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缩表将至。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0喜欢:1

大家好,近期在资本市场上美联储以每月950亿美元的速度缩减其资产负债表,其中美国国债600亿美元,MBS(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资产)为350亿美元。美联储从美国金融系统中抽取流动性,是其加息工具的补充,目的是为了对抗高通胀。

美联储暗地里偷偷采用“鹰”派的操作,闹得金融市场一片恐慌情绪。

首先来解释一下什么是缩表,缩表里面的“表”指的就是央行的资产负债表,缩减资产负债表数据就是缩表。简单理解就是央行把手上的资产(主要是债券)进行抛售,回收市场上对应的资金,其目的就是为了降低市场的资金流动性,从而起到抑制通货膨胀降低金融性杠杆的效果。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就是,在市场上我有现值100块钱的资产。央行通过外汇干预(用外币买入本国货币)或者抛售债券(回收本国货币)使得水池里水变少,本币升值。导致原先值100块的资产,现值低于100块(例如降到90,因为本币相对来是升值的)但是因为一系列的传导机制国内外的购买力并不能立马提升或者提升幅度小于现值下降速度。所以就会出现大量金融资产的抛售,从而资本市场很多资金抢跑导致股市下跌。

那么市场的资金少了以后就出现以下效应:

1、 消费者手上钱少了,消费变得节制了;

2、 手上没什么多余资金,贷款也困难了,投资力度有所下降,固定资产与资源类产品价格得到缓解或者下降;

3、 原来跑去新兴市场投资的投资者贷款到期之后不能续签,被动抽离投资资金,那么发展中经济体的资产遭到抛售,特别是前面说到的成长性行业(这就是为什么同等是美股市场标普和纳斯达克22年表现天差地别)

这样一来,大家就应该比较清楚,为何美联储开始加息缩表的决定一出来之后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会出现这么剧烈的波动了吧,特别是缩表时间的敲定,因为如果只是加息,那么对于投资者来说还可以选择承担更高的贷款,继续进行着投资。而一旦启动缩表,证明手头上的贷款到期了就无法续签了,这样一来投资者是被动地抛售手上资产,变成现金重新回流到美国。

我们再来看历史上的缩表威力。

2017年3月,美联储官员开始讨论缩表,同年6月份,给出了具体的缩表计划,9月宣布缩表,10月实施,此后的全球金融市场陷入了一片黑暗之中:

标准普尔指数出现剧烈震荡,18年出现最多14%的巨大跌幅。

而中国A股更加惨,17年创业板跌10.67%,18年跌了28.65%,就算是沪深300也在2018年下跌了25.31%。(反正18年A股跌了一整年,太惨了)。

BUT!反过来讲依据2023年的经济情况缩表对中国的影响还像之前那么大吗?缩表对中国会产生什么影响呢?

首先来看,22年美联储加息到如此之高,虽然汇率有段时间投机分子硬是炒到1比7.37。目前是稳定在了6.75左右,比起没加息前6.38上升5.7%个百分点。加息和缩表对中国资产价格产生较大的影响,这是不能避免的。特别是美元升值,会通过“输入型通胀”传入中国,而汇率异动,跨境美元外流也会对中国经济产生一定的冲击。

但是,相比于2013年-2018年的冲击,现在的影响会小得多。

中国产品出口依然有巨大优势

而在中美经济增速差异,物价通胀相差较大的情况下,中美的货币政策也会继续“分道扬镳”,美国加息,我们这边反而降息刺激经济国内的政策更趋向于看央妈的脸色,而受美联储的影响较小,2023年,我们的货币政策依然会有自主性。中国货币政策具有自主独立性

拉动GDP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在后疫情时代中国要怎么样才能输???

总结,短期影响会有短线投资者需要关注,长线投资者躺平~~~

如果您觉文章不错,转发让更多的朋友看到。

关注我带您用专业的知识遨游金融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