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采对迈瑞的影响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2回复:0喜欢:8

最近有朋友问我对迈瑞医疗的看法,为什么模拟盘把迈瑞医疗清了?不看好吗?

1:长期看好迈瑞医疗

2:前期涨幅过高,投资者风险偏好降低;

3:低价中标的集采政策会影响其估值预期;

A:试剂部份在国内至少有几百家企业可以生产,公司体外诊断产品20年营收为66.46亿,毛利为59.73.目前一直被视为封闭系统的化学发光也撕开缺口,安徽化学发光集采处于口头约谈阶段,采用方式可能是阳光挂网和备案采购方式相结合,对23项化学发光检测的进院价格再压低,降价幅度比正规集采相对温和,进口厂商受冲击会最明显。

B:深圳市对市属公立医院医疗设备实施批量采购,共有八类医疗设备。目的主要有:降低医疗设备的采购支出,但不鼓励低价竞争;提升优质国产医疫设备的市场份额,净化医疗设备的采购环节。深圳市从2018年开始中批量采购,包括监护仪,超声,19年新增呼吸机与DR这二类,21年新增麻醉和腔镜这二类。

4:公司海外业务收入比重47.16%,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上半年,人民币对美元平均汇率中间价为6.4718,比上年同期的7.0319同比升值了8.65%。从康龙化成凯莱英公布的半年报看,迈瑞医疗海外业务受汇率影响是大概率事件。

但投资者更应该象冠军一样投资超级明星企业,在重要的事件上不要太注重小节,迈瑞医疗的未来依然美好。理由如下:

1)2020年全国公共卫生支出达72306.4亿元,未来5年中国GDP年均增长6.5个百分点,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015986亿元.占GDP7.116个百分点。2025年全国预计公共卫生支出在9.9万以亿以上。

2)以美国为例,2020年公共卫生支出占国民经济百分之十八,达3.2万亿美元。假设中国5年后公共卫生支出占国民经济总量达9个百分点,则2025年公共卫生支出则达12.5万亿人民币;

3)从医疗器械与药品市场规模之间的比例看,全球医药和医疗器械的消费比例约为1:1,我国2020年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为7341亿,医药市场总规模为 2万 亿元,医药和医疗器械消费比为 1:0.37,从消费比优化的角度来看,我国医疗器械市场未来提升空间广阔

4)国内百姓小病喜欢去大医院的重要原因是对小医院医生水平与医疗设备落后的提供担忧造成的,总体上来讲,国内基层医疗资源落后的短板还没开始补;

5)每建一所现代化三甲医院预算在15亿人民币以上,每个科室的空间非常有限,对于迈瑞这类医疗器械,生命信息与支持以及体外诊断产品一体化企业的竞争力是非常强的,至少从科室空间利用以及病人诊断效率上是有优势的。所以试剂的集采对于平台型的迈瑞医疗来讲不会那么可怕;

6)医疗设备的集采难以象药一样执行,器械规格参数众多,难以进行“一致性”评价。质量分级只能通过临床数据、医生评价以及产品材料进行质量区分;

7)大数据显示,一流跨国企业的业务构成一般海外收入占比达七成,相信迈瑞也会朝这个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