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方便外国游客住店”,入境游还有这些堵点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品橙旅游】入境游的环境一步步变好。

近日,公安部、商务部、国家移民管理局三部门正在研究相关措施解决“无涉外资质酒店无法接待境外人员”问题。据悉,商务部已指导中国饭店协会发布《关于便利外籍人员来华住宿服务的倡议书》,推动住宿企业为来华在华外籍人士提供更多便利,公安部正在部署全国公安机关进一步优化旅馆业境外人员住宿登记管理服务工作,便利境外人员住宿登记。

在这一系列政策影响下,入境游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恢复。近日,北京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1至4月,北京接待入境游客79万人次,同比增长291%,恢复到2019年的70%。而据国家移民管理局统计,2024年一季度外国人出入境有1307.4万人次,与2019年一季度外国人出入境1414万人次相比,几乎持平。

不过,虽然种种利好政策不断推出,品橙旅游了解到,入境游复苏还有许多堵点和“意外”。

谁是入境游主流客人?

在刚刚结束的“中青旅联盟第二十二届全体会员大会”上,一些入境游企业纷纷表示,自免签政策推出以来,“入境游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恢复”:“特别是民航加密了对免签国家的航班航次,让我们十分受益。”联盟成员宁夏国旅徐辉说。

据徐辉介绍,虽然各个地区的情况不一样,但全国的大环境第一季度都增长得比较好,“我们今年的入境游客主要有这么几个国家与地区:第一,我们有银川—香港航班,所以持续有香港过来的游客。第二,马来西亚有系列团过来,此外,因为6月15日从银川到泰国的航班会每周开一班,持续飞到10月换季,所以现在也有泰国的客人在咨询我们的产品。”

据多家入境游企业透露,今年入境游的游客以港澳台、东南亚为主(约占80%),欧美市场受提前预定习惯的影响,预计会在明年有大幅增长。

说到今年的变化,除了客源的不同之处,徐辉总表示,变化之一是原来做出境航班包机的包机商开始做入境的包机,比如说从越南、吉隆坡、雅加达入境包机,也有一些航班是希望往返都有客人,但是往往出去的多,回来的少。

©摄图网

她说:“至于价格怎么做就很难说了,产品构成会影响价格的操作,反正我名下肯定是不做零负团(KB)的,宁夏没什么高利润值的购物点,我们除土特产品还是土特产品,所以我们主要还是做文化旅游可延伸的产品,我们在很多产品上走宁甘青或者走宁夏内蒙,今年我们在推距离银川阿拉善左旗两个半小时车程的乌兰湖,因为含钾,所以湖面呈现红色,特别漂亮,还有几个具有历史内涵的景点,像西夏王陵、贺兰山岩画等。”

来自河南和贵州的旅行社也表示,由于购物品类不多,所以自己会在文化特色产品方面有所突破。多家企业负责人表示:国内研学产品中的非遗体验活动对于外国游客吸引力大,受到普遍欢迎。

据介绍,在疫情前,一些做东南亚入境游的旅行社就有过KB团的接待,但一些大社对此并不看好。目前,国家开始推动入境游的发展,如果在这个时候过多地接待KB团,难免会对刚刚恢复的入境游有所影响。

此零负非彼零负

“目前我们四川入境社接待的东南亚团队与国内游的KB团完全不一样。”四川省旅行社协会会长助理黄琴说。

据介绍,四川主要的入境产品都是以品质旅游为主,虽也有低价团,但不会是零负团费的那种。

“市场上有不同消费群体的存在,就会有不同品质产品的存在。以中高端服务为主的纯玩产品,以“小团订制”为主,主要客群是家庭、好友。而以提供品质服务另外也会含有购物环节的产品,这类产品以大团、散客拼团为主,主要客群是中老年群体。其实大家不必一说购物就‘谈虎色变’,本来购物就是我们旅游产业链条里非常重要的一环,不购物,怎么知道当地的地方特色物产到底是什么呢?所以,我不排斥在行程中安排购物这个环节,只是这个环节的度在哪里?如何来保证入境客人的购物体验这就非常重要了。”黄琴说。

为了降低购物体验不好的风险,早在2021年年底,四川阿坝州就推出了旅游诚信购物先行赔付受理中心,支持30天无理由退换货,商品不满意先行赔付。5月21日,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会同公安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市场监管局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行业监管规范全省旅游购物市场秩序的十五条措施》,针对“不合理低价游”等突出问题、导游执业行为规范、旅游商品经营主体监管、旅游购物者权益维护、旅游购物市场综合监管五个方面进行规范,保障游客“安逸游四川”。

“有接受高质量、高价格的客人,但是同时也有既希望品质又希望价格更亲民的客群。我们四川旅行社坚持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让客人吃得好、住得好、玩得好,高兴来,满意回,安逸!”

其实,大家普遍还是不看好KB团的发展,更多的入境游业者表达出希望以品质、特色取胜的兴趣,不希望让本就娇弱的入境游也发生“价格战”,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请不起的导游及其他

除了价格体系,对于入境游企业领导来说,外语导游是个头疼事。

“我们刚刚拿到导游证的小导游一天都要600元啦,过去只要300。”“我们没有粤语导游,最后从西安调了一个过来,结果说丢团就丢团。”“谁有俄语导游?我们这里有团。”“我们这里最缺的是泰语导游。”……在说到导游问题时,各种需求都来了。

©摄图网

目前来看,除了各省入境旅行社互相“借人”之外,没有更有效的方法,此外,也有业者呼吁,加大与各省职业教育学校的沟通,定点培训外语导游,但“远水解不了近渴”。

“我呼吁恢复过去的‘临时导游证’,以解决小语种导游稀缺的现状。针对以上问题,目前我们的解决办法是找一个可以说小语种的、不管是哪个行业的人,做翻译的工作,然后再配一个持导游证的中文导游,以双导游的方式来服务入境客人,这种解决办法是对小语种导游缺乏现状的无奈之举,是成本增加、资源浪费的表现。”黄琴说。

此外,为了应对散客需求,有业者建议建立“全球落地散拼平台”。

据悉,随着免签政策的发布,一些外国游客从互联网平台上可以看到中国旅游产品很丰富,但是苦于找不到购买的入口,如果有平台把全球落地散拼的概念推向境外市场,一方面可以解决他们入境跟团报名的路径问题,另一方面也解决了定制游价格高的问题,可以吸引更多的外国散客到中国来自由行或选择落地Daytour。

实际上,无论是互借导游还是落地散拼,入境游要想发展得好,除了政府层面的推动,更需要市场主体的“联合”与互动。无论是联线产品,还是共同海外宣传营销,合作才能共赢,合作才能发展。

2024,入境游虽有起色,但是离2019年的市场还有一段路要走。(品橙旅游Li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