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段建军:以四个“第一”与战略定力,稳健迈进「战国时代」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2024年,高质量发展的底层逻辑与战略定力

撰文|大野

编辑|路由社

题记: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风高浪急,更见砥柱中流”。

“造车是一场马拉松”。

在极度内卷的中国车市,这一说法在车企高层中间十分流行,或者说,也是一种普遍共识。

事实上,汽车行业经历一百多年的发展、进步,尤其是智能电动汽车时代面临的行业转型,作为智能移动终端的汽车的快速迭代与更新,让汽车行业本身更像是一场考验体力、定力与耐力的长跑。

身处这样的语境,一位在汽车行业马拉松的赛道上跑得最长、最远的“运动员”,长跑经验最丰富的“冠军选手”,对于眼前的处境有怎样的看法?关于未来的方向又有怎样的想法?

1月22日,“2024梅赛德斯-奔驰新春茶叙”活动现场,奔驰官方分享了刚刚过去的这一年,在华业务的具体表现与进展,同时,也展望2024年,在中国市场继续推动业务发展的一些思考与计划。

现场一个小时的沟通环节,“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信念与热爱”等,成为贯穿整场沟通会的高频关键词。用长期主义的思维和行动,穿越足够漫长的商业周期,则是奔驰高管团队发言中传递的核心思想。

活动结束之后,路由社Roadbook还在现场采访了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段建军先生,与这位老朋友聊了聊在崭新的经济形势、市场环境与竞争态势下,奔驰进一步在华实现高质量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新挑战、新思考与新对策。

四个“第一”与底层逻辑

官方数据显示,2023年,尽管受到第四季度暂时零配件短缺等挑战,奔驰仍然在中国市场交付了约76.5万辆新车,交付规模与上一年基本持平。

其中,围绕“豪华定位”和“全面电动”两大战略方向,在高端豪华矩阵、新能源产品矩阵和核心豪华矩阵这三个核心业务单元,均获得了长足发展,并进一步优化了业务结构。

在采访一开始,段建军就用四个“第一”的表现,有力印证了2023年奔驰的高质量发展名副其实。

“2023年,我们在四个细分市场是第一:100万、150万以上高端豪华汽车市场是第一,燃油车和插电混合动力车型在20大豪华品牌中名列第一。”

数据给出了有力的佐证。在高端豪华矩阵,迈巴赫和G级越野车分别实现了21%、22%的同比增长。

对于这块业务表现最抢眼的产品矩阵,段建军谈及2024年下一步的产品计划与更长周期的工作时,早已胸有成竹:

“我们将继续做好三件事来巩固在这一细分市场的优势:第一,不断拓展高端豪华产品矩阵;第二,继续提供多元驱动方式;第三,提升智能体验。年内,我们将带来全新纯电G级越野车、全新迈巴赫EQS纯电SUV等车型。

我们相信,奔驰138年来积蓄的深厚品牌价值,建立的豪华品牌认知,积累的服务豪华客户的经验,将在2024年乃至更长的时间里,助力我们在高端豪华细分市场取得持续的增长。”

除了核心豪华矩阵的主力燃油车这一广为人知的传统优势之外,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在插电混动PHEV车型方面,2023年,奔驰同样以领先优势领跑前20大豪华品牌插电混动市场,再次位列豪华品牌阵营“第一”。

段建军在接受采访时提到,受益于政策之下更广泛的商业机会,奔驰提供覆盖多种驱动形式、不同细分市场的新能源产品矩阵,为中国客户提供丰富的选择。

2024年,奔驰也将进一步推进全产品序列的新能源化,除了高端豪华产品矩阵加速电动化进程外,在核心豪华产品矩阵,也将推出全新长轴距GLC SUV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全新长轴距E级车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

关于2024年业务发展方向的思考与方向,段建军用一句话给出了高度的概括:“延续高质量发展,遵循’奔驰之所以为奔驰’的底层逻辑,围绕着产品为王、服务至上、伙伴协同和商责并举这四个方面,将‘奔驰标准’进行到底。”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具体而言,就是抓好以下四项工作更好的落地和落实:

其一,产品为王,立足客户所需,以“奔驰标准”打造标杆性的豪华汽车产品;

其二,服务至上,给客户“随时随地,放心奔驰”的底气;

其三,伙伴协同,紧密携手经销商伙伴实现高质量发展;

其四,商责并举,在业务运营和企业社会责任方面将可持续发展做到极致。

尤其是第四个维度,也是在日益激烈的竞争和惨烈的价格战之下,经常容易被人忽略的,或被其他品牌忽视的“商责并举”,段建军以奔驰在华持续17年的公益实践举例道:

“奔驰今年在华公益实践已经进入第17年,累积公益投入达到3.6亿元,也是唯一一家同时与故宫博物院、敦煌研究院开展长期公益合作关系的国际汽车品牌。这样长期持续的公益投入,需要豪情,更需要底气,同时,更是我们与社会共同可持续发展的底层价值观驱动的成果。”

“战国时代”与战略定力

除了坚持底层逻辑,做足自身的功课,关于2024年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段建军依旧谨慎乐观。

“机遇与挑战并存。经济是长期向好的,但处在波浪式发展的复苏格局中。纵观国内各行各业以及全球汽车产业发展,中国汽车市场保持着增长。随着智能化技术的迭代和落地准备,汽车市场后续发展会有更多的想象空间。

但中国车市正在进入存量竞争阶段,依然有更多不同背景的新玩家入场,也有新的驱动方式、新的智能表达,这些都将加剧市场竞争,带来更深层次的结构变革。”

同时,对于国内车市2023年不断蔓延的价格战与持续扩大的影响,以及,由此带来市场竞争的升级和转型提速,他也有着充分的心理预期与预判。

“从市场竞争态势来看,我认为汽车市场已经进入了‘卷2.0’时代。伴随着以新势力竞争逐位为代表的淘汰赛的陆续开启,整个市场可以说是从‘春秋时期’过渡到了‘战国时期’,并开始出现合纵连横的态势。比如,我们也在前不久宣布了与宝马合作在中国建设超级充电网络。”

那么,面对行业与市场这种更深层次的结构变革,下一步,奔驰会选择怎么办?又会以怎样的姿态迈入这个“战国时代”?

“激烈竞争态势下,可能出现不理性的声音、过度的宣传手段,但只有沉下心踏踏实实做事,理性、有序的竞争,才能为客户带来长期价值,助力行业正向发展。”段建军告诉路由社Roadbook。

首先,拿中国汽车市场竞争最激烈的业务板块——电动车市场为例,通过一体两面,他具体分析了奔驰的长足进步与仍待拓展的空间。

在进展方面,段建军表示,“得益于经销商伙伴的精诚协作,我们的新能源汽车矩阵交付蓬勃攀升,纯电车型年度交付超翻番,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再次以领先优势领跑豪华汽车市场。客户对于我们的电动产品也给予了认可,尤其是在真实续航、豪华驾控等方面。”

至于下一步的发展空间和具体举措,他则谈到,“面对竞争,我们要做的是在硝烟最浓烈的阵地呼唤炮火,我们没有退路,唯有继续前进。但同时,我们不会一味追求短期数字,而是更看重聚焦品牌和产品的长期价值,以更加均衡的业务节奏和结构,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寻求业务稳健发展。”

其次,以“智能化”为例,奔驰也在快速迎头赶上这一主流消费趋势。

“我们正在借助本土的研发优势,加快推进‘更懂中国’的豪华智能进阶。未来,我们也将进一步拥抱市场变化,探索客户实际需求,推进全系产品的‘科技进阶’,为中国客户带来更多安全、可靠、智能的豪华产品体验。”

据介绍,目前,奔驰跨京沪两地的中国研发中心规模逐步扩大,在华研发团队已经增加至2000人,是2020年的两倍,并且还在持续扩招。

此外,去年6月,梅赛德斯-奔驰(上海)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专注于智能互联和自动驾驶研发。今年上海研发中心全新大楼将正式启用,借力长三角科技产业集群优势,进一步提速智联、智驾等数字化领域的研发。

去年12月底刚刚上市的全新长轴距E级车,就是这方面一则最佳的落地案例。

智驾方面,它搭载的L2+驾驶辅助系统,是中国研发团队将奔驰的制造研发经验与中国本土使用场景相结合,专门研发的奔驰首款L2+系统,也是奔驰“人机共驾”安全理念和调教功力的标杆之作。

智舱方面,它不仅是奔驰首款搭载高通骁龙8295智能座舱芯片的行政座驾,也是主流豪华汽车产品中的首款应用车型,从2024年开始,高通骁龙8295座舱芯片也将应用于更多奔驰新车型之上。

最后,他还再次提及在开场发言中的“战略定力”,这个让业务继续保持高质量发展的“锚”。

“无论在哪个行业,都要回归商业本质。健康的业务模式都是要可持续、可盈利的。只有业务本身能取得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企业才能更好地为客户、为社会创造长期价值。

面对市场竞争,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尊重商业规律和尊重竞争伙伴同时,做正确的事,坚持做正确的事,坚持做正确而且可能困难的事。”

写在最后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风高浪急,更见砥柱中流”。

还有3天,诞生于1886年1月29日的梅赛德斯-奔驰,即将迎来自己138岁的生日。这也意味着,这位“汽车发明者”也足足见证了138年汽车工业史上所有的兴衰成败、起落沉浮。

无论是过去138年里,汽车史上曾经上演的波澜壮阔,还是如今“百年未有之变局”之下,汽车从工业制造向智能智造的转型,也包括产品定义、功能价值、用户需求、市场竞争等的微观变化,汽车行业从未像今天这样考验着入局者的魄力、定力和耐力。

“纵然时代流转,我们不会放弃造车的初心,更不会放弃对奔驰标准的坚守;纵然技术变革,我们不会放弃对科技创新的承诺,更不会放弃超越自我的雄心;纵然沧海横流,我们不会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更不会因为一朝一夕,一城一池的得失,而放弃我们对行业的敬畏和对同行的尊重”。

网页链接

当天,段建军在致辞尾声的这段动情的发言,不仅是对伟人智慧恰当的呼应,也让我们从中读出了一位138岁的汽车行业马拉松的长跑运动员,作为领跑员的责任与担当,作为发明者的谦逊与坦荡,还有与时俱进的青春与活力。

-F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