经验;另一方面在2020年的时候我们也做过单晶炉,积累了一定的拉晶工艺,对现在做单晶硅片有补充和提升的作用;第三方面是硅片环节技术方向比较明确,大尺寸N型薄片,现在进入能充分发挥后发优势,我们一期加二期共40GW,规模相对比较大,也能实现规模优势;第四方面是硅片环节技术外溢,对我们自己的技术有保障;第五方面公司做过很多化工大宗商品的产业,在品控和市场开拓方面有丰富的管理经验。

硅料采购:徐州中能、通威、亚洲硅业等等都有。

颗粒硅:以前掺杂过,目前没有,如果有给到机会试用的话,我们也是欢迎的。

未来硅片盈利变化:第一点,硅片名义产能是比较大的,但实际产能受制于硅料,和多晶硅硅料对应的产能是差不多的。第二个是这里面有结构性过剩的情况,大尺寸需求旺盛,小尺寸逐步出清。第三点,随着硅料价格的松动,非硅成本的占比会提升。盈利角度看,一方面需要做好供应链价格预测和管理,另一方面要在推进非硅成本的下降。

技术改进方面:要做的课题还非常多。包括N型硅片,成晶的稳定性均匀性,热场从32到36甚至40寸的结构设计,以及系统化的配备。

二季度出货:目前已知的信息,四五月份需求依然强劲。但受到石英坩埚、疫情物流、海运、海外组件影响,目前也只能展望。整体来看,二季度整体还是销售旺盛、生产积极的状态。 CCZ技术对拉晶环节的影响:这个技术目前公司也在研究,也很重视。但目前市场应用较少,评估不一定准确。

155u切片:行业目前已经可以实现,大部分切片厂家还在追求,但有几家可以实现。相信很快就会成为行业的标配,因为切片技术迭代非常快。我们认为150u甚至更薄的情况都有可能发生。

切片合作模式:因为对方也是上市公司,不方便透露。

N型和P型拉晶速度的差异:N型理论上会慢一些,因为杂质的要求更高。具体数据不能透露。 随着硅料产能释放,

市场硅片扩产节奏:会放慢。如果仍然是以现在的速度释放硅料产能的话,硅片的新玩家和新扩产项目可能就没那么多了。

单晶炉的产晶能力是否会随使用而下降:不存在这种情况。

总结:一季度无论从收入和利润都实现了比较大幅度的增长,况且一季度设备处于淡季,我们的硅片也在爬坡。我们会尽快缩短爬坡周期,尽快推动单晶二厂、三厂的建设。当我们的产能到20GW,甚至到40GW的时候,我们的规模效应和工艺优化都能达到比较好的水平,我们的成本和盈利状况也会有应有的表现。

$双良节能(SH600481)$    $亚洲硅业(A04514)$     $宇晶股份(SZ002943)$   

全部讨论

2022-04-18 21:15

$宇晶股份(SZ002943)$ 和宇晶成立合资公司的考虑:和宇晶的合作仅仅是切片产能布局的一部分,选择宇晶的原因不方便讲述。从我们的角度,认为它的切割设备和工艺具备一定的市场影响力。另外一个原因是,我们共同在盐城落地的切片产能,有一部分当地电池组件客户可以协同起来。后期的话,切片可能也会自己切一部分,都会都会整体考虑,同等条件下会优先考虑切片的合资公司来切片加工。 切片代工的看法:我们基本就属于切片代工。切片环节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纯粹的代工切片,收取加工费;另一种是加工费较低,还有出售硅片来获取盈利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