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证券8200万股被转让 主营业务规模大幅缩水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股权转让之际,中山证券净利已连亏三年,执业质量亦落后同行

《中国科技投资》龙敏

近日,中山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山证券”)股东西部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部矿业”),拟将其持有的8200万股中山证券股权转让给东莞市雁裕实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雁裕实业”),约占中山证券注册资本4.61%,转让价格约为3.62元/股。

最新业绩显示,2023年末中山证券营业收入为4.60亿元,同比增长11.20%;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11亿元,同比增加37.82%。近三年来,中山证券已连续处于亏损状态,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证券经纪收入、投资银行收入等主营业务亦有不同程度地下降。

第二大股东拟转让4.61%股权

锦龙股份(000712.SZ)公告称,控股子公司中山证券股东西部矿业,拟转让其持有的8200万中山证券股权。转让过程中,锦龙股份拥有这部分股权的优先购买权,但公司董事会决定放弃上述股权的优先购买权,并同意上述股权转让。

这不是西部矿业首次转让中山证券股权。公开信息显示,2015年至2016年,西部矿业多次挂牌转让持有的中山证券股权,挂牌价约为6.25亿元,但频频流拍。2020年西部矿业再度挂牌中山证券股权,最终亦不了了之。

本次股权转让占中山证券注册资本的4.61%,受让方为雁裕实业。参照中山证券股权评估价值,转让双方将转让价格确定为人民币3.62元/股,转让价款确定为2.97亿元。

而上述价格与此前挂牌转让价相比没有太大变化。2015年至2016年,西部矿业共计持有中山证券股份1.7亿,彼时对应的转让价格约为3.67元/股。2020年,西部矿业持有中山证券股数同样为1.7亿,对应的转让价格约3.62元/股。这意味着,从2016年至今,西部矿业持有中山证券的股权基本没有增值。

从股权关系看,锦龙股份认缴中山证券的注册资本为12.06亿元,持股比例67.78%,目前为中山证券第一大股东也是实控人,本次股权转让后亦不会有任何变化。

西部矿业认缴的注册资本为1.7亿元,持股比例9.55%,为中山证券第二大股东。本次股权转让后,西部矿业持股比例将下降至4.94%,退居第三大股东。与此同时,第二大股东将变更为中山市岐源投资有限公司,持有中山证券股权比例为6.74%。而接盘方雁裕实业将成为中山证券第四大股东。

值得一提的是,雁裕实业由东莞市凤岗镇雁田股份经济联合社100%持股,地址位于广东省东莞市凤岗镇雁田村,而锦龙股份控股股东东莞市新世纪科教拓展有限公司同样位于雁田村。早在2016年,雁裕实业曾计划认购锦龙股份的定增,认购金额约为10亿元。不过,上述定增最终并未成功。

IPG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向《中国科技投资》记者表示:“近年券商股权频繁被转让的原因可能有多个方面。首先,可能是由于公司的经营状况不佳,导致股东对公司的未来发展前景信心不足,从而选择转让股权以减少损失;其次,也可能是由于公司需要调整股权结构以优化资源配置,或者为了应对市场竞争和业务变化。至于股价没有增值的情况,可能是由于市场环境、行业趋势等因素的影响,也可能是由于公司自身的经营状况不佳,导致投资者对公司的未来发展前景信心不足。此外,也可能是股东之间的协议转让。”

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认为,“券商股权频繁被转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风险接管重整、资金链困境以及监管政策变化。一些券商的股东更换是因为相关券商及其股东出现风险后的接管重整,部分转让行为与股东自身的资金链问题有关。此外,监管政策的变化也促使了股权变动,支持头部券商通过并购整合以增强实力。对于股价没有增值的情况,影响因素复杂,可能与行业遭遇利空、业务模式不被市场看好、行业瓶颈等因素有关,导致总市值下降从而压低估值。另外,随着资本中介业务的崛起,盈利模式的转变可能导致了券商股的β属性减弱”。

主营业务规模大幅缩小

截至2023年12月末,中山证券共有35家证券营业部获监管许可开业,营销人员数量共计957人,其中员工制营销人员339人,证券经纪人618人。

锦龙股份发布的年报显示,2023年全年中山证券营销人员总体净减164人,其中员工制营销人员增加18人,经纪人减少182人。而2023年经纪人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加强了对经纪人合同续签的管理,对合同到期的低产能经纪人给予清退,整体数量降低。

业绩显示,截至2023年末,中山证券营业收入为4.60亿元,同比增长11.20%;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仍处于亏损状态,但较上年末有所收窄,为-1.11亿元,同比增加37.82%。

近年来,中山证券营收和净利总体均处于下降状态。iFind数据显示,2016年至2022年,中山证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7.27亿元、10.37亿元、11.74亿元、15.75亿元、17.40亿元、10.47亿元、4.16亿元,这期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0亿元、1.34亿元、0.68亿元、2.32亿元、2.51亿元、-0.53亿元、-1.80亿元。

除此之外,中山证券近年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也处于亏损状态, 2021年至2023年分别为-24.13亿元、-1.23亿元、-5.24亿元。

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中山证券融资融券业务形成的融出资金(含应收利息)账面余额合计为20.92亿元,计提减值准备余额合计为1886万元;融资融券业务产生的应收融资融券客户款账面余额合计为3262万元,计提减值准备同样为3262万元。

锦龙股份并未在财报中披露中山证券具体的业务收入构成,不过从以往数据看,中山证券主营业务规模有所缩小。iFind数据显示,2020-2022年,中山证券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分别为15.19亿元、10.30亿元、4.71亿元,同比变化速度分别为20.50%、-32.14%、-54.31%。

同期,中山证券的证券经纪收入分别为3.52亿元、3.68亿元、2.87亿元,同比变化分别54.52%、4.72%、-22.01%;投资银行收入分别为7.42亿元、3.51亿元、0.74亿元,同比变化分别为15.80%、-52.70%、-78.94%。

今年1月份,中国证券业协会曾公布2023年券商投行业务质量评价结果显示,评价结果分为A、B、C三类。评价指标体系基础分为100分,包括内部控制评价(基础分25分)、执业质量评价(基础分75分),以及评价调整。最终评出A类12家、B类67家、C类19家,其中中山证券属于C类。

“中山证券主营业务收入规模下降的状况与市场竞争加剧、业务拓展不力、客户需求变化以及公司内部管理存在问题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可能导致公司市场份额下降、业务量减少、服务质量下降等问题,从而影响公司的收入水平。为了改善这一状况,公司需要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积极拓展业务领域,以满足客户需求。此外,公司还可以考虑加强市场营销,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同时,也需要关注行业趋势和政策变化,及时调整战略方向和业务布局。”柏文喜说道。

付建表示:“券商主营业务收入规模下降,主要与市场波动较大导致的自营业务下滑有关,同时,经纪业务和投行业务的收入也受到了影响。市场因素对自营业绩的影响以及市场成交量的低迷都是导致营收下滑的原因。”

记者就股权转让、盈利能力、主营业务等问题致函中山证券,截至目前,尚未收到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