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城,现在该加仓还是清仓?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回复:19喜欢:10

前不久清仓了华侨城股票,可以说是完美错过了这波反弹,一年多的忙碌,从4块多入,2块多出,还好没亏钱,小赚了几千块,不亏钱主要得益于期间N次的高抛低吸,太累,不玩了。
这次房地产股票从低点反弹幅度不算小了,万科上月最低6.45,昨天收盘9块,涨幅接近40%,当然万科比较特殊。房地产这是要反转了吗?我看未必,就算这次政策能顺利执行到位,房地产库存下降,企业负债率会下降,但不拿地接下来房地产靠什么?而且房子让政府接盘,价格应该不会很高吧?所以库存下降可能换来不了利润。股票炒的是预期,长期看人口下降,年轻人不愿结婚生子,房地产市场必然萎缩,而且政府收了大量的房子后,以后住房保障力度大了,老百姓也不是非要买房子的。
有点扯远了,今天只谈华侨城。
作为一个曾经在华侨城体系服务了差不多15年的老同志(没在侨城股份,是在她的几个兄弟单位),一直觉得对华侨城还算熟悉。下面的文字主要是凭着我的记忆所写,并没有仔细去查资料,可能会有些出入或错误,但大致是没问题的。想到哪儿说哪儿,凑合看。
我入职时是任当领导,那时华侨城可谓风光无限,亚洲最大的XXXX,领先的“旅游+地产”模式。我离职时已经是段当老大,这时公司其实已经有了很大变化,当然因为房地产的红利,那时效益看上去是非常不错,但真的只是看上去不错。
那段时间公司热衷拿地,拿了很多高价地,甚至拿了一些地王,这就造成负债居高不下,财务成本飙升。房子好卖还无所谓,房子一旦卖不动就完了,可能利息都挣不来,恒大不就是这样吗?
不光地产业务,文旅那段时间也在快速扩张,欢乐谷在全国到处开花,后来又蹦出欢乐海岸等新IP。不光自有品牌,还有收购的如云南旅游,还有托管运营的,如平遥古城、黄龙溪古镇等众多外地景区,托管运营的也有深圳本地的,如甘坑小镇、大鹏所城之类。当然有些并不是属于华侨城股份,而是集团那边的。
华侨城的文旅业务一直不怎么赚钱。先说深圳的几家,锦绣中华、世界之窗和欢乐谷,早期都很赚钱,但后来就都一般了。东部华侨城一直都不赚钱,有一阵就靠着几栋别墅。深圳欢乐谷,早期那十来年入园游客增长很快,最好的时候一年净利几个亿(早期华侨城财报公布很详细,能查到单个景区的数据),但入园人数到了300多万人/年的峰值之后就开始慢慢下滑,而且随着年月积累,设备老化,维护成本上升,后来欢乐谷也就基本微利甚至不赚钱了。外地的欢乐谷基本上就没有效益很好的,因为这个时候竞争更激烈了,迪士尼等也来了,国内的别的品牌也出现不少。再后来,几年疫情,就更不用多说了。那些托管运营的景区,说实在的,不理解公司怎么挣钱,好多都是免费景区,估计效益还是得来自当地给一些土地来补偿吧,那这又回到房地产了。
文旅业务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投入大,周期长,回报率低。随便一个景区,动不动就几十亿的投入,中国的旅游收入模式都单一,基本就是门票,而且根本找不到别的办法,喊了N年的发展自己的IP,比如学迪士尼,也尝试了很多做文创衍生品,但效果都很差。旅游业务还有一大块就是酒店,这一块也是长期没啥效益的业务,投入还特别大。
过去华侨城一直是“文旅+地产”模式,地产贡献利润,文旅打造品牌,地产不挣钱,就整体不挣钱了。
华侨城的问题个人认为主要有:1、负债太高,现在是近3千亿的负债,财务成本高;2、资产偏重,欢乐谷、欢乐海岸、酒店资产都是重投入;3、资产回报率低,周期长,景区和酒店资产等,还有一些商业地产回报率也很低。
一个简单判断:短期内看不到扭亏希望,地产未必真的短期反转,景区、酒店、商铺如果经济继续低迷也依然指望不上。
个人观点,非喜勿喷!
$华侨城A(SZ000069)$$上证指数(SH000001)$ $深证成指(SZ399001)$

精彩讨论

满地找牙105-18 15:02

那当初为啥要买华侨城呢?

自由旅航05-18 17:10

你眼中全是缺点,那为何要买,为何还要关注,还码了这么多字

黄金矿工zyd05-18 22:24

你会读年报不?华侨城有息负债1300多亿

全部讨论

05-18 22:24

你会读年报不?华侨城有息负债1300多亿

当初买入原因呢

05-18 15:02

那当初为啥要买华侨城呢?

05-18 20:02

牛市不是应该满仓不动吗

05-18 17:10

你眼中全是缺点,那为何要买,为何还要关注,还码了这么多字

20分钟前

05-28 18:29

文旅跟游戏结合才是出路,可惜混子们不听

05-22 21:37

你好,会退市吗?5元的本,套了几年

05-19 18:38

财务不太懂请问华侨城会不会退市

05-19 01:12

开盘买入吧,四元内放心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