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地产双主业突破,三湘印象数字转型蓄能高质量发展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2022年对房地产行业而言,无疑是艰难的一年。调控周期,叠加出险房企增加、居民收入预期走弱等因素,房地产市场继续呈下行走势。开发商经营,如履薄冰。

  但即便经历下行周期,依然有房企凭借自身差异化竞争及专业能力,展现穿越周期的能力。

  4月24日,三湘印象(000863.SZ)发布其2022年业绩报告。期内,三湘印象推动文化、地产两大产业协同发展,抓细抓实运营管理,实现营业收入13.49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995.36万元。

  且凭借自身实力与韧性,该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非净利润1431.61万元,同比扭亏并增长131.46%。目前,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已连续五年为正。

  今年以来,房地产正在筑底回暖,行业经历追求规模到追求质量的阶段之后,也迎来新的变局和发展。三湘印象表示,将通过“文化+地产”双向赋能、协同联动发展,不断寻找新的发展机会,、拓展新的产业领域,驱动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狠抓地产去化,加快资金回笼

  房地产作为三湘印象两大业务之一,在过去一年取得了不小突破,为业绩企稳做出了贡献。

  2022年,三湘印象地产业务坚持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发展道路,努力打造“绿色智能生活服务商”。期间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带来的影响,统筹项目开发进度、狠抓营销去化力度,努力提升周转效率。

  报告期末,三湘印象通过积极、主动调整经营策略,盘活资产,做好资金回笼,旗下燕郊森林海尚城项目,以市场为导向加速推进项目销售交付,全年合计取得预售证面积23,168.81平方米,累计新签约250套。

  项目期内实现预售面积2.79万平方米,实现预售金额6.06亿元。当中,燕郊三湘森林海尚城15、16号地块分别实现预售面积1.24万平方米、1.54万平方米,预售金额2.67亿元、3.39亿元。

  在多方式优化销售策略,推动项目营销去化的基础上,期内,三湘印象上海前滩项目、杭州项目以及其他存量项目的去化和存量资产的出租也取得较好成绩,超额完成物业出租指标。

  该公司三湘印象2022年房地产销售及房屋租赁业务的毛利率均同比增长逾50%,为其提供稳定的经营现金流。数据显示,三湘印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已连续五年为正。

  与此同时,而在未来,该公司的已售未结转面积,以及土地储备仍将给未来业绩留有空间。根据年报数据,三湘印象目前仍有三湘森林海尚城17号地块、19号地块待开发,累计土地储备的占地面积14.07万平方米,可开发建筑面积41.48万平方米。

  另得益于“文化+土地”的差异化竞争模式,三湘印象还也将在文化业务新项目可能落地区域跟进考察,为后续地产开发管理做准备。

  数字转型,驱动发展高质量

  数字化转型,是推动企业创新,不断探索高质量发展道路的源动力。这在三湘印象文化板块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过去一年,该公司积极推动数字文旅产业内容、技术、模式和业态创新,联合业内优势资源,潜心创制数字驱动下的IP形象及IP衍生数字产品。如今,这些布局已开始显现成效。

  2023年1月,三湘印象旗下元起印象发布全新概念片《元起未来》,凭借着前瞻的内容创意和技术支撑,激活了“数字+演艺”“数字+艺术”“数字+视界”三大创新业务模块。3月,三湘印象推出首个数字资产“下山熊猫之时空游侠”,产品在上海数据交易所完成登记备案,并发行秒售罄。

  这些数字化创新技术不仅加强了文化内容的趣味性和可观赏性,对三湘印象而言,无疑也成为其拓宽多元业务,增强业务来源的重要手段。

  另一方面,回归到地产业务,随着绿色、健康、科技、智能地产深入人心,人们对高品质人居的认知提升,科技、数字转型也将进一步提升产品竞争力,推动三湘印象向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三湘印象一直秉持“绿色科技地产”的发展方向,不断以创新科技提升人居品质,并在探索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上多有建树。

  其多年来已形成成熟的“被动节能、主动增能和健康智能”技术体系,节能、舒适、健康效果在诸多项目中得到了验证。如今,该公司多个项目经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等第三方测评,建筑的综合节能率达到70.05%—79.98%。

  对于未来的经营策略,三湘印象在年报表示,要进一步加速向数字文旅的转型,做大做强做优文化业务,增强未来发展的延展性。地产板块则紧紧抓住行业回暖契机,激活融资能力,加快项目建设和销售,回笼资金,创造利润。;

  同时,结合城市更新以及新能源、大健康等领域的投资机遇,探索新产业板块,创造新增长点,为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积蓄动能。

相关公司:三湘股份sz000863,三湘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