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1回复:10喜欢:1
$宝莱特(SZ300246)$
成败在君康
@光大证券吴研究员,林研究员
几个忽略的数据,揭示了血透行业的发展密码!
37%是世界平均的血透治疗率,75%是发达国家的治疗率!
所有的行业报告都以这两个数据提示血透行业的发展空间,也就是千亿市场规模得由来!
实际是,2021年,中国血透人数是69万,同比增加幅度是9%,如按人均一年做150-160次血透计算,目前中国总血透治疗次数是1亿次,按480元一次计算,市场规模是480亿,也就500亿左右!按世界平均治疗率水平计算,总治疗次数应该是1.9亿次,按发达国家治疗水平计算,应该是3.8亿次!
现实点,回到1亿次水平,看看宝莱特在行业的地位!连续3年,血透粉,血透液的销售量是近2000万份!也就是行业的20%!因为水液有服务半径,所以这个20%应该是行业的瓶颈!也就说宝莱特已经将粉与液的市场规模做到了极致!
有了这个概念,再来看看定增的项目!血透液粉仅仅增加400万份,血透器2000万份,血透液过滤器50万份,血透机,血透水处理器2000套!
好了,其中,一次性使用的,就是血透器,2000万套的产能,也就是当下血透规模的20%!也就是说,燕的目标是把血透器也做到行业的20%!血透器,目前国产化是37元只,如果产能达标,完成销售,新增产值就是7个亿!几乎可以把宝莱特血透的收入提升一倍!那么宝莱特有没有这个实力!这个实力就是苏州君康,苏州君康目前是400万的产能,最重要的,是它有从拉丝到封装的全链条技术,注意,这个技术是德国技术,不是某鑫的国产研发技术!这两者的差距还是很明显的,特别是放量后的产品稳定性!2022-2023年,宝莱特血透器的产能是要达到700万!开始,小加再想,产能有了,能卖掉吗??看看,粉液的市场占有率,考虑血透中心一体化的服务要求(使用同一公司的一系列产品,对血透中心是便利的)!燕的2000万份的规划不是空穴来风!只不过,这个目标是3年还是2年,或者延长到4-5年!所以君康动向要紧紧盯住!或者血净中心的建设进展!理论上,血透器的规模对宝莱特来讲就是市场动向加设备采购安装!这是核心技术在手里的好处,难怪燕董最新表态中对君康爱不释手,!可惜,研究员只是问,君康何时扭亏!再来看看血透液过滤器,新增产能50万套,这个东东可以反复使用50次,×一下50万套,又是2500人次,尼玛又是20%占有率!再来看看血透机,这部分,燕没有大的野心,2000套,只是目前保有量30万套的6%!好,把这些都统计一下,满打满算,都实现了,也就是20亿的收入!如果行业不增长,还是69亿人次,那么打存量。如果行业同比9%持续增长,压力可以小点!这几个大头费用一算,觉得480的血透费用打压空间还是蛮大!因为血透器成本小于50,血透液过滤器10,血透机折旧50,血透液粉15-30!剩下的都是服务费用与利润!难怪,威高血透中心一次是280也能做到盈亏平衡!这也是上游企业都想着做下游的原因!但,在天朝,可变的因素太多了!

全部讨论

君康新增产能不投产是不可能扭亏的,现在一条线天花板在那里,没办法的

2022-06-10 13:04

重庆山外山公司招股书,已经出来了,大家可以看一看。其实血透中心的业务是重资产,股东回报率一般般。2017年2018年的时候,大家讨论宝莱特的前景,多认为未来做血透中心不错。经过这几年时间,宝莱特的血透析发展其实还停留在透析液和粉为主的低端产品上。收购苏州君康,至于将来透析器的发展如何,回报率如何,我觉得应该中庸一点看:基于国内的透析器的竞争格局和国外替代进度,及医药集购,未来是量增而价跌的趋势,所以不会怎么高成长,也不会逆成长,大约15%到20%的年增长率,就值得庆幸了。

巴菲特也说过,长期投资,首选要回避的是投资于一般商品型企业,宝莱特的透析液和粉,其实也是普通型商品,所以这4年多来,回报率非常低。

反之,健帆生物,做血液灌流的公司,也血透析相关。国内几乎没有竞争对手,这几年市值翻了几倍。

当初吸引我的是,血透析病人的年增长率在15%,几国产替代的大逻辑

2022-06-09 19:12

光正眼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