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下不下蛋的问题

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2

首先要明白一个道理,股市是借鸡下蛋的地方,最最重要的问题是鸡下不下蛋。至于买什么样的鸡进入养鸡场,不下蛋的鸡要不要杀吃了,这是鸡进出的重要规则问题。最后才是鸡的转让问题,其实这个根本算不上是啥重要问题,不能本末倒置。原则上鸡的转让问题应该市场化,不需要过多干涉,至于捣乱市场秩序的极端偷鸡分子应该严惩不贷,这也是维护市场正常交易秩序的必备规则。

先讨论鸡下不下蛋的问题,也就是股市是不是零和游戏的问题?

其实问题很简单,如果鸡不下蛋我养你干啥呀?难道我的脑子有问题还是我的钱太多了花不完?股市如果是零和游戏那不就成了名符其实的赌场了吗?难道就是为了让赌徒们赌来赌去浪费感情才建立的股市吗?因此股市不管从逻辑上讲还是建立初衷上讲,都不应该是零和游戏。股票就是出资入股的凭证,大家合伙养鸡,鸡是要下蛋的,企业是要为股东提供现金流为社会创造财富增量的,这是建立股票市场最重要的目的和逻辑。否则的话养这么多鸡干什么用呢?还不如都杀吃了,把养鸡场关了,还能节约点粮食。

为什么我们头脑中会有股市是零和游戏这个不正常的概念呢?总结一下可能有这么几种原因:第一准入程序出了问题,进入鸡场的大多都是不下蛋的鸡,或者培育的都是吃的多产蛋少的鸡,浪费了大量买鸡的钱并损失了大量的粮食却不能很好的产蛋。第二是淘汰机制出了问题,不下蛋的鸡长期充斥市场,只吃粮食不下蛋,没人去淘汰它们,造成劣币驱逐良币效应,下蛋的鸡越来越少。第三投机盛行,换手太快,摩擦成本太大。尤其是号称选鸡专业户的投资机构道德缺失,黑幕交易等违法行为得不到有效监管。鸡下的那点蛋根本不足以泥补这些损失,整个市场创造的财富不多成本却很高,投资买鸡的人不能从鸡蛋中获得足够的回报,只能期望在不停的转让鸡的过程中取得一点投机回报,往往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因此长期下来就有了零和交易的概念。

这对于投资者来说难道不是最悲哀的事情吗?从一开始进入这个游戏时就大概率输掉了,因为买的鸡都是病鸡、公鸡、产蛋率很少的鸡。投入产出比很低,这买卖注定是要赔钱的。

有人会说我不在乎鸡能下多少蛋,不管鸡下蛋是多是少,市场都要遵循7赔2平1赚的规律的,赚钱的总是少数人。先不说这个理论是否符合客观事实,就算这个理论是正确的也是针对赚差价的交易过程而言的,不是对整个市场而言的。假设市场的平均市盈率是10倍,也就是说10年下来就可以回本,那么每年的年化收益率可以达到7.2%,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增量,怎么能说是零和游戏呢?有人会说这是做梦吧 ,市场的平均市盈率是20几倍甚至是几十倍,算下来年化能有4%的收益率都烧高香了,基本上比银行利息多不了多少,最后再去除摩擦成本,基本上就是零和游戏了,再考虑通货膨胀就是负和游戏,大多数人都是来赔钱的。

如果真是这种情况又能怪谁呢?市场定价这么贵我为什么要买呢?新股发行几十倍市盈率我为什么还要申购呢?没有人拿枪逼你啊!难道我们来这市场的目的就是为了成为接盘侠和韭菜吗?

长期来看,市场一定是理智的,回报率也会遵循均值回归理论,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一个长期收益率为零的市场一定会崩溃的,这是早晚的事。“雪崩来临之际,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种瓜得瓜一切都是因果关系。所以没有投资价值的市场注定要向有投资价值的市场回归,这就是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A股港股化甚至比港股还港股化也许不是危言耸听。

有人还会说,我只是一个小散,既决定不了什么也改变不了什么,也不想费那个脑子理解那么多自己不能左右的东西,我只想赚个差价,赚只烧鸡的钱就满足了。但是别忘了股市是一个可以快速把认知变现为财富的地方,有了正确的认知才具备了变现的前提。如果缺乏认知连这个前提都不具备,还能指望成为长期的赢家吗?最终成为韭菜难道不是名至实归吗?股市短期来看是个投票机,长期来看是个称重机。我们可以赚短期投票的钱,也可以赚长期称重的钱,这并不矛盾。但是我们讨论的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市场底层逻辑问题,即财富的增量问题,而不仅仅是掏谁腰包的财富转移问题。不断创造财富,让社会整体财富总量增加,而不仅仅是存量博弈零和游戏,这一点应该是股市健康与否的关键问题。

为什么要投资股市,因为长期来看股票市场的收益率应该是能够战胜通货膨胀的,是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的有效途径。这建立在两点认知之上:1)长期来看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总财富是增长的。2)通货膨胀是长期普遍存在的,并且是惊人的,好的资产天然具有抵御通货膨胀的能力。有了这两点共识,我们可以对股市投资产生信心。但是这个共识必须建立在股票市场具有健全的制度这个基石之上。否则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首先上市公司应是社会优质资产的代表,要能不断产生财富。其次股市制度设计上要具有优胜劣汰的功能,能保持股市的生机盎然生生不息,而不会变成老气横秋腐朽败落。通俗一点讲就是股市这里养的鸡要下蛋,不下蛋就淘汰杀吃了。所以制度建设就很明了很简单了:第一要有真正的注册制,要把配置资源权和选拔权真正交给市场,要成为良种培育基地,而不是成为寻租欺诈的游乐场,也就是要把好入口关。第二要严刑峻法优胜劣汰,达到良币驱逐劣币而不是劣币驱逐良币的结果,即把好出口关。一进一出,真正做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让股市长清和常青。

“南橘北枳”说的就是大A股吗?请不要在T加0还是T加1这些细枝末节上下功夫了,要在关系到股市生死攸关的根本问题上下决心。请不要在干涉市场走势上下功夫了,要在维护市场公平公正上下决心。请不要在如何圈钱上下功夫了,要在真正回报投资者上下决心。市场可以让你来融资,但是在没有把融资挣回来之前决不能套现;市场可以让你来融资,但是只要发现你造假就让你赔的倾家荡产加坐牢。否则没有规矩没有投资价值的市场早晚会崩溃的,市场内因一定会起主要的决定性的作用。没有人会一直傻下去的,一时胜负在于力,千古胜负在于理,没理的东西不会长期存在下去的。

再扯扯当前的股市,刚从ICU出来就来了个百米冲刺。我不关心它还能跑多快跑多远,我只关心它还会不会再回到ICU,到时候还有没有啥药可救它?阿弥陀佛,连拉8根阳线,让好多想跳楼想剁指头的都放过了自己,功德无量。但请那些刚被拉上岸的人悠着点,因为不是每次打捞队都在你身边,最可靠的救世主还是自己。

什么是牛市结束?就是涨不动了,不能再创新高了,向下掉头了。什么是熊市结束?就是跌不动了,不能再创新低了,向上掉头了。现在熊市结束了吗?不知道,这不是预测和算命。事实上是刚刚不久创下2635的低点,转没转折还要看它是不是牢不可破,谁都说了不算,只有市场自己说了算。牛市要观察牛的力量有多大,熊市要观察熊的力量有多大。

股市在3000点左右盘桓了很多年,你要怀疑它会最终做出明智的选择吗?我从不怀疑市场的选择,因为它比所有参与其中的总和还要聪明,否则它就被打败了,就不存在了。市场要活命要继续生存下去,就要给予伤害它的人一重重的打击,“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

市场走到今天和以前不一样了吗?还是那人性,还是那博弈,本质没有啥不一样的。但是时势常新,市场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增量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简单粗暴的老韭菜和镰刀一起收割新韭菜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因为新韭菜没有了。接下来就是镰刀和老韭菜之间,镰刀和镰刀之间的较量了。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既然增量没有了,让鸡下蛋提供增量,应该会是痛定思痛后最终的选择,市场最终会在曲曲折折中走向它应该走的路,市场的进步大多是逼出来的。

在股票市场生存下来很不容易。买个真正下蛋的鸡很难,等待买个便宜的下蛋的鸡很难,能静下心减少摩擦成本很难。相反买个不下蛋的鸡很容易,付出了过高的成本买了个不值钱的鸡很容易,静不下心付出太多的摩擦成本很容易。总结一下就是“三难三易”,一句话就是赚钱很难而赔钱很容易。

市场收益分增量部分和存量博弈部分,这篇讲的是增量部分。谁能否定价值投资的逻辑呢?买个下蛋的鸡抱紧它让它下蛋,我不去掏别人的腰包,我不是存量博弈,我只是收收鸡蛋而已,我追求的是增量,多么好的理论!可惜真正做到价值投资的有几个人呢?大多不是选错鸡就是过高的价格买到所谓的“金鸡”,到头来还是成为了韭菜。因为那些聪明的投资者口头上说是为了收鸡蛋,最终还是通过讲故事把鸡卖了个高价而已,而那些假投资者信徒们成为了接盘侠。

真正希望市场总体是只下蛋的鸡,这对于整个市场整个社会来说非常重要,起码这个水池不会干枯了。但是我不把自己定义为投资者,我只是一个交易者,游戏的参与者,我相信人性相信规律而不相信故事。我希望能和市场的步伐保持一直,赚企业收益的部分+市场情绪的部分+通货膨胀的部分。

真正的投资者很少,伪投资者多;真正的投机者很少,赌博者多。其实投资和投机是异曲同工殊途同归的,结果都是要赚钱的。只是一个重视价值一个重视时机,其实价值和时机只是说法不同而已,本质相同。如果真要分个高低,投机对时机的把握要求更高,它本身就包含了投资的因素,而投资却不能包含投机。因为投机包括了当下和未来发展,而投资只是对未来的憧憬。就拿目前的市场来说,投机者认为时机还没有真正到来,而投资者说市场已经很有价值了,结果如何等待市场的答案。

还会不会有大牛市?不知道。如果有的话,一定是制度加上出清加上国运加上经济周期的叠加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