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及之前小结与今后打算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2喜欢:2

总结还是要写的,虽然赔得一塌糊涂。并且此前一直都是赔的——爱好,除此之外,没法解释为什么不离开这个市场。如果2024/25年在不赚钱,那就真的要离开这个赌场了。

2018年开始向E大学习,对估值理论深信不疑,奉为圭臬。相信华尔街没有新鲜事,一切皆周期。相信指数永不死,定投消费医药科技ETF不会大赔(事实上截止目前,最多也不过赔了25%。关键是没有致敬仓的资金)。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估值理论进行了了解后,逐渐有了自己的操作思路,比如分散、最高仓位不超过50%等。2018年4月份有了一笔闲钱,等啊等,耐不住寂寞,5月份出手开始定投,结果指数在6月份下跌了一个台阶。六月份,雪球上看到一篇文章,多方面论述了中证500不管是加权还是等权还是中位数估值,都已经处于历史最低区域。重仓之后继续下跌,结果就一直认为市场会跌下去,导致年底的时候没有上仓位,之后就失去了低估买入的机会。2022年又有了闲钱,决定“大展身手”。消费的估值太高,下不了手,科技信息泡沫太大,自己一点把握都没有。于是自然地看中了被国家集采搞的一直阴跌的医药医疗。2023年一二月份,全指医药当波涨幅已经涨了20%多,那时自己有个想法:医药还没有涨出低估区,但走出了上升趋势的雏形,按估值不会大跌,按趋势有可能继续上涨,正是满仓一把梭的时候。参考E大的三个卖出点位:12300,13500,17300,考虑到当时仅是接近12000,于是果断买入,结果买在了高点。后期等额补了仓,但截止写本文,最惨的医疗健康最大跌幅仍达到了30%。2023年3月底,按照自己的技术分析,买入了科创50,初期盈利,但随后就下跌,没有止损,没有止损的原因是指数在1000点,回到了2020年的初始点位,觉得这个点位可以格局下把。后来看到一位大V说他的科创50仓位是45%,于是又等额补了一把仓,写文章时已经再创新低亏损了将近20%

关键是总结经验教训,决不能在一个坑里摔第三次。 1.估值不是万能的,要做好从历史最低点继续下跌20%、再跌5年的准备,最高仓位从50%调整为不能超过30%。 2.定投一把梭是大忌。说到底还是贪婪惹的祸,追求利益最大化,忽视了自己根本看不准。 3.分散。定好了准则要分散,结果全部重仓在了医药医疗。仓位达到了50%多。并且还不包括支付宝的小额买入,投资不是谈恋爱,目标专一,押注过大;视野太窄,没有做到耐心等待猎物出现。E大看中的传媒游戏就遭遇了两次黑天鹅:一次是疫情,持续了两三年;一次是20231222,限制游戏的征求意见稿出台。 3.把趋势买卖和低估定投糅合在一起,一厢情愿的认为在低谷区域走出上升趋势可以满仓,把两个策略融合在一块儿是个大错误。 低估就是定投,和趋势买入要完全隔离。低估是在控制仓位的情况下越跌越买,趋势买入则一定要止损。科创50的教训很深刻。(另外,深套的医药医疗在23年11月份的时候,也有卖出做t的机会,因为走弱了。创新药的亏损,曾一度来到-10%,按照技术分析该卖出的时候,由于固执的认为是定投而导致亏损继续扩大。)

2024年的初步打算:
奉股债平衡为圭臬,趋势仓位占大头。尽量不满仓。降低预期,概率思维。
主要策略是牛市延续背景下的强势股的第2、3波,牛市的延续要看局部低点后,反弹时的领涨股是前期主线(趋势延续)还是超跌反弹?或者超跌反弹类雄起之后虽熄火但有主线接力。否则,错过就错过了,空仓可以做到不赔钱。
其次是弱势背景下的低吸,着眼于做波段,没有照预期走第二天就卖出,收紧止盈和止损。
再次是极端低估值下的定投,要求全市场共振。仓位上限是30%,品种只限于消费和医药医疗,单个品种上限是20%。第1次买入是在低估区域内的加速下跌,因为不破不立,没有恐慌盘就不可能见底 。
哑铃策略,大蓝筹与微盘股的轮动作为备选。2017年是漂亮50;201810以来,880823微盘股指数最高涨了460%。可惜复制指数(抽样50只)等权买入资金量太大。

全部讨论

01-13 22:54

真的信etf拯救世界的话,应该先从学习他的150计划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