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5回复:12喜欢:1

地产政策的逻辑链明显是不通的。

无论是债券融资还是银行贷款,都必须有一个信用风险的承担主体,这个主体必须有利益。这个可以是市场利益,也可以是领导的zz利益。但问题是,现在投放信用给已经违约或是预期违约地产公司,必须要有缓释措施。否则就做了解放军,让原来的信用投放者出来。

信用缓释措施,就是强抵押物和高质量的质押物。验证这个很简单,中债增信给龙湖等企业担保,去了解一下,有没有有力的反担保措施?同样,授信后的企业想提取贷款,要看看授信条件。

所以。解开地产难题的核心是重塑地产企业的信用。破产重整,让股东和既有的债权人承担责任,理清债券债务关系,设置合理的债权优先级,才能获得新的信用资源。

但市场可以不理会这一块。有预期,有情绪,就够了

$万科A(SZ000002)$ $融创中国(01918)$ $中国恒大(03333)$ 

全部讨论

2022-12-01 11:35

今天的地产比15年王的女人如何?道理是一样的,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逻辑就是这个逻辑

2022-12-01 23:05

地方政府是地产链上最大的一环!

2022-12-01 22:02

说下我的看法,地产从来都是政策市。地产目前状态,和政策打压不无关系,释放政策是为了释放对地产的信号。
地产不能倒,绑定银行,绑架民生,近期的地方债让政府清晰认识这一点;由于必须救,就得先出政策,别管有用没用。
目前的政策有用吗?有用的。信贷政策是让企业继续转下去,否则银行也跟着受伤,不如继续封闭运行下去;中证登为何增信?这里更多是政府行为,而非单纯市场行为;股权融资,更是让无息资金,能承受高风险的资金流入,增量促进目前问题的解决。
至于市场化破产,若是大部分地产公司都去破产,影响的是整个地产供应链,恒大的总包,肯定也是旭辉或万科的总包,大批量地产公司破产会导致供应链紊乱,实际上仅靠几个头部地产公司,在努力也走不出困局。$旭辉控股集团(00884)$ $弘阳地产(01996)$

2022-12-01 10:59

股价在犹疑中上涨

2022-12-01 11:47

这个事是说明谋划时有失误,最终还是被绑架,本来线路是很清晰的,民营乱来的爆了就退出,现在操作下来才发现人家不是傻子,钱搂走了,房子还没造,你要我退场我就退场咯,无非就是毒丸计划实操。
    股票也是一样,看看康德新这个模式,现在有多少面孔像的。13年那会有个新黄浦年年有人举牌,你现在看看还有谁要,里面没啥东西了。
  再说现在是要股权替代债权,省得绕个圈子了,呵呵,以后债还转股,转完了还很久要等一波行情拉上来卖韭菜。直接过桥6个月给韭菜,效率!这样即便拿了钱再走人,也不是银行风险了。如果监管的住,交了搂再倒,这个是可以的。至于信用,长子是一直有信用的,其他儿子欠的钱还了就关家里反省去。

2022-12-01 10:52

您呀不妨碍他们赚钱分利就是了,,,慢性出清转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