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0年纳指崩盘看本轮大跌后的投资机会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3回复:2喜欢:5

一、2000年纳指泡沫破灭后迎来三轮科技浪潮

纳斯达克指数从2000年3月5132.52跌至2002年10月的1108.49,下跌4024.03点,跌幅为78.4%。2003年3月二次探底1253.22点,从顶算起,跌幅75.58%。之后反弹了158%,2007年10月最高至2861.51,2009年再度跌回1265.62,然后就是波澜壮阔的十六年长牛市。

长牛的主角还是科技,只是每一上升浪领涨个股有所变化

1、移动互联网(硬件、软件、应用)的主角是苹果谷歌、脸谱、亚马逊

2、智能汽车浪潮(分电动化、无人驾驶两个阶段)的主角是特斯拉

3、人工智能浪潮的主角是英伟达、OPENAI、微软谷歌特斯拉

二、本轮熊市跌幅统计(2021至2024)

$上证指数(SH000001)$ 上证指数从2021年2月3731.69跌至2024年2月的2635.09,下跌1096.6点,跌幅为29.39%。

$深证成指(SZ399001)$ 深成指从2021年2月16293.09跌至2024年2月的7683.63,下跌8609.46点,跌幅为52.84%。

上证50指数从2021年2月4110.18跌至2024年1月的2163.87,下跌1946.31点,跌幅为47.35%。

沪深300指数从2021年2月5930.91跌至2024年2月的3108.35,下跌2822.56点,跌幅为47.59%。

$创业板指(SZ399006)$ 创业板指数从2021年7月3576.12跌至2024年2月的1482.99,下跌2093.13点,跌幅为58.53%。

科创50指数从2021年7月1726.19跌至2024年2月的635.74,下跌1090.45点,跌幅为63.17%。

平均股价指数从2021年11月28.73跌至2024年2月的13.95,下跌14.78点,跌幅为51.44%。

中证500指数从2021年9月7688.6跌至2024年2月的4281.24,下跌3407.36点,跌幅为44.32%。

中证1000指数从2021年11月8082.9跌至2024年2月的4177.94,下跌3904.96点,跌幅为48.31%。

恒生指数从2018年1月33484.08跌至2022年11月的14597.31,下跌18886.77点,跌幅为56.4%。

恒生国企指数从2021年2月12271.6跌至2022年10月的4919.09,下跌7352.51点,跌幅为59.91%。

恒生科技指数从2021年2月11001.78跌至2022年10月的2720.38,下跌8281.4点,跌幅为75.27%。2024年2月二次探底至 ,跌幅为72.87%。

恒生互联网ETF从2021年2月1.109跌至2024年1月的0.289,下跌0.82,跌幅为73.94%。

三、A/H股暴跌后的投资机会

没有优秀企业家,企业很难跟上技术革命的浪潮,上市公司就会从科技成长股沦为蓝筹股或垃圾股。高层的使命是创造、发掘、促成关键性交易。企业决策人其实不需要做太多的事,只需要紧紧抓住关键的技术浪潮。乔布斯抓住了称动互联网的机会,马斯克抓住了汽车的电动化、智能化,还可能抓住人形机器人的革命性变化。盖茨抓住了大模型的机遇。

国内三个浪潮都跟上的只有华为,其手机、智能汽车、人工智能都处于全球第一方阵。腾讯、阿里、百度抓住了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的机会。

当前的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国内谁能胜出,尚无定论。

A/H股暴跌后的投资机会表现在两方面:

1、主要投资机会在新技术革命,即人工智能、无人驾驶、人形机器人。

人工智能包括:

硬件(芯片为核心):华为㫒腾、海光信息寒武纪

软件平台(大模型为核心):百度科大讯飞

应用:百花齐放,人形机器人可能是最大的产业应用。

2、中国企业的全球化也是重要投资机会。

优秀的中国互联网企业在第一波国内野蛮生长后,会有第二波的全球扩张,赢家至少有五倍的成长,如果市盈率再提高一倍,股价就是十倍。

2023年TikTok海外用户19.7亿,增速16%!今年很可能达到22亿,加上国内8亿用户,总用户量达到30亿,真正意义上打破西方的全球媒体垄断 。

早期,APUS、猎豹等工具类轻量级产品率先出海。

中国互联网企业出海始于2015年,短短十来年,经历了从产品输出到技术输出、内容输出、商业模式输出的迭代。

我国跨境电商2023年进出口总额2.38万亿元,增长15.6%,其中,出口1.83万亿元,增长19.6%。而跨境电商货物进出口规模占外贸比重,也由5年前的不足1%,上升到2023年的5.7%左右。

中国互联网企业在出海过程中展现出的优势在被业界称为“出海四小龙”的TikTok、SHEIN、Temu、速卖通(AliExpress)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速卖通有阿里这个大平台的支持,TikTok有抖音的支撑,而TEMU背后是拼多多,跨境电商SHEIN,靠着快时尚和低价的路线快速成长起来。

2022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首次突破2万亿元人民币,比2021年增长7.1%。

2023年第一季度全球95个国家和地区排名前5位的共计475个App中,有156个(占比33%)是中国App,相较2020年同期上升8%,超过90%的国家/地区都有中国App进入前5位,在美国也达成了“霸榜前四”的耀眼成绩(第一至四名分别为:Temu、TikTok、字节跳动旗下CapCut、SHEIN)。根据财新周刊援引速卖通调研数据,预计未来5年全球(不含中国)电商市场可能有3万亿~5万亿美元的增长空间,其中中国买家能拿到约1.2万亿~2万亿美元的份额。国内的互联网行业似乎已经形成了共同认知:互联网企业的战略规划必定要包含海外发展计划,行业的第二增长曲线大概率将来自海外的新“蓝海”。

全部讨论

03-17 13:39

大指数跌幅50%以上,风险会相对很低,否极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