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收下滑、电动化转型受阻之下 三一重工拟使用300亿购买理财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海外市场成为主要营收来源,电动化转型能否挽回国内市场颓势?

《中国科技投资》龙敏 李琬婷

近日,三一重工(600031.SH)发布了2023年财报及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2023年三一重工实现营业收入740.19亿元,同比下降8.44%;归母净利润45.27亿元,同比上升5.53%。从2024年一季报来看,三一重工实现营业收入176.62亿元,同比下降0.73%;净利润15.8亿元,同比增长4.21%。

相比之下,业内主要竞争对手柳工(000528.SZ)、中联重科(000157.SZ)在2023年和2024年第一季度均实现营收、净利润双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着近两年三一重工业绩下滑,其市值亦在不断缩水。2021年-2023年,三一重工营收下降超过三成,市值亦从2021年超4000亿元的高点下跌至如今的不足1500亿元,市值缩水超2500亿元。

营收下滑仍投资300亿理财

三一重工成立于1994年,主要从事混凝土机械、路面机械、履带起重机械、桩工机械、挖掘机械、汽车起重机械的制造和销售。其中,挖掘机械是三一重工第一大业务。

随着基建投资降温,2023年,我国挖掘机销量下行筑底的趋势未得到明显改善。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披露的统计数据,2023年1月至12月,我国挖掘机主要制造企业共销售挖掘机19.5万台,同比下降25.4%,这是我国挖掘机销量连续第二年下降超两成。

三一重工业绩同样受到不小影响。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三一重工挖掘机械营收276.36亿元,同比下滑22.71%。除此之外,虽然三一重工净利润小幅增长5.53%至45.27亿,但这一数字还不到2020年的三成。

实际上,三一重工面临的挑战远不止于此。年报显示,2021年-2023年,三一重工的存货周转率分别为4.18次、3.18次、2.68次,分别同比增长2.40%、-23.92%、-15.72%,周转能力逐渐走低,这也意味着三一重工面临一定存货积压风险。

另一方面,2021年-2023年,三一重工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5.16次、3.58次、2.98次,平均回款时间从69天增加到了120天,回款周期大幅增长,回款能力出现下降。值得注意的是,三一重工2023年由于计提的应收账款坏账损失增加,共产生了信用减值损失1.17亿元。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表示:“回款时间的延长可能会加大资金压力,特别是在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增加的时期。公司应该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和催收,同时也应加强坏账风险的预防和评估,提前做好应对措施。”

即便如此,三一重工仍选择将大笔资金投入理财产品市场。4月28日,三一重工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使用额度不超过300亿元的自有闲置资金购买低风险理财产品,在任一时点总额度不超过300亿元人民币,在该额度内,资金可滚动使用。

从过往公告信息来看,自2015年起,三一重工就拿出30亿元的闲置自有资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此后,三一重工使用的闲置自有资金额度逐年增加,从2020年至今,三一重工每年都计划拿出300亿元闲置自有资金理财。

虽然三一重工多次公开表示,所购买的基本都是保本型或低风险,流动性较好,投资回报相对较好的理财产品。交易对手为银行、信托、券商、基金、保险等金融机构,且不存在关联关系,但300亿元仍占三一重工去年净资产的44.09%。

柏文喜对此表示:“三一重工通过使用自有闲置资金购买低风险理财产品,虽然可以增加公司的现金流,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首先,大规模的资金投入可能会影响公司的主营业务,分散公司的资源;其次,虽然投资产品被描述为保本型或低风险,但金融市场总是存在不确定性,任何投资都存在风险。如果理财产品的收益未能达到预期,可能会对公司的利润产生影响;最后,大规模使用自有资金进行投资可能会影响公司的财务稳健性,降低公司应对风险的能力。因此,三一重工在做出这一决策时,应该充分考虑这些潜在风险,谨慎决策。”

电动化转型面临多方挑战

客观来看,虽然三一重工营收表现出现起伏,但其在国际市场的表现仍可圈可点。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三一重工实现国际收入432.58亿元,同比增长了18.28%,国际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58.44%,首次突破50%大关,较2022年提高了约13个百分点。

三一重工也表示,国内工程机械市场仍处于筑底期;在海外基建及矿业投资增长等利好因素的带动下,工程机械出口业务维持增长。

从过往数据上看,2021-2023年,三一重工的国际营收分别为248.46亿元、365.71亿元、432.58亿元,呈逐年增长的趋势。然而,不容忽视的是,三一重工2021年-2023年国际销售收入的增速分别为76%、47%、18%,增速明显放缓。相比之下,徐工机械(00425.SZ)、中联重科柳工海外收入均突破百亿,增速分别为33.70%、79.20%、41.18%,均大幅领先三一重工。

不仅如此,虽然当前海外市场仍旧一片蓝海,但全球化的过程中,三一重工仍需面对不少风险。例如三一重工在财报中表示,去年投资收益实际为-1.77亿元,同比减少123.74%,主要就是因为远期外汇合约损失影响。

除此之外,在“双碳”政策和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的双重作用下,工程机械电动化正在加速推进,这一赛道正迎来新一轮竞争。根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的数据,在政策推动和环境压力的背景下,预计我国2025年工程机械电气化普及率将超过30%。

在4月27日刚刚闭幕的2024年法国巴黎国际工程机械展上,柳工董事长曾光安在现场表示,柳工将致力于提供全面的电动工程机械解决方案,计划到2027年推出40多款纯电动设备,包括电动挖掘机、装载机、高空平台设备、堆垛机、滑移装载机、平地机等。

中联重科2023年报也显示,2023年,中联重科共开发上市49款新能源产品。截至目前,在售新能源产品型号已达177款,其中,电动直臂系列高空作业平台产品、新能源搅拌车等主机产品已形成批量销售,新能源形式包括纯电动、混合动力、氢燃料等。

与此同时,以博雷顿科技股份公司为代表的一批新兴企业,也及时切入电动装载机等细分领域,并已经在部分领域中成为领先企业。传统工程机械厂商和新能源工程机械厂商的双重挤压,一定程度会对三一重工的电动化转型造成较大冲击。

然而,在日益加剧的转型压力下,2023年三一重工研发投入不增反降。据三一重工财报,2023年,三一重工研发费用为58.65亿元,同比降低15.28%。反观柳工中联重科,2023年二者研发投入分别同比上涨21.37%、27.14%。

记者就营收下滑、资金理财、电动化转型等致函三一重工,截至目前,尚未收到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