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3喜欢:1

2024年1月22日,今日股市又大跌。

委托人发微信:“今年行情这么不好,你自己心情不要受影响哦,会不会压力太大”?

看着微信,该如何回呢?

“今年才刚开始,还没过完呢,说不定到了12月22日,会改口今年的行情很好呢”。这么回,不好,删除。

“交易所是拼多多开的,这么打折,心情高兴一下都不行吗?”,这么回,好像也不好,删除。

想来想去,还是不要用文学式,用理工男式一板一眼地回复比较好。

我们的投资基本策略是:“两端看价值,中间看趋势”

我们的投资步骤是,对整体市场(或某个特定投资标的)做估值。

估值不是一个具体的点位,而是个范围

股价在估值范围的中间,股价被判定为不便宜不贵,那么,是该买(或持股),还是该卖(或保留现金不入场)?这个时候,就要判断趋势,股价趋势向上,就买。股价趋势向下,就卖。这就是所谓的“中间看趋势”

股价在估值范围的高端,股价被判定,那么,就卖(或者保留现金不投资),即使这个时候,感觉趋势还会向上。

反之

股价在估值范围的地段,股价被判定便宜,那么,就买(或继续持股),即使这个时候,感觉趋势还有可能向下。

也就是说,当“贵贱”的判断,和“趋势的感觉”发生矛盾的时候,“趋势的感觉”服从、让位给“贵贱”判断。在投资决策和行为上,“贵贱”的判断,处于优先级别。这就是“两端看价值”的含义。

在实战中,如果股价已经到了估值范围的低端,就买入(或者继续持有)。

这时,股价继续往下跌,跌倒了地板。

跌倒了地板,感觉就到底了,结果,还继续往下跌。居然跌出了地下一层,地下二层,甚至地下三层。

跌倒了地下三层,感觉到底了

结果,继续跌,回头一看,原来,这里不是地下三层,是地狱。

还再跌,继续跌,原来,地狱有十八层。

跌到了地狱十八层,时间来到了2024年1月21日,觉得这回应该到底了吧。都到十八层了。

结果,2024年1月22日,还再跌

您微信我,让我“不要影响心情”。我心情的确没有受影响,好奇心倒是被激发了,地狱到底有几层?也许传说的18层,也是人云亦云,没准有19层,20层。

你微信我,“压力不要太大”,我压力确实不大,没有杠杆,手里还有些碎银子。但的确有压力,压力来自于担心委托人熬不过这地狱。

冬天,有暖冬,也有极寒,但事先无法预知。

冬天,寒冷的天数,有时少,有时又特别多,这也无法预知。

股价低迷,有中等低估,例如2018年,也有极度低估,例如,1994年7月29日。我的记得1993年2月份,我对自己说,氯碱化工,这辈子,再也见不到3元以下的价格。因为,那时该股到了30元的价格。没有想到,仅仅一年多,就跌到了3元以下的价格。一年多,就到了下一辈子,比光速还快。

股价低迷的时间,有很短,例如金融危机的2008年,到了2008年10月底,就结束了,持续不到2年。再如2011年夏季港股的猛烈下跌,到了2011年的10月就结束了,很恐怖,但就几个月。也有很长,例如,A股的2001年到2005年,钝刀割肉,慢火烹人,无比难熬。

面对这样的概率分布,温度和时间的概率分布,再回到这个基本问题:

在判定股价是便宜的时候且前一段时间股价都在下跌(趋势),买吗?如果买,还可能下跌。但如果不买,股价大概率向上,又错失投资机会。两难处境,怎么办?

对这个基本问题,我的回答和应对就是:“两端看价值,中间看趋势”,当然买。

继续下跌,怎么办?

“熬”

一直熬到冬天过去,无论它有多寒,无论它有多长。

(反之依然,股价高,该卖,即使感觉还会涨,然后,熬到市场情绪高潮过去,无论这夏天有多热,无论它有多长。例如,2007年7月退出市场,熬了几个月)

农夫种田会遇干旱,渔民打鱼会遇风浪,当我以投资为养家糊口的谋生技,就已经知道了有些冬天比想象的长,比想象的冷。例如,2001年到2005年的A股。2011年夏季的港股。如今,是从2020年就开始下跌的港股。到今年,恒生指数已经是第5根年阴线。PE值,在它所有时间的16%的百分位。如下图:

在投资体系中,对冬天预留了心理准备,对极寒和长时间的冬天,预留了心理空间。

那么,心情会不会受影响?压力会不会太大?

您说呢?

熬,也是投资基本功之一,而不是无奈之举。

全部讨论

讨论已被 江边垂钓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