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乱之尘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13喜欢:2
感谢分享!有几个问题请教:
1、文中的猪肉产量出处在哪,是统计值还是测算值?因为我算了21Q1和21Q2的均重,80kg/头左右,基本与之前一致,这个与二季度出栏大肥多的感受不一致;
2、提到散养户的成本要比规模猪企低,好像都这么说。原因是什么,是现金成本低还是考虑自身人工收入后的完全成本低?此外,散养户的量起来后,这些优势是不是没有了,请问这个问题怎么看
3、18年和19年的被动去产能主要是非瘟,现在考虑的都是主动去产能,后续非瘟这个扰动因素能有多少
4、请问南华期货那份生猪价格走势图取自哪报告,能否分享下名字

热门回复

2021-07-18 11:41

1、能繁、屠宰、猪价、猪粮比和头均损益每个月公布,猪肉产量和出栏是每季度公布;
2、这个要根据各个季度的数据来计算,以后有机会写一下屠宰数据的影响;
3、鲜肉需求和冻肉需求是不一样的,收储可以解决冰鲜肉的供应过量问题,但放出来就是冻肉了;
4、存栏要看存栏的肥猪占比,因为已经连续3个季度投苗超过1.8亿头了,现在的存栏肥猪占比可能就不会低,如果投苗某个季度明显下降,例如2019年1季度只有0.7亿头,2019年3季度只有0.55亿头,那对应半年后的肥猪出栏肯定会明显供应跟不上,所以,2019年11月猪价冲到40以上,而2020年全年猪价都保持在高位。

未来应该不一定有突发非瘟这么特殊的状况了,但如果猪价持续在低点,也可以关注一下最近两个季度会不会因为猪价的这次暴跌而出现明显投苗下降的情况。

$新希望(SZ000876)$ $正邦科技(SZ002157)$ $牧原股份(SZ002714)$ 


现在可能不是担心猪股亏损的时候,机会比风险要大,当然最好肯定是股价明确了见底,一直创新低的股价走势总不是什么好事情,只要股价企稳了,能拿住就是关键,类似正邦科技这种5年就形成了10倍的产能扩张,而且成本又比行业平均成本有20-30%的优势,拿到低位的筹码,如果只赚30-50%的利润那就太浪费了。

判断的真理智理性,刚才宣布21日开始收储了。

2021-07-18 10:35

1、猪肉产量每个季度国家统计局都会公布的,现在农村农业部的平台也可以查到,二季度象牧原的均重都超过120公斤了,外购仔猪的出栏均重只会更大,你用规模屠宰和出栏数的比较可以看到均重是明显比过去二季度都增加的,一般二季度屠宰量并不小,但屠宰均重会明显降低,因为有个清明节。
2、散养户的优势在人工可以不算或少算,猪圈折旧几乎没有或低很多,防疫成本更低,仔猪自繁成本如果也不高,这些优势未来应该也一直会有,但非瘟影响下,这部分低成本的的散养供应可能会减少很多,具体数据我也估算不来,可以参考温氏受非瘟的影响和对散养户的影响可能有一定可比性,所以我预期未来这类低成本散养户的供应总量上不一定有很大优势。
3、今年二季度的供应,包括后面3/4季度的供应成本都不会太低,看上市公司二季度的亏损面就知道,没上市的猪企如果外购仔猪比较多的情况是一样要大亏的,因为4月份前仔猪成本都要1200以上,5月也要800+。但问题是就算养殖成本很高,猪肉产量出现严重供过于求的情况下,猪价照样会崩掉,供需失衡的情况下,猪价和养殖成本关系不大,只是全行业的亏损度会大幅增加,这个时间如果比较长,可能会形成较明显的产能淘汰,但也需要观察。
4、非瘟可能一直都会有,目前就算中招的很多,从二季度的数据看对存栏、能繁和出栏都没有明显的影响。那如果3季度没有雨季和冬季,非瘟的影响可能会更小,昨天西南猪价整体反弹可能也说明非瘟在西南的影响也快结束了。
5、南华期货那个走势图是以前在东财看生猪期货报告保存的,具体是哪个报告我也不记得了,有兴趣可以去东财的生猪期货栏目找一下。
6、最后,现在六大区的运输限制还是有的,猪价如果一直低迷,猪肉供过于求的情况始终都会缓解,非瘟在南方对猪价影响也会逐步消除,那生猪的产区和销区的差价始终还是会回到过去,不可能一直销区的价格比产区低,那这个影响是什么?

$正邦科技(SZ002157)$ $牧原股份(SZ002714)$ $新希望(SZ000876)$ 


今晚还可以留意一下华商储备的官网,看看会不会有第三批收储,如果有,说明猪价在18以下可能就每周一收了,如果没有,那要注意最近2周猪价会不会再来个市场底继续向下踩一次14以下,猪价的剧烈波动其实也是有利于存量生猪的加速消化的,缓慢上涨反而可能又会引起新的压栏,这些都只是猜测了,最终可能还是要逐月看数据的变化来预期好点。

有一点比较明确的就是猪价只要回到20以上,正邦科技基本就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