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0喜欢:0

十次危机九次贷

贷款也是资产。贷款捆绑的实体质量决定了贷款的收益和安全性。

如果我用三成首付买了100万的房。通过转贷,我可以撬动多少的贷款呢?

1、第一次,实付资金30万,银行A贷款70万。大家预计房子还会猛涨,就比如说20%吧。那么房子的预估价是120万。此时,我将这个房子作为抵押给银行B,继续贷款出来,120万如果可以贷出2.5成,也就是30万。第一个环节,一分钱不花,但是买下了一套房。但每个月需要还70万的利息,以及后来抵押的30万的利息。

2、拿到房子的银行A和B,除了赚取利息,将不同首付的房子进行打包。首付越高,房子越安全。大家认为房子的资产是很健康,会稳定获得收益。按照20%的房子上涨预期,那么将房子的抵押权作为证券化产品,他的收益率至少要高于15%,远远高于一般的理财产品,因此非常受欢迎。所以,银行向社会发行房产证券。1套房子,可能被多个银行进行捆绑。在分级市场中,证券的收益利差不同,便于多层次发布。

3、房子既然证券化,权利变成可交易化,那就可以做空或者做多。这个时候,在市场行情继续疯狂时,做多的意愿也是非常强烈的。前提就是房子的价格是稳定上涨,还贷的意愿和实力是可持续的。银行会进一步降低房贷利率,让更多人来买房,进而推动房价上涨。但个人的收入是较难通过银行刺激来全面实现的。

4、当付款人失控后,则第3点失效。进而银行的抵押权会变成不良资产或者负资产。债券的收益率降低,就会造成挤兑风险。银行要么找到人来接盘,要么就破产。危机开始蔓延。

5、贷款的乘数与锚定效应。以前货币的价值稳定。通胀压力较小,商业银行的贷款可以达到六倍。当货币进行大量超发时,物价通胀时,商业银行的贷款就以房子为基准【为锚定】进行放大。所以可以看出,银行的贷款一定是往收益率比较高的地方去,并认为那是比较好的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