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0回复:13喜欢:2
$大北农(SZ002385)$ $隆平高科(SZ000998)$
关于转基因种子的一些思考。
2023年全年我国进口粮食总产量16196万吨。其中:玉米进口2713万吨,占比16.75%;大豆进口9941万吨,占比61.38%。两项合计占比78.13%,是进口的绝对主力。
粮食对外依赖度相对教高,近些年在增产上上层下了很大功夫,但是人多地少的格局是现实问题,从传统种子、化肥、农药和优化田间管理精耕细作上已经挖潜多年,确实很难进一步提升了。
所以转基因种子也被提上了日程。研发总体集中在最大缺口的玉米和大豆上,增产效率大概在10—12%左右。
我们看看2023年他们的产量:玉米28800万吨,播种面积6.6亿亩。大豆产量2080万吨,播种面积1.57亿亩。
从进口数据来看,玉米进口2713万吨为我国自身总产量28880万吨的9.3%,这个比例不算大。如果使用转基因种子,那么即使推广80%面积,也能够实现玉米的自给自足。如果加强传统种子改造,深挖耕地潜力,或者加大玉米播种面积似乎也用不着转基因玉米种子。看起来推广玉米转基因似乎没有太大的必要性。
大豆进口9941万吨为我国自身总产量2080万吨的478%。这个数据就比较夸张了,大豆缺口数据相当大,并且因为亩产小(132.7公斤每亩)效益低的原因,种植面积很少,需要的耕地数量太大。即使种植转基因也无法从根本上扭转缺豆的现实。
总体来看,转基因玉米实际上推与不推影响并不大,因为缺口较小。
而转基因大豆实际上推与不推影响也不大,因为缺口太大。按照目前的缺口和亩产来看,需要大约7.5亿亩耕地。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如果转基因玉米和大豆全力推广,增产12%的话,在目前玉米和大豆合计8亿亩的耕地面积来看8.17*112%=9.15。相当于增加1亿亩耕地面积的粮食产能。按一年两季来算,类似于增加实有耕地面积0.5亿亩。全国总耕地为18.65亿亩。占比2.7%。
以上数据,个人感觉转基因玉米大豆的推广对粮食总产量肯定是有益的,如果全部种植,可以实现玉米自给自足,同时稍微减少大豆进口约350万吨(产能提高外加玉米可以减少1千万亩耕地转为大豆)。
但是效果也没有出人意料的亮眼。毕竟现在大北农隆平高科都在进行豆进种出的战略,将转基因种子销售到巴西阿根廷,然后进口大豆玉米。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进口的这2700万吨玉米和9941万吨大豆是否是转基因产品。
要知道美丽国的大豆和玉米转基因比例高达90%多,而他们出口不到一半,剩下的都在其本国消费了。
而巴西的转基因种植也可以看下面图片。
我并不是为转基因进行鼓吹,因为前面列举的数据表明,在我国推广转基因玉米和大豆是能增产的,但是相对于粮食生产总量来说,相对于大豆缺口来说确实感觉促进作用没有特别大,这个取舍肯定是有上层来决策的,不管是哪种选择,我都坚决拥护。
而出于讨论,把话说开的话,我们进口的部分有多少是转基因呢?我知道有很多人有疑虑,转基因究竟有没有危害性?
我想我们可能很多人都是为了反对而反对,对于新事物人人都有恐惧心理,我也不例外。
但是事实如何?主要国家他们的转基因产能比例和自用比例是多少?他们吃了多少年了?有什么样的优势和危害?其实数据应该好收集,但是需要大量的精力,我已经不想去仔细收集论证了。因为我心里有答案。
但是,如何破局,如何打消公众疑虑,如何论证安全性这确实也是应该做的。因为现在对转基因的不理解和疑虑实在太多了。我虽然赞同,但是也只是我个人观点,他人的质疑和疑虑也是他们的合法权益,我没有资格否定他们的疑虑。如果真的要发力推广,那么用科学的数据解释也是基本的职责所在。<a href="http:/<a href="http:/<a href="http:/

全部讨论

静等新部长上台后的政策方向了,唐被抓后,部里还没有发过新的转基因消息。
咱们进口美国巴西的玉米大豆,肯定很大比例都是转基因。

05-22 11:24

最近的消息面感觉会有大事发生,先是先正达暂停上市,然后任建新被查,然后是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