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管新“一哥”!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以固收为主的发展结构,是否能支撑公募基金继续稳定资管“一哥”的地位?

作者:李沪生 | 智信研究公司基金研究主管

关注“资管云”,陪伴金融人的职业成长!

30万亿!这是公募基金最新交出的成绩单,又一次刷新了历史新高。

根据中基协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4月底,国内公募基金资产净值成功突破30万亿元,达到30.78万亿元,有史以来第一次站上30万亿元大关。

公募基金产品数量、总份额、总规模全部创新高。

其实在3月底,公募基金规模达到29.2万亿的时候,市场已有所预期,公募基金规模突破30万亿只是时间的问题,但谁也没想到在不到一个月的时候就已经突破了。

不都在说市场不行了嘛?

结果,无论各种财富号多少基金经理的页面被基民问候、无论发行市场怎么喊着寒冬,事实就是2019年至2023年的五年时间里,公募基金资产规模分别为14.70万亿元、20.05万亿元、25.45万亿元、25.75万亿元以及27.27万亿元。

一路见涨,基金产品数量甚至一度接近12000只。

从增幅来看,4月份的单月份额增长4.84%,规模增长5.41%,相比年初这一数据更是达到10.51%和11.52%。

就说哪个行业能比?

即使银行理财再牛,4月份产品存续规模为28.42万亿元,环比增加2.34万亿元,增幅超过了8%,但一哥的宝座还是被公募基金稳稳地拿下。

往细了来看,这波无论是公募基金和银行理财都得益于监管。

4月8日,央行宣布禁止“手工补息”。过去手工补息在银行业普遍存在,通过各种形式为一些客户提供高息存款,一直到2023年,现金及存款始终都是银行报表中增幅最明显的产品类别。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的《2024年4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今年前4个月,我国人民币存款增加7.32万亿元,相较于第一季度的11.24万亿元,减少了3.92万亿元。

也就是说,4月单月存款减少近4万亿元,其中,居民存款大减1.85万亿元。

再加上权益市场今年来的机会始终不尽如人意,量化策略也接连遭遇整改,市场的资金最终还是流向了低风险的产品,银行理财受益最多,当然公募基金的债基同样分得不少好处。

数据显示,截至4月底,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基金和QDII基金这五大类,规模分别达到3.18万亿元、3.72万亿元、6.14万亿元、13.43万亿元和0.48万亿元,相比较于3月底的数据来看,环比增长分别达到859亿元、681亿元、4649亿元、9427亿元、58亿元。

尤其是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的规模,更是井喷式增长。

仅从份额上来看,货币基金4月单月份额增长7.7%,今年以来份额增长了近20%;债券型基金单月份额增长7.8%,今年以来份额增长了近14.36%,都创了历史新高。

而权益类基金的规模,并没有受到市场的影响,份额几乎与3月底持平。

固收成为公募突破30万亿的最大推手。

这就不得不让人深思了,以固收或者说低风险产品为主的发展结构,是否能支撑公募基金继续稳定一哥地位,或者说有持续增长的空间?

或许难度不小。

1、首先,从公司层面来看,固收型产品能提供的利润远低于权益类产品,尤其是监管再一次的降费之后,仅靠固收类产品是很难覆盖公司的运营成本。

通过数据不难看到,权益类产品的增长态势是有些乏力的,虽然4月份股票型基金单月份额增长达到了200亿份,规模增长了800多亿元,但基本都是由ETF产品构成,而混合型基金规模增长了680亿,份额却出现逾200亿份的缩水。

这其实也代表了当下基金公司发展的现状,两条路就是固收和工具型ETF,权益产品的增长完全靠天,长期来看,公募基金甚至要变成第二个“银行理财”。

但这并不是监管当年发放公募牌照的“初衷”,如果真的要以固收类产品来发展市场,当初的牌照就应该直接发给银行!

2、虽然说这波固收类产品的爆发式增长得益于市场的“资产荒”,而且随着目前三方财富接连爆雷、非标产品消退、私募行业严监管,底仓透明公开的公募产品无疑会有更大的增长空间。


毕竟银行存款的流失这才开始,市场估计还有3-5万亿左右的额度将逐渐流入公募和理财产品。

另外,市场也都在传监管要求保险资管停止向个人投资者销售产品,这部分流出的资金恐怕会更多。

但要知道,固收类产品的核心客户群依然是机构,从公募基金的一季报不难看出,债券型基金近8成的投资者均为机构,这点跟ETF也比较像,公募的工具化效应越来越明显。

也正因为如此,机构占比高的产品也更容易大起大落。

举几个例子,5月24日国寿安保基金发布公告称,国寿安保安裕纯债半年定期开放债券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5月23日发生大额赎回。

5月23日,摩根瑞欣利率债基金发布公告称,5月22日该基金发生大额赎回。

此前,兴银基金、宏利基金、红塔红土基金、融通基金等超过20家机构,也发布了类似提升债基净值精度的公告。

而且对于机构投资者来说,更加会关注季末、年末等关键性节点,我们不妨到6月底再来看公募基金的规模变化,届时的结构变化恐怕会更有意思。

3、如果都变成固收领域的比拼,那么基金经理的需求量将会大幅下降。


一个权益类基金经理管理的规模边际是多少?在10年前可以说300亿,这些年这一阈值逐渐被提到2000-3000亿,但这仍是少数,大多数权益类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规模依然不大。

根据“券业星球”统计的数据显示,整个行业有7000多位在任的公募基金经理,包括共管基金经理、助理基金经理。

其中,从事股票主动管理的有1000多位,而对比了2014年和2024年基金经理人均管理规模来看,无论是普通股票型基金还是混合型基金,基本都出现超过3成的缩水,普通股票型基金和平衡混合型基金的人均管理规模甚至缩水47%和53%。

反而中长期纯债基金、短债基金出现了超过5倍的增长。

也就是说,固收类产品的人均管理规模的边际是会越来越大的。

所以公募基金未来按照这样的发展态势,还真的需要这么多的基金经理吗?

当然,并不是公募基金以固收为发展重心是错误的,在目前这么卷的市场下,能有任何一只产品得到市场追捧都是不容易的。但不能忘记,主动管理能力始终是公募基金区别于银行理财的最大关键。

现在权益类产品是很难做,市场不给力,不仅找不到α,连β都快消失了。但反过来想,如果能做出来的话,在固收类产品持续发力的同时,是否能有新的破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