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电池厂陷入危机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7月8日,LG新能源公布的初步财务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该公司营收同比下滑30%,至6.16万亿韩元(约合323.4亿元人民币);营业利润同比大跌58%,至1953亿韩元(约合10.3亿元人民币),低于行业预期。

甚至,若不计入美国《通胀削减法案》提供的税收抵免金额,LG新能源该季度实际上出现了2525亿韩元(约合13.3亿元人民币)的营业亏损。

三星SDI同样出现业绩下滑。今年第一季度营业利润为2674亿韩元,同比下滑29%。

但与LG新能源和三星SDI相比,SK On的处境更艰难,可谓已站在悬崖边上。

据悉,SK On自2021年从母公司剥离以来,已连续10个季度报告亏损。其净债务同期增长4倍多,从2.9万亿韩元(约153亿元人民币)增至15.6万亿韩元(约821亿元人民币)。

01

业绩下滑 份额下跌

韩系三大电池巨头的颓势早见端倪。

2023年四季度,LG新能源营收已经出现下滑,营业利润虽然实现了同比增长,但主要是得益于税收抵免,而净利润同比下滑31%。

进入2024年,这一颓势进一步延续。今年第一季度,LG新能源的营收为6.13万亿韩元,同比下滑30%;营业利润为1573亿韩元,同比大跌75%。

同样,2023年SK On合并营业亏损5818亿韩元,今年第一季度继续报告亏损,营业亏损额达到3315亿韩元。

面对越来越大的亏损,SK On宣布了一项重大决策,将全面冻结所有高管的年薪,直至公司扭亏为盈。SK On首席执行官李硕熙声称,这些紧急措施是因为公司已经陷入绝境,需要上下齐心才能渡过。

不仅如此,为了自救,缓解SK On的财务危机,今年5月,SK集团考虑出售旗下电池用隔离膜子公司SKIET的经营权,以重组电池业务。

同时,公司内部还在讨论更为激进的解决方案。知情人士透露,SK On母公司SK Innovation将与SK集团利润丰厚的能源附属公司、专业从事液化天然气生产的SK E&S合并。

从市场份额上看,韩系三大电池厂在全球电池市场的市占率不断下滑。中国电池企业的快速崛起不断挤压日韩企业的市场份额。

2023年三家韩企全球动力电池装机市场份额之和为23.1%,较上年减少1.6个百分点。

今年1-5月,韩系动力电池全球市场装车量占有率为22.3%,同比进一步下降2.8个百分点。而仅TOP10中的六家中国企业总市场份额就高达64.5%,同比上升3.2个百分点,韩企与中企之间的市占率差距进一步扩大至42.2%。

今年1-5月,SK On的装机量为13.9GWh,同比增长4.2%,市占率为4.9%,市场份额在全球仅次于中国的宁德时代比亚迪和韩国的LG能源。

随着全球整车企业更广泛地采用磷酸铁锂电池,降本压力下的市场竞争导致以三元电池为主的韩系电池厂产品竞争力减弱。

02

受累于欧美车企 产能暂缓

除了中国电池企业的快速崛起外,三大韩国电池巨头业绩大幅下滑还要归咎于欧美市场需求的放缓。

以LG新能源为例,其大客户包括特斯拉通用汽车、现代汽车等。

早在今年1月,特斯拉就警告称,其2024年销量增长将明显放缓。现代汽车也表示,其2024年电动汽车销量增速或将低于预期。通用汽车也是LG新能源的大客户之一,双方合作运营着两家电池工厂。2023年通用汽车共售出了约7.5万辆电动汽车,仅为年度产量目标(15万辆)的一半。

而SK On的重要客户之一福特汽车,不久前还宣布,为减轻电动汽车业务日益严重的亏损,将开始削减来自电池供应商的订单。

低于预期的销量也让几家电池厂背上了沉重的产能包袱。此前有媒体报道,韩国三大电池厂商LG新能源、SK On、三星SDI计划于2026年底前在美国打造11座动力电池厂,其中LG新能源占6座、SK On占4座。

但早在去年三四季度,韩国电池企业就开始缩减在北美投资,不断推进裁员。

LG新能源近日表示,公司正在根据市场情况高效灵活地调整计划投资执行的步伐,已暂停美国亚利桑那州工厂储能系统(ESS)电池生产线的建设。

该电池工厂是LG新能源在美国建设的第二家独立工厂,已于今年4月开始建设,计划生产用于电动汽车的46系列圆柱形电池和用于储能系统的磷酸铁锂软包电池。

SK On也继续在其位于美国佐治亚州的工厂实施裁员,与福特合资、位于肯塔基州的第二家工厂的建设也被推迟。

不过,相较韩国同行LG和三星SDI,SK On明显处境更为艰难。一大原因也在于其进入电池行业较晚,以低价抢市场,背上较大的业绩压力。

需要指出的是,韩国电池厂接下来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会更大。以宁德时代国轩高科亿纬锂能等为首的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已将全球化布局视为头等大事。今年以来,中国电池企业海外订单频频,海外市场业绩大幅上涨,出海脚步不断加快,全球化竞争力日渐攀升。韩国电池企业短期想要扭转局面并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