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的大数据 之六 ——需要两种大数据思路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上一篇:基于互联的大数据 之五——西医模式没法应对生命复杂性

西医大数据是人们沿着以往的方向继续前进。比如,人们可采集血液,以获得基因组、蛋白质组、表观遗传组等等信息;可采集尿便等,获得微生物组、代谢组等等信息,和病人的宏观表现结合了分析。这类数据很丰富,足以支持高深的研究。

可它们是生命在细节层面的表达,并非生命的特性,就像人走过留下的脚印;它们需要专业的采集程序和分析工作,只能在固定的时间点采集,丢失了生命的流淌。再说,这类检查并不能反应多么反应身体各组件的状态,哪怕血液检查,都没法理解很多早期癌症,有价值的分子很少扩散到血液中。

互联网是另外的思路,着眼于宏观的生命特征(比如中医四诊所得、各种运动贡献的指标、各种影像,各种可以生活化获得的西医指标);致力于外在的无损的测量,理解包括环境、情绪在内的诸多影响因素;立足于时间,发现生命的发生发展规律。

举例说明,对癌前病变组织,西医会进行基因组、转录组和甲基化组等方面的研究,将相关数据和该组织的发展过程相关联,看哪些特征可帮助判断癌症的发展,这就是基于细节的思路。要是使用互联网方法,就着眼于宏观的指标,着眼于外在刺激,看它们和癌症的相关性。

充分地整合诸元,是两种大数据的共性。只不过,西医以微观指标为核心,着眼于内在物质变化,各种宏观指标只是辅助,重点是疾病诊疗,会导致无限细分;互联网以宏观指标为核心,要理解生命的特性,比如抗病能力,偏离正常态的程度,可能只有几种数值,甚至只有一种。

两大类数据的来源不同,一者来源于专业的场所,追求高精尖,以专业人员为主角;一者来源于民间,追求易用性,以民众为主角。

西医擅长于疾病治疗,今后也必然如此发展,追求更强大的改变能力,早期特征的价值不大,预防为主、以民众为中心等等都是空中楼阁。过去的一切带来西医的大进步,也形成坚强的保护壳,导致西医的保守,对那些超越范围的,就加以庸俗化地应对,甚至放弃。

生命的内涵足够广阔,从极小的分子,到细胞,到整体生命,需要的工具、方法、理论、指导思想,都不一样,医学模式也不一样,不能面面俱到。不存在能理解所有生命样态的科学,不存在满足所有保全需求的医学。面对生命救治这种根本性的任务,单一体系不太能完全解决问题,我们用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造成相应缺陷的原因。

科学时代见证了西医的大发展,依靠实验室工作,很多疾病的机理都被发现,很多疾病都能治好,那些还不显著的东西就在凸显,需要发展基于生活的科学体系。

在宏观和微观之间,有很多中间性的指标,比如,血常规检查指标有: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血细胞比容、红细胞容积、血小板数量等,单从字面上理解,就能明白这是微观中的宏观,因为要计数细胞数量,又是宏观中的微观,相对面色等宏观特征,血液检查又需要显微镜。追求微观的西医已经广泛使用血检指标,着眼于宏观的互联医疗也可以采纳它们。

虽说是细节探索,又有变化的和不变的,基因组成相对不变,蛋白质、糖类、各种小分子,又在随时改变。不变的存在,一次测量后可以长期发挥价值,也可支撑互联实践。

随着探索的展开,双方都会向对方的领地扩展,比如,西医大数据会接入某些环境影响,互联大数据也可结合基因特征展开,在基因代码和整体生命表现之间建立相关性。这不是两种体系的融合,是从己方出发,转换对方知识为我所用。

从这个意义看,西医大数据是该走的道路,基于互联的大数据也非常必要,不能顾及一方而否定其他。从西医的价值观出发,对互联创新指手画脚,否认其他可能性,就是对大数据生产力的庸俗化,是西医一贯的伎俩,用同样的眼光审视一切新生力量,把丰富多彩的未来塞到它那个框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