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 | 小米集团 2024Q1财报 交流会实录1

发布于: 雪球转发:3回复:9喜欢:17

前言:我们在今年3月中旬前后这样讲过:小米汽车的推出,将是小米品牌走向高端的重要转折点,也是小米多年深耕科技产业链投资水到渠成的结果,“人车家”全生态的战略方向特别对,另外围绕人车家生态,小米也是产品矩阵最丰富的公司之一。放眼看去,能够放心投资的中国科技企业不太多,小米至少可以算得上一家。并呼吁:小米有条件的,可以配置起来。现有业务完全可以支撑起目前的估值,这是在不包括汽车业务的情况下。汽车业务若起来,估值至少在一两年提升20%到40%,这同样是在市场大环境平稳的情况下,若港股市场今明两年表现比较好,小米估值创历史新高也未必不可能。

最近,明华在逐步了解小米的过程中,认为小米中长期的逻辑是在于,小米汽车对其品牌高端化的促进和引领,带来其他业务的坚实协同增长,更好的实现其人车家全生态战略。其在业务形态组合上的优势,不是单纯手机公司或造车公司可以能够比拟的,软硬结合、移固兼备,未来全球科技公司,必有小米集团的一席之地

今天特为记录、分享,小米集团2024Q1财报交流会。在Q1数据以及管理层的交流中,我们可以看到小米汽车对其高端化以及业务的促进、引领,在一季报也有所微现,后面也将会更加明显。另外,在这次交流会中,我们也将清晰看到小米集团的四大业务(智能手机、AIoT、互联网服务、汽车及其他)未来增长的逻辑、路径。整个交流内容,十分丰富,特别推荐。

最后,也非常向大家推荐,可以看一下雷军的小米创业思考》(这段时间,明华陆续买了多本,送给了一些亲友),对商业及运营的思考非常本质,不仅洞悉、敏锐,而且有清晰、脉络的落地路径。这本书小到对个人商业认知,大到对企业运营管理,都会有很大的启发、助益,这本书带来的受益价值,将会百倍、千倍、甚至万倍于此书价格。

正文【Q1业绩】

小米集团第一季度营收755.1亿元人民币,预估735.4亿元人民币;调整后净利润64.9亿元人民币,预估51.3亿元人民币。

【交流纪要】

一、管理层发言:

卢伟冰:各位晚上好,我是卢伟冰,欢迎大家来到小米2024年第一季度业绩发布会。在2024年第一季度,我们的业务相当稳定和强劲。这得益于我们进一步巩固了在我们已经做得很好的业务领域的技术。与此同时,时隔3年的小米电动车业务终于启动。而从2023年开始,我们第三季度的业务已经转为上个第四季度的正向进一步增长。第四季度,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收入增长了 27%。此外,我们的利润也延续了增长轨迹。

今晚,我们有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我们的业务和亮点。第二部分是跟大家聊聊小米电动车业务。

2024年,外部环境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此,我们继续看到我们的业务高效运行。2024年第一季度,我们的收入为755亿元,同比增长27%;调整后净利润为64.9亿元,同比增长100.8%。

第一季度,得益于我们的国际业务以及智能手机连续15个季度的全球化,我们继续保持前三名。我们可以看到,在63个国家和56个市场中,排名前三,67个市场排名前五。对于全球市场来说,我们看到了整体的增长,特别是新兴市场,我们看到了非常好的增长。例如,在中东,增长了 7.1% 至 20.9%。其中,非洲市场份额达到10.6%,同比增长4.5个百分点;东南亚市场份额为16.5%;拉丁美洲市场份额为15.3%,同比增长2个百分点。所以对于我们的手机业务来说,增加也带动了我们现有业务的进一步增加。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国业务中,我们的月活跃用户在中国和海外都在持续增长。同时,这也给我们的业务带来了非常强劲的动力。

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构建非常安全和活跃的平台,并着眼于近距离移动开发,因为我们有不同类别的产品。对于我们核心业务的发展而言,业务的协同效应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坚实的背景。3月28日,我们推出了小米SU7产品,经过我们的各项严格测试,它已经成为深受数百万消费者欢迎的产品。4 月份,我们已经交付了 7,500 多台。此外,我们也兑现了我们做出的承诺。一旦推向市场,就会交付给消费者。此外,我们在六月份继续扩大业务,我们预计交付量将超过 10,000 辆。而在销售方面,我们将继续进一步审视选址,进一步拓展我们的业务。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将覆盖约80多个城市,设立约50个不同的服务中心,覆盖所有省、市、自治区、直辖市。

在 ADAS 方面,我们继续为我们的ADAS 团队在该领域进行投资。我们的总投资总额47亿元。到2024年底,我们将把团队规模从1000人扩大到1500人,再到明年的2000人。所以对于小米来说,在ADAS方面,我们已经达到了我们的预期。另外,在这个市场上,我相信我们正在为市场树立标准。八月,我们将在中国大陆扩展所有这些服务。所以我们还进行了上海和上海到杭州之间的直播和自动驾驶。对于小米来说,我们也将其付费附加到我们的业务闭环中。所以除了电动汽车业务之外,它还有一个具有非常长期影响的业务。而通过小米的业务我们可以看到,这导致了架构的重大变化。比如说,从现在的狭窄人群,到4月底的更大覆盖范围,我们可以看到,女性车主的比例将达到40%到50%。而对于纯电动汽车车主来说,他们占29%,我们相信,凭借我们宝贵的驾驶体验,随着苹果离开汽车行业,我们也会吸引更多的纯电动汽车用户,我们相信并且希望越来越多的苹果用户,会来小米购买我们的车辆。

第二个是过去几年的高端化。在中国大陆,我们已经完成了高端化战略,目前已经垄断了4000-5000细分市场。我们相信,随着手机和汽车的发展,这将继续推动我们的高端化战略。未来,小米将致力于高端化的发展。

第三个是关于我们的汽车以及我们过去四五年的新零售业务以及我们推出的新战略。对于小米之家来说,我们会有2万家门店。另外,对于加入小米新零售的小米汽车,我们将会对小米之家店进行升级改造,我们会搬到最好的位置,进一步扩大面积,确保我们有很好的回报。另外,我们也会考虑改变生态系统,让我们的用户能够充分享受我们提供给他们的生态系统产品。

最后总结一下小米的产品,我们的研发交付、执行力、我们的能力和组织能力,都是非常出色的。其次,这也体现了公司对消费者需求的更大把握,这也体现在小米的机型开发上。即使到了2024年,对于宏观和环境来说,我们仍然面临着很多挑战。例如,核心零部件的成本呈上升趋势等等。我们仍然有信心应对外部环境的挑战。我们也相信,2024年,随着我们能力的提升,我们一定能为投资者带来优异的业绩。

林世伟(CFO):非常感谢亲爱的投资者,晚上好。正如卢先生所提到的,在享受我们强劲的业务和本季度的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对于我们的集团来说,我们在 2020 年第一季度取得了非常好的业绩,本季度,我们实现了环比增长,增长了 27%。

从我们整体毛利率来看,同比增长2.8%。与上季度相比,增长1.1%。再看具体业务,我们的智能手机业务占到我们整体业务的61%左右。根据数据,对于我们的智能手机业务,我们目前排名前三,这是连续 15 个季度,我们排名前三。此外,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业务与 2023 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3.6 %。我们的物联网业务,我们的收入和毛利率均有所改善。收入为204亿,增长27%。本季度,在物联网各个细分领域,我们都看到了非常好的结果。例如,我们的家电产品空调出货量增长了60.3%,冰箱增长了52%,洗衣机增长了47.2%,就护垫产品和平板电脑而言,我们继续看到非常快速的增长。,同比增长93%,全球排名第五,中国可穿戴设备排名第三。本季度,我们在中国的出货量跃升至第一。

在全球范围内,我们已经进入了第二名。得益于物联网和生活方式产品的所有这些高增长的利润率增长,本季度已达到 19.9%,创造了历史新高。对于互联网业务,2020年用户基数继续增加。对于第一季度的全球业务,我们继续看到用户数量再创新高,约为6.58亿,新增用户总数约1700万。互联网业务本季度为 80 亿韩元。再次创出季度新高。并且我们的海外互联网业务已发展到人民币25亿元。这占我们互联网业务总量的31.2%,增长了5%。本季度,从费用和支出来看,如果去掉新投资的25亿,我们的核心费用是96亿。费用比率为12.8%。下降了0.7%。在控制费用的同时,我们继续进一步扩大研发,持续进行研发投入。我们的研发费用是52亿。

调整后净利润为65亿,同比上涨100%,再创新高。就我们的核心业务而言,约为88亿元。这再次创下历史新高。就三月底的现金状况而言。因此,我们的现金资源为1273亿元。同时,我们也非常积极地在公开市场回购股票,回馈股东。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采购了约22.5亿元,超过了2023年全年的采购量。

谢谢大家。这就是我们要跟大家分享的。

二、提问环节1:

新华网记者:我的问题有关手机出货量。今年一季度,小米手机的出货量在4060万台,同比增长了33.7%。请问管理层这种增长趋势在今年的第二季度以及全年能否延续?另外本季度,手机ASP,即平均销售单价,同比是下降的,请问管理层这背后有哪些原因?小米手机的高端化进展是否还顺利?

卢伟冰:大家也看到,小米在第一季度(手机出货量)增长了33%,相比去年去年同期大概增长了1000万台,单季度的出货量超过了4000万。

目前,我们对第二季度的目标是希望它不要低于第一季度。如此一来,我们第二季度相比去年也会增长比较多。按照这样计算的话,上半年保守估计我们会比去年同比增长1500万台以上。我们去年(的出货量)是1.46亿,今年假设下半年不增长,(出货量)应该会超过1.6亿只左右。我个人认为下半年小米还会延续着同比去年增长的态势,所以我觉得对于全年的出货量,或者说小米的增长趋势,大家不用太担心

关于季度ASP的下降,我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尤其针对中国市场来说,我认为有一些季节性因素,今年的小米14是比去年小米13的上市时间提前了一个半月,也就是说发布的时间往前拉了,这是我的经验。另外,大家可以看到我们今年的确在新兴市场的增长特别快,中东、拉美、东南亚和非洲,这几个市场总体来讲还是低ASP的市场。所以出货量的快速增长,也拉低了我们的ASP。如果从单一市场来看的话,比如中国市场或者欧洲市场,其实我们的ASP都是在增长的。

最后关于高端化的问题。于我而言,今天小米的高端化已经进到一种非常好的状态。我们的手机业务在高端化中探索了四年多,形成了一套方法论。这个方法论目前来看是行之有效的。我们也把这一套方法论的一些底层逻辑在三年前放到了汽车这一品类上,所以对于小米汽车,无论是产品的方法论还是高端方法论,我相信这一次大家看到它也是有效的。这说明我们在高端方法论里面的普世性,这种普世性即指品类的普世性。这是第一点,我们对我们的方法论更加自信。

第二点是,大家也看到小米在4000至6000元价格段,站得还是很稳,我们下一步最重要的就是对6000到1万元价格段的突破,接下来大家也会看到我们的动作。另外,今年小米在海外的高端化进展也非常不错。虽然小米在海外市场高端化原本的基数并不是非常大,但是我们今年几乎实现了翻倍成长。增长速度还是非常快的,尤其是在600美金以上价格段,大家对小米的接受度非常好。尤其是今年的小米14 Ultra,我的印象在国际上我们加单加了三次。前段时间我们刚刚在日本发布,日本用户对小米高端机的接受度也非常好,(小米高端机)在日本我印象里要卖到接近9000块人民币左右,但产品接受度非常好。

所以,今年我还是认为小米的高端化处在一个非常好的状态,有了手机和汽车这两大品类,我相信这对其他品类的高端化将有非常大的加持作用。同样,海外也进入到了我称之为“高端化快速发展”的时期。综上,我自己对2024年全年小米的手机业务还是有非常大的信心,无论是销量、毛利率,还是高端化等等。

人民网记者:我的问题主要关于费控。此前,小米一直在强调经营效率、注重集团的费用控制。想请问管理层,在一季度小米的费用控制情况如何?另外,我看到本季度库存水位增加了,请问增加的原因是什么?

林世伟:刚才我们也提到,小米整体的营业费用在2024年第一个季度是122亿。但是其中包含了25亿的新业务投入(主要汽车业务相关)。如果你把这部分删掉的话,我们核心业务的营业费用大概是在96亿人民币左右。再把这个数字与我们收入相比,我们的费用率是在12.8%,去年一季度大概在13.5%左右,同比下降了大概0.7个百分点。

主要的原因有几个方面。去年我们提出了“降本增效”,去年可能更关注“降本”,今年我们关注的则是“提效”。我们非常关注小米核心业务的费用率,所以大家可以看到我们的费用率减少了大概0.7个百分点左右。但我们还是会继续坚持对最基础的研发进行投入,同时控制其他的费用。所以,从费用率的角度来说,今年我们的核心业务费用率会比去年低。

刚才你也提到我们的库存水位增长了,我觉得有几个原因。第一,卢总(卢伟冰)刚才也提到了我们的销量有所增加。在销量增加的同时,我们也要相应地去准备一些原材料以及整机库存。因此这两项都有增长,主要原因还是我们的业务相比去年更健康、更大。这是第一点。第二,我们需要应对“618”。“618”现在已经开始了,我们在3月底时已经进行了相应的备货。第三,这个原因可能是第一次出现,即我们有一些汽车的备货库存。大家知道,小米汽车是在3月28日公告,4月5日开售,在3月31日的时候我们已经进行汽车的备货。所以这是相对较新的库存水位。但总体来说,我们认为目前的库存还是非常正常的,我们会持续精细化地管理我们的库存。

华尔街见闻:我注意到公司最近三个季度营收增速在变快,请问原因是什么?这个趋势在第二季度能否保持?管理层对全年的展望是怎样的?

卢伟冰:从我自己的感受来说,小米在去年的四个季度,每个季度我们的业绩都在快速好转。但是去年,无论是业绩说明或是投资人反馈等等,我们还是收到非常多的质疑。大家都在质疑、担忧,担心“你的业绩到底能不能持续”、“你的业绩是不是外部环境、供应链的降本给你带来的”等等。即使上个季度我们和大家分享的时候,大家类似的质疑还是比较多。我相信大家可以从本季度小米的财报看到,我们的财报还是比较稳定的。大家可能会问一个简单的问题:小米到底发生了什么才实现了这样的业绩?所以借着你这个问题,我就谈一谈过去几年我们到底干了哪些事情。

第一方面,小米在过去几年做得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我们不断地完善整个公司的顶层设计。去年其实发生了几件事,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首先是我们在去年八月份第一次提出小米未来新“10年目标”,即“成为新一代全球硬核科技引领者”。也许外界会把这当做一种营销口号或者说公关术语,但其实在小米内部,它是我们实实在在的战略目标。在去年四月底的时候,我们又提出了“人车家全生态”战略。

最近我们在有关小米价值观的演讲里面提到了一个“大麻花”的故事。故事大概是说,一个食堂如何采用小米的方法论开发出一款大麻花产品。其实这起源于去年我们在年中开始的价值观升级。我们把小米的价值观形成了八条行为准则,每一条里包括三条行为规范,一共24条行为规范,而后我们再不断地去做一些价值观的落地。

大家可以发现,小米在过去一年里正在慢慢把我们的使命愿景、价值观以及新“10年目标”和新“10年战略”形成了一次比较好的更新以及逻辑上的闭环。这是我们内部进行的很重要的工作。在此之后,我们坚持每年做管理变革,小米大约每年都会有一到两个集团级的管理变革专项,这些管理变革都会不断夯实我们的能力。

举例来说,我们的“人车家全生态”战略。可能大家听起来这是一个很虚的战略,但是在小米内部我们又把它又拆解成了六大战略,包括高端化战略产业能力领先战略AI战略OS战略芯片战略新零售战略。本季度大家也发现,小米的AIoT业绩进展非常快,其实它背后就起源于我们在两、三年前开启的产业能力领先战略。换言之,小米原来很多非常重要的品类以及重点产品之前是选品模式、拿品模式,现在这些品类已经实现了完全自研。

举例来说,昨天小米1000的空调装机量超过了历史最高,我们昨天装了大概6.7万套的空调。它背后有一点非常重要,小米空调如今已经实现了百分百自研,并且空调已经进入到了核心元器件,也就是像压缩机、冷凝器等器件以及关键技术的介入。

这是小米过去几年发生的变化,这些变化最后促成了小米业绩的产生。因此,在我看来,业绩永远是一个结果。

关于你的第二个问题,第二季度能否保持。刚才我的回答已经基本解决了你的问题。对于第二季度,从宏观上来看,我认为小米基本上能沿着一季度成长趋势的动力向前走,可能会有一些小波动,或者内存价格的变化可能会对毛利产生影响。这点我在第一季度也提到了,这确实会对我们会有一点影响,但这个影响我认为会在非常可控的范围。在整体毛利率上,我认为基本上我们可以保持一季度的水平。

对2024年整体来说,基于年初预期和年初预算,我认为完成的问题不大。只要外界环境不发生特别剧烈的变化,我认为小米对预算完成的可控度和对未来业绩的可视度应该都处于非常高的水平。从二季度开始,我们也会在财务报告中加入与汽车业务相关的具体数字披露,这可能是未来比较大的变化。

整体来说,对于小米第二季度以及2024年全年,我想说的是请大家放心

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我看到一季度小米的IoT业务毛利率创下历史新高。想请问管理层IoT业务毛利率持续改善的原因是什么?是否可持续?

卢伟冰: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其实在刚才的问题里我简单涉及了一些。

的确,小米一季度IoT业务的毛利率达到19.8%,同比提高了4.1个百分点。背后原因在于我们在过去两、三年一直不断地提升产业能力。对于产业能力,我们把它分成几块。第一块我们称之为“产品经营能力”,第二块叫“产品研发能力”,第三块是“交付能力”,第四块是“核心器件的掌握能力”。我们一直沿着这四块不断去做。

今年,我们在三个大品类里的表现非常亮眼。第一个品类就是小米的可穿戴。对于小米的可穿戴,无论是耳机还是手表,我认为目前都处在非常好的状态,无论是销量的增长、ASP的增长,还是利润的增长,我认为状态都比较好。第二个品类就是小米的平板。小米平板现在是全球前五,我非常有信心明年能朝着全球前三迈进,我认为还是有很大概率的。小米平板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可以说越拉越大,小米平板的增长还是非常快的。第三个品类就是小米的大家电,也就是空调、冰箱、洗衣机。在这个品类里,尤其小米空调表现更加亮眼,无论是我们刚刚发布的新机,还是柜机、大挂机,这些在市场的竞争力都表现得非常好。这三个品类对小米IoT有着非常强的驱动。再细看的话,大家可以看一下小米电视今年的表现。今年小米Mini LED电视的市占率大概在40%,并且今年小米电视的平均尺寸大幅度增长,电视ASP也在大幅度增长。

这些都是过去几年我们做产业能力升级专项的结果。但是我还要与大家说的是,今年仅仅是我们IoT爆发的第一年,我相信在2025年、2026年,小米IoT还会有非常好的爆发,因为有很多品类无论是从能力建设还是到最后经营结果的呈现,还是存在一定的滞后。以上是我认为小米IoT业务增长的原因。

此外,我认为小米IoT在海外的空间还很大。小米在中国的非手机业务大概已经占到50%,在海外还不到20%。我认为小米IoT海外业务的成长空间还是非常巨大的。因此,今年我们又启动了“小米之家海外拓展专项”。我们希望能把在中国实现的新零售在海外市场进行复制,而在实现了新零售的复制之后,它会对小米IoT业务的快速成长起到非常好的杠杆作用。因此,我对未来小米IoT业务的增长空间还是非常有信心。

环球时报记者:我比较关注的是国际市场。我注意到卢总过去一段时间走访了不少地方,想请问管理层第一季度小米手机在全球市场还有哪些亮点?或者说有哪些详细数据可以与我们分享?在您看来,哪些区域还有比较大的增长空间?在2024年,小米对整体的全球市场有怎样的规划?

卢伟冰:一季度小米手机在全球市场的表现大家也都已经看到了,整体来看,我认为增长势头还是比较快。重点的增长市场还是在新兴市场。

小米将全球市场分成两类,一类我们称之为新兴市场,在这一块我们主要还是以增加市场份额为主。另外,在欧洲这样一些市场,我们的重点在于改善产品结构或者说推进高端化。换句话说,基于市场的不同发展特点和阶段,我们会有不同的策略。像我刚才提到的非洲,即便去年在非洲我们实现了接近翻倍的增长。但现在我们在非洲也只有10%的占有率。

所以我一直在和团队讲,小米品牌在任何一个市场如果能做到20%的占有率,这应该是理所应当的,我们值得这么多的市占率。但今天我们并没有做到,是因为我们有很多事情没有做对。简单来说,以非洲为例,我认为未来小米在非洲市场实现翻倍的空间是有的,关键取决于我们怎么去做。基于这个角度,大家会发现小米在拉美的空间区域非常大,小米在拉美地区市占率只有4%。

因此,我认为小米在全球市场里,只要是我们在做的市场,都应该做到20%(的市占率),这是小米的品牌力、产品力能够获得的,只是我们目前的组织能力等方面没到位。但我始终认为我们是有这样的机会的。

从全球的市场来看,我刚刚也提到,小米目前IoT的比例不到20%。我认为IoT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以大家电,即空调、冰箱、洗衣机为例,小米目前还百分百停留在中国市场,我们还没出海。因此,下一步我们也在考虑小米的大家电如何有序出海。前段时间,大家也特别关心,问我们小米汽车未来要不要出海。我认为像这样的一些大品类如果选择出海,它需要我们踏踏实实地建好小米平台化能力。如果没有平台化的能力,我们的出海就会遇到非常多的困难和麻烦。

什么叫平台化的能力?就是要把财税法制等能力在每个国家都建立起来。其实这种能力的建设,坦率来讲,不是很容易的。即便今天在中国企业里,能够在海外建立财税法等平台化能力的企业其实是非常少的,大家更多的是建立渠道、建立分销,而不是真正的、踏踏实实地进行本地化经营。在这一块小米也没有太多的经验可以去学习,我们也在摸索,也交了一些学费。但我还是认为在这方面小米的发展还是非常不错的。

因此,从全球范围来看,我认为小米的发展空间还是非常非常大的。

中新经纬记者:我的问题有关小米汽车。我们已经注意到小米在15日公布了汽车的交货量是一万台。请问管理层目前的小米汽车锁单量是多少?用户画像有哪些特点?

卢伟冰:关于汽车的锁单量。目前我们披露的数字截止到4月30日。4月30日我们的锁单量达到了88000台,目前我们没有再去披露最新的锁单数字。

刚才你也提到,到5月15日,我们的累计交付达到了一万台。小米这一万台的交付量应该也是刷新了行业的记录。我们有一个最新的交付目标,即希望在六月实现单月交付超过一万台。目前来看我们还是有信心的。

订单方面。小米汽车现在有标准版、Pro版、Max版。让我们很惊喜的是,小米汽车订单里Max版的占比最高,超过40%。具体而言,大家可以以理解为标准版30%,Pro版30%,Max版40%。但其实Max版超过40%。我认为我们的订单结构也非常好。另外,用户最喜欢的颜色是雅灰、霞光紫、海湾蓝和橄榄绿。霞光紫订单有百分之二十几的占比,这也是出乎我们的意料。

从用户的画像来看。这次很明显,无论是老人还是小孩,大家都知道小米SU7,可以说我们的破圈效应还是非常强的。苹果用户方面,我们发现苹果的用户占比超过50%;购买用户中女性数量接近30%,还有一部分是老公给老婆买的,所以我们认为女性车主的占比初估计大约在40%至50%;BBA用户占比超过了29%。因此,总的来说,我认为小米汽车用户来源是很多元化的,我们的高价值用户比例还是非常高的。

杂志记者:小米汽车的产能提升目前情况如何?全年交付目标10万台是否能超预期达成?是否有新车型的推出时间和计划?

卢伟冰:刚才我也提到,目前我们在产能爬坡,一方面我们要在六月份把“双班”开起来,现在还是“单班”。“双班”开起来以后,我相信会对小米汽车的整体交付带来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我们也开了几轮供应商会议,我们希望我们的核心供应商,能支持小米汽车整个产能爬坡的交付。目前来看我觉得都还不错。

我们也提出全年的交付目标是10万台,这个目标我们是确保的。对于消费者来说,其实现在从交付时机的角度来看,他们的交付时间基本上都比之前锁单时APP显示的时间提前了。

我们最近也提出了一个新目标,就是能不能挑战全年交付12万台。这是我们的新挑战目标。我认为有挑战、有压力,但是管理层还是应该去挑战一下这个目标。因此,我认为10万台是我们必须要保底交出去的,12万台是我们要去挑战的。

您还问到关于新车型的问题。首先,我们的确也有其他车型的开发,但现在整个公司的精力全部都在小米SU7的交付上。当然,对于新车型我们内部有比较严格的保密制度,所以今天也还没到对新车型做披露的时间。希望大家能够理解。

北京日报记者:我的问题有关汽车智驾。想请问管理层,小米的智能驾驶技术路线采用的是怎样的策略?现在的团队规模达到了多少?小米的智能驾驶现在进入到怎样的阶段?

卢伟冰:大家非常关心我们的智驾。我在这里花点时间给大家介绍一下小米的智能驾驶情况。

我们三年前决定做汽车的时候,就判断智能化一定是未来的战略制高点。这是我们那时候就非常确定的一点。所以,我们就组建了两个团队,一个是智能驾驶团队,一个是座舱团队。小米智能驾驶团队的领军人物是叶航军博士。他当时就是小米技术委员会的主席,当时小米的技术委员会主要就是在做AI。我印象里叶航军博士还曾经做过我们AI实验室的主任。他就是AI专家,同时也是清华大学的本硕博。我们就从这个团队里抽出了一帮精干的人,组成了小米现在的智能驾驶团队。所以大家可以看到,目前属于智能驾驶部门的差不多有1000人,不含集团的技术委,集团技术委还有一批人在支持他们。我们的目标是在今年年底达到1500人,在明年达到2000人。这是小米在智驾人员方面的投入。

这么多的投入最主要的目的在于我们要完成端到端的全程自研。小米做手机做了这么多年,我们非常清楚,如果想要未来智驾做得好,一定要做到软硬件的深度融合。第三方的方案可以买,但是第三方的方案与自研的端到端方案在体验上很难比拼,尤其是在一些小概率事件上,这点我们非常清楚。其实智驾最后拼的就是那0.1%、0.01%甚至0.001%的一些小概率事件。因此,只有自研才能覆盖更多的小概率事件。这是我们做自研时的基本出发点。

所以,在过去的三年里,大家可以看到我们交了几份作业。第一个作业就是我们的高速NOA(导航辅助驾驶)。小米的高速NOA大家开下来之后,我相信绝对是中国最优的水平。上周六,我和雷总(雷军)开车从上海到杭州进行了全程直播。前一个小时是城区NOA,后两个小时是高速NOA。后两个小时的高速NOA是零监管,大概中间有一到两次的干预,我有些记不清了。应该是两次干预,包括变道超车,但在其他区域是零监管的。

第二个作业就是我们的智能泊车。小米的智能泊车现在绝对是天花板,不是说第一流的问题,是第一名。我们的智能泊车基本上一把、两把就可以倒得进去,这方面我们做得特别好。

还有就是我们的城区NOA。我们也宣布了,这个月,也就是五月份我们会在八城开城,八月会在全国开。的确,城区NOA的难度比高速路要高很多。但大家可以看到,城区NOA特别依赖你的车在多少个城市跑的路线和跑的遍数。大家可以发现,我们在这方面的速度已经非常快了。上次,我们从上海到杭州城区接近一个小时的城区NOA路程中,我大约进行了一次接管和两次干预。因为我也看了很多友商竞品车的城区NOA,也做了一些对比。我相信小米目前绝对进入了第一梯队

整体来说,小米在智驾方面的投入非常坚决。我们第一期的投入差不多是在47亿,今年的投入预算差不多在15亿。目前来看,我们还有加大预算的趋势。因此,我们还是坚定认为,首先,智驾在未来一定是决战的制高点;第二,小米在智驾方面一定有非常大的优势,我们自己认为智驾最后决胜的根本就在于你是不是做全栈自研

界面新闻记者:我的问题是,现在无论是端侧大模型还是AI这些话题都很热。我看到小米财报里也提到了小米对大模型智能化布局的一些动作。我想请问的是,小米目前在整个AI领域的整体布局和规划是怎样的?有没有什么新的进展可以分享?以及在小米看来,AI是不是真的可以促进硬件升级,并且带动整个手机大盘的增长?

卢伟冰:AI也是我们每个季度交流的必聊话题。从去年大模型出来之后,我们每个季度都在做。

我记得去年我们曾经非常明确地提到:第一,小米不会做通用大模型。到目前为止,这个策略没有任何变化;第二,我们要积极发展端侧大模型。我想大家也看到小米在端侧大模型方面的投入比较多;第三,我们会积极地拥抱AI的应用,与通用大模型去合作。这方面我们目前做得还是不错。

以上是去年我们定下来的一些基本策略,到今天也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但是,我认为AI的应用还是非常多,例如在单品体验上的优化,无论是AI、智驾还是座舱里的小爱同学,最近可能会发现小爱同学比以前更智能化,聪明了非常非常多,这是因为它背后介入了一些大模型。

还有就是全场景的体验。我再以小爱同学为例。其实大家可以发现小米既有车机,也有手机,还有家里的音箱以及一些其他的设备。我们如何保证这些小爱同学在不同算力设备之间体验的一致性?其实这页对我们提出了非常高的挑战,我们需要解决这些问题。再比如在HyperOS中,我们称之为HyperMind,即主动智能,怎么推动它能再向前“走一步”?这些都依赖于AI。此外,在企业内部效率方面我们也做了非常多,比如小米之家新零售的配货、对店员智能化产品的推荐和培训,以及小米内部的降本增效等等,其实我们都在用(AI)。

总而言之,AI在小米的应用还是非常多。

特别声明:文章所述,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为个人经历体悟。$小米集团-W(01810)$

全部讨论

05-25 17:16

看了信心满满,奈何还是跌!

05-25 20:04

(小米高端机)在日本我印象里要卖到接近9000块人民币左右,但产品接受度非常好。
……中国终于有了这样的公司,小米优秀!

卧槽写这么多根本看不完啊

05-25 23:18

小米历来不重视股票投资者

05-25 21:23

非常全面的记录了

05-25 20:05

优秀的小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