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读:2024年端午假期旅游市场晴雨表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品橙旅游】2024年端午小长假与高考同期,旅游市场保持稳健增长,为考生送上“高粽”祝福。端午假期旅游热度不减,民俗体验游与“新中式”旅游成为热门选择,旅游短途周边游特征显著。端午风情活动提升城市魅力,吸引中外游客前来体验。

从2024年6月8日至2024年6月10日,端午假期3天时间,游客行为监测与决策服务文化和旅游部技术创新中心(筹)(以下简称:技术创新中心)对全国5A景区(339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63家和22家公示中)、各城市、各省份的旅游市场接待情况,以及部分代表地区旅游市场抽样情况进行监测,发现以下游客市场特征。

一、5A级景区:家门口的新花样

端午假期期间,全国339家5A级旅游景区游客量实现进一步同比增长,技术创新中心监测的深度游客量(在景区停留1小时以上的游客人数,本部分“深度游”或景区“游客量”均指代此意)排名前50的景区共接待深度游客量1179.2万人,平均每家景区接待深度游游客23.6万人。

表1 端午假期5A景区游客量TOP50

注:图中深度游客量已折算成指数体现 ,红线景区为新晋5A景区

头部景区吸引大批游客,短假期城市型显活力。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深度游客量位居榜首并断崖式领先,显示出其在端午假期期间对游客的强大吸引力。紧随其后的是南京市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景区、长沙市岳麓山-橘子洲旅游区、武汉市东湖风景名胜区、苏州市金鸡湖景区等城市型或位于城市的景区,泰安市泰山景区、桂林市漓江景区等也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在2024年初公告的21家新一批5A级景区中,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湘西州凤凰古城旅游区等继续跻身热门旅游景区TOP50。新疆喀什地区帕米尔旅游区延续“五一”假期火热的旅游市场,端午期间在深度游客量TOP50排名中较“五一”假期上升至第41名。

家门口的新花样:探索周边游的无尽魅力。据统计数据显示,在深度游客量TOP50中,近程出游占比达到25%以上的景区数量达到总数的70%。今年,端午假期再次“撞上”高考,并且正值期末时期,许多人为了避开长途旅行的疲惫和不确定性,选择了更为轻松、便捷的本地游和周边游。这种选择不仅节省了时间,还让人们能够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一片宁静的天地,享受与家人、朋友的欢聚时光。根据携程数据,周边游及本地游订单占据假日近7成旅游订单;端午周边游预订量同比去年增长近两成。

年轻人出游热情高涨,成为端午假期的“主力军”。据数据中心统计,在深度游客量TOP50榜单中的景区,18岁到30岁的旅游群体占游客量30%以上的景区有40家,占比高达80%。出游群体年轻化趋势显现,根据携程租车数据,端午假期90后租车订单占比40%,00后订单同比增长150%。随时间推移,更年轻的群体加入到旅游市场,他们独特的旅游观念将会对旅游市场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端午假期期间,技术创新中心监测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63家和22家公示中),共接待深度游游客(在度假区停留2小时以上的游客人数,本部分以下简称“深度游”)839.5万人,其中排名前20的度假区共接待游客450.3万人,平均每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接待22.5万人。

表2 端午假期国家级旅游度假区(63家和22家公示中)游客量TOP20

注:图中深度游客量已折算成指数体现

湖泊型、滨海型旅游度假区表现突出。秦皇岛市北戴河度假区跃居深度游客到访量首位,端午期间秦皇岛市举办了龙舟竞渡比赛,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和参与。此外,还提供了游船观光、水上摩托艇等水上娱乐项目,让游客们尽享水上乐趣。日照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和荣成好运角旅游度假区持续展现高热度,深度游客量位居前列的度假区中,滨湖、滨海的水体依托型旅游度假区备受瞩目。

端午短途周边游升温,过夜游尽享休闲。据技术创新中心数据,端午假期期间深度游客量TOP20的度假区共接待过夜游游客239万人,游客平均停留天数为1.3天。在出行距离方面,深度游客量TOP20榜单中游客短途出游占比达30%以上的度假区占总数的80%。端午假期“前后不接”难拼假,游客们选择在周边度假区,不仅可以避免长途跋涉的疲惫,还能利用小假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享受休闲时光。

三、城市和省份旅游热度

端午假期期间,跨市深度游游客量(来自其他城市且在该城市停留6小时以上的游客人数,本部分以下简称“外地深度游客”)前30的城市共接待外地深度游客7857.2万人,平均每个城市接待外地深度游客261.9万人。Top3热门的城市分别是北京、成都和广州。

表3 端午假期城市外地深度游客量TOP30

注:图中深度游客量已折算成指数体现

省域深度游游客量(省内各城市外地深度游客量加总去重,不考虑直辖市)前10的省区共接待7153.9万人,平均每个省级目的地接待深度游客715.4万人。河南省、河北省和江苏省位列省域深度游客量前三位。

表4 端午假期各省深度游客量TOP10

注:图中深度游客量已折算成指数体现

一线大城市持续火热,二三线城市大放异彩。在端午期间深度游客量到访较高的目的地城市中,一线大城市持续以丰富的旅游资源、便捷的交通网络和优质的服务吸引大量游客。同时,一些二三线城市在端午期间热度持续上升。佛山市位列深度游客量排行中第20位,叠滘龙舟赛事中不断上演上演龙舟漂移过C弯,在端午期间吸睛无数。携程显示佛山市端午期间租车订单量同比增长250%。贵阳市同样也进入深度游客量TOP30的城市榜单中,端午节期间贵阳开启“全民PK赛”路边音乐会,让游客在“爽爽的贵阳”感受热情澎湃。《我的阿勒泰》火热播出,端午期间新疆迎来大波游客。携程数据显示,乌鲁木齐租车订单翻番,伊宁市增长140%。

四、入出境游

端午期间,出入境游共同火热。据国家移民管理局6月6日消息,据预测,2024年端午节期间全国口岸日均出入境人员将达175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32.5%。

端午风情醉人,外国游客纷至,入境游火爆。从技术创新中心210.4万人的入境深度游(来自境外,并在大陆城市停留6小时以上的游客人数,以下简称入境“深度游”)大数据样本显示,端午假期期间,入境游客量前20的城市,共接待入境深度游客145万人,平均每个城市接待约7.3万人。

表5 端午假期城市入境深度游客量TOP20

注:图中深度游客量已折算成指数体现

入境深度游客量排名前三的城市分别是深圳、广州和北京。在传统佳节期间,入境游市场也不断探索更多城市,包括如泉州、福州、珠海、佛山等二线城市,在体验当地端午民俗文化的同时,也让外国游客深度了解中国文化。携程报告显示,小长假期间,平台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去年增长115%。

大城市出游态度更加积极,越来越多的二三线城市开始计划出境游。从技术创新中心大数据样本显示,出境游客量TOP20城市共有约133.8万人出境旅游,平均每个城市有6.7万人在端午期间出境游玩。

表6 端午假期城市出境深度游客量TOP20

注:图中深度游客量已折算成指数体现

在出境游客量排名中,深圳、上海和北京分别位列前三名。端午期间,二三线城市在出境游方面也表现活跃,佛山市、东莞市和江门市进入榜单的前十名。小长假期间,国际航线、酒店价格更低,“捡漏”出国不失为一种更好的选择。根据去哪儿数据,端午期间国际机票平均价格较去年端午下降了两成左右;热门国外度假城市酒店平均价格普遍比7、8月便宜三成以上。出境游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方面,出境游热门目的地是短线东亚和东南亚国家。根据同程旅行出游数据,端午假期出境游热门国家中泰国和日本热度位居高位。

五、民俗体验游备受关注,“新中式”旅游成为热门

在全国范围内,民俗体验游正逐渐崭露头角,其中,“新中式”旅游更是成为了热门选择。这种旅游方式不仅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展示,还融入了现代元素,让游客在沉浸于古老文化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现代的便利与舒适。

全国龙舟赛事激烈角逐,强劲拉动城市端午旅游市场的繁荣。端午期间,各地踊跃举办花样翻新、符合当地特色的龙舟赛事。举办龙舟赛事的城市旅游市场表现活跃,广东佛山端午期间共接待深度游客量约216.7万人,佛山不仅有锣鼓喧天的龙舟赛,还有一系列如龙船宴、龙眼点睛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吸引游客深度体验当地龙舟文化,促进文旅融合。北京市也举办了通州大运河赛龙舟活动,迎来大批游客前往观赛,拉动城市副中心旅游热度。

沉浸民俗风情,古城小镇旅游正当时。近年来,人们的旅游观念已经从走马观花式的游览逐渐转变为对文旅特色的深度体验。古镇承载着中国丰富的传统文化,成为端午期间民俗体验游的热门旅游目的地。据数据中心统计,马蜂窝平台预测的10家端午热门古镇旅游目的地共接待深度游客量83.3万人。其中,金字招牌吸引力显著,TOP5中除了楠溪江风景名胜区为4A级景区外,其余的古镇都是5A级景区。端午期间,横店影视城横店圆明新园,在端午期间举办了龙舟赛、古装游园会等活动,充分利用影视资源优势带动文旅发展。游客们可以在这里穿上古装,体验古代的游园乐趣,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园区内的智慧文旅设施也为游客提供了不一样的旅游体验。嘉兴乌镇举行了灯火龙舟夜渡、限定花灯巡游等活动,让游客们能够在灯火辉煌的夜晚中感受到古镇的韵味。

“新中式”旅游,复古与创新相结合。“新中式”旅游正蓬勃发展。从“登滕王阁背《滕王阁序》”,到“游岳阳楼背《岳阳楼记》”,再到黄鹤楼、剑门关、琅琊山……这种旅游方式不仅展现了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也反映了他们对复古体验的追求。这种趋势反映了公众更加成熟和理性的消费观念,同时也展现了返本开新的文化心理和强烈的文化自信。通过将国风古韵融入文化旅游,能够回应社会大众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从而引发更多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共鸣和热爱。这样的文化消费形态不仅丰富了旅游体验,也为文创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通过与国宝交流、与古人对话等方式,游客能够深刻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而更加热爱和珍视这些文化遗产。

数据说明:

(1)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游客行为监测与决策服务文化和旅游部技术创新中心(筹)监测数据。(2)景区、度假区深度游客量是指离开常住地10公里、6小时以上,且在景区、滑雪旅游度假地停留1小时以上,在度假区停留2小时以上的游客人数,1人多次进出目的地计为1人。(3)城市外地深度游客量是指离开常住城市10公里且在目的地城市停留6小时以上的游客人数,1人到访城市多个目的地或停留多天计为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