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IPO大扩容背景下该注意什么?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不知不觉中,2020年A股已经交易了半个月,尽管指数整体上表现还算平稳,但是限售股解禁、IPO扩容的情况始终还是存在的。

Wind数据显示,今年全年限售股解禁规模高达3.3万亿元,仅一月份解禁市值就高达7000多亿元,为各个月份中最高的。

IPO大扩容、限售股解禁、上市公司股东大手笔减持,是上市公司常见的“三部曲”。

在新股常态化发行的背景下,可以预见的是,上市公司股东减持的节奏会越来越快。

需要提醒投资者的是,今年3月1日新修订的证券法要上路了,但是信息披露违规的成本还是远远小于信息披露造假的收益。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方说,某个上市公司蹭了个热点,股票市场大幅攀升好几十亿,然后上市公司股东随手减持好几亿元的市值,然后最多交个一千万的罚款,即便罚款金额比以前高了,但获利规模远远超过罚款金额。

市场全面推进注册制的背景下,IPO常态化发行早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这样一来,一边上市的企业越来越多,导致限售股解禁的市值也越来越大;另外一边,退市的节奏远远赶不上上市的节奏,市场的规模虽然越来越大,但整体的活跃度大概率是会不断下滑的。

A股市场垃圾股越来越多,交易金额越来越小的情况,也会随着IPO的大扩容而逐步出现。

很多人喜欢问,为什么A股市场上市公司退市那么难?

其实,道理并不复杂。主要还是很多上市公司关系到地方的利益,比如说税收、就业等政绩考核指标等。最明显的就是康美药业,一个上市公司出问题,直接影响到当地的税收和就业,这样的公司,基本上是不可能退市的,也就是所谓的“大而不倒”。

相对来说,二级市场投资者的利益保护向来都是比较差的,离所谓的“公平、工作、公开”和“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目标相差甚远。

说得不好听的,像《证券投资分析》考试教材里,明明就是写着“资本市场是实体经济风险转移的场所”,言下之意,所有的二级市场参与者,从一开始就是“接盘侠”,就是“韭菜”。

尽管A股市场有1.5亿股民,但从投资者的结构来看,市场90%以上的投资者股票市值都在10万元以下,参与科创板,也就是有50万市值的投资者,大概人数也只有300万人。

股市对于二级市场投资者最有利的保护措施,除了加大处罚力度外,更应该加大股民因为虚假陈述导致股票亏损后的追偿机制。比如说,强化“集体诉讼”教育,建立简单有效的法律求偿机制,让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能够高效、快捷地获得赔偿。

说实在的,如果按照安然那种处罚力度,把上市公司造假的人罚得倾家荡产、牢底坐穿,估计上市公司也不敢那么肆无忌惮造假了。

总体上来说,IPO扩容之后,随着新股破发速度越来越快,中签收益越来越低,投资者最好还是少参与一些大盘股的申购,毕竟,无论是京沪高铁邮储银行还是浙商银行,这些股票的新股收益大幅下滑,已经是非常明显的现象了,后续上市的银行股只会多不会少,投资者需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