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2023年8月中旬后经济形势瞻望一

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后疫情时代2023年上半年却给了很多人一个梦的破碎,让很多人大失所望本以为的疫情结束后经济会有所回暖,可现在,摆在眼前的是房地产,外贸,消费等一众数据给大家当头一棒。
2020至今这几年发生了大大小小的事。新冠疫情,俄乌事件,等一些列的天灾人祸。时间回到2019年疫情之前。其实在2019年的时候大家就已经觉得生意有些难做,很多人后期把这些问题都强塞给了“新冠”而导致的,觉得疫情之后市场会迅速的恢复,而在2017年之后中国的工业化程度基本就完成工业化程度也逐步面临“中等收入陷阱”。大家可以思考一下90年代的日本和70年代的美国经济是如何从“L”型走出来的。日本是通过政府承接消费(发债)而美国是通过投资与科技。
“中等收入陷阱”影响最深的是中产阶级,原本年收入几十万的家庭面对主要收入来源的减少或者是中断特别是背负着大额房贷或商业贷几百上千万的中产家庭便会立刻返贫,在上世纪美国和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时,中产阶级面临的问题能否在中国重演。房地产和股市破灭的时候,原本账面的财富,变成的实质负债。原本的负债继续还在,与信用挂钩的固定资产在不停的缩水,家庭的生活开支生活习惯(房租,教育,医疗,食品,车)很难自上而下的快速下滑。社会将出现大面积的债务违约,信用违约。
中产阶级面临的核心焦虑问题;自身收入与财富水平缩水的焦虑和孩子输在起跑线的焦虑。对应的可以理解为工作与工资,房子与股市的问题 既然知道这些问题那么我们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该如何应对。日本管理学家大前研一的建议;中产阶级要放下各种所谓的理所当然,理性消费。要降低对子女的教育和自己养老的预期放过自己才能保证不会潦倒一生。我觉得这种建议是对的但还是相对保守了些。我认为节俭消费是好事降低预期也是好事。但人没了梦想这不和咸鱼有什么区别。大家都节俭了都降低消费了那市场经济不将会进入停滞不前了嘛。社会还如何进步。经济还如何发展。
好回到咱们今天的会场的。如何扩大内需,增强内循环。
我给的答案是稳定楼市但不求增长,出台一系列经济刺激与完善资本市场建设。杜绝“赌徒”与投机者。强调股市不是赌场,健全市场的投融资通道与退市制度及资本市场法律法规。加强科技投入产出,利用可行的方法刺激老百姓消费。
虽然是这寥寥几句但实施起来还是需要大费周章的,在这里我们不讨论政治性问题仅浅谈一下市场经济。
经济是需要恢复的,老百姓们口袋是需要鼓起来的这样咱们的腰杆才回挺起来。目前面对着大面积的房地产商的高负债及高违约率可以通过大型企业或国资委城投来进行重组整合。利用政府的背书来融资减缓当前房地产债务问题。同时也为后期发展中便于统一管理。虽然这种做法有点“野蛮人”但能够解决实际问题。说到这可能会有很多的质疑声,你让政府城投来接盘,那政府和城投的盘又谁来接。现在的部分地区甚至连公务员的工资都发不了,还来接你这烂摊子。当然我不是政府领导,也做不了主仅仅是个人的一家之谈。那么政府的盘谁来接? 我觉得当前最需要做的是稳定外汇政策,稳定汇率,增强主权信用。可以利用全球市场来解决当前国内的政府债务问题。可以向发达国家增发国债。加强与东亚国家建设。来解决国内的债务问题。
8月3日经济日报发表的《促销费,资本市场大有可为》文中表示有钱才能消费,才敢消费,是颠扑不破的道理。我国拥有2亿多股民。7亿多基民。资本市场的“潜在购买力”不可小觑,让居民通过股票。基金等渠道也能赚到钱,从而化消费意愿为消费能力,资本市场活了,企业经营好了,投资收入增长了,消费者自然更有底气。这句话看似话糙理不糙,但谁来为最后买单呢?我似乎看到了某种局。2008和2015的故事还历历在目。我们为什么不能学习国外的一些优秀的市场呢。按照这种说法那么谁是最后一个接盘侠?是你,是我还是哪哪哪?最终还是我们老百姓为了这个市场而买单,最后又是无数个家庭的支离破碎。
谈到股票市场我突然想起古人在没有金钱的时代利用以物换物的方式进行交易,当然我这里说的不是反古。只是说他们在当时的时代中的思想是供需问题,这个东西我手上多你需要,而我需要你手上的东西,这样我们在一起相互谈好,相互交换最终完成了交易。而现在的货币与股票我们也可以理解成为我拿钱来换取股票。那么为什么我要换股票?在这里我们先谈一下我是如何看待股市的。前面说了杜绝“赌徒”与投机者,股票市场我认为不能够将于赌场画上等号。股票市场是给企业提供融资便利的一个市场。而不是你觉得前一秒我买了,后一秒我便赚了或赔了的一个市场。股市是企业需要资金在这个平台上愿意转让自己企业的一部分股份给平台(投资者)换取一部分资金给企业纾困或发展的一个市场。说一家企业你都不看好它的未来,你还会愿意把钱给他来当它的股东吗?我们投资股票是投的这家公司的未来。用当前的资金来换取未来的价值。而不是说来给谁谁谁来接盘的。来做接盘侠的。
今晚有点晚了先写这么多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