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尔定律“拯救者”?爆红的Chiplet究竟是一种什么技术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通用互连的Chiplet要真正实现可能还需要几年时间,但不管怎样,这代表了未来芯片发展的一个方向。

近日,Chiplet概念引发市场热议。这并不是一个新鲜的概念。研究机构Gartner分析师盛陵海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台积电英特尔较早就已经开发了相应的技术,但是早年的技术成本还是较高。“但因为是先进技术,所以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在机构看来,随着芯片制程的演进,由于设计实现难度更高,流程更加复杂,芯片全流程设计成本大幅增加,“摩尔定律”日趋放缓。在此背景下,Chiplet被业界寄予厚望,或将从另一个维度来延续摩尔定律的“经济效益”。

什么是Chiplet技术?

Chiplet通常被翻译为“粒芯”或“小芯片”。单从字面意义上可以理解为更为“粒度更小的芯片”。它是一种在先进制程下提升芯片的集成度,从而在不改变制程的前提下提升算力,并保证芯片制造良品率的一种手段

现代芯片制造工艺可以被视为一个无限追求摩尔定律极限的过程,而当芯片的工艺制成突破28nm以下时,传统的平面晶体管结构便完全不能支撑进一步的微缩,而业界对此的应对措施当然也很直接——改结构。

2011年初,英特尔推出了一种基于FinFET(鳍式场效应晶体管)的商用芯片,将其使用在22nm节点的工艺上。随后,台积电等半导体代工厂也纷纷开始推出自己的FinFET芯片。到2012年,FinFET的应用已开始向20nm节点和14nm节点推进。

此后为了突破平面晶体管结构的支撑限制,GAAFET技术、MBCFET技术也相继问世,将现代芯片制造一步步推向摩尔定律的极限。可随着工艺制成迈入10nm级别,芯片制造商才真正遇到了让其“头疼”的问题。

不断逼近物理极限的晶体管加工早已让现有的光刻技术“不堪重负”。一味地追求极限地微缩让芯片生产中出现地工艺误差和加工缺陷越来越严重。这反应到产品上便是芯片的成品率下降和器件的故障率升高。对此,传统的解决方案是继续加大投资,改善工艺,加强品控,但物理极限的天花板并不是巨量投资能够突破的。

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人员给出了新的思路,既然缺陷无法避免,那么就想办法将缺陷“击中”的裸芯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比率上。

换句话说,在缺陷“密度”确定的情况下,裸芯的面积越小,没有被缺陷“击中”的裸芯就越多。所以将大芯片切割成为小芯片(Chiplet)就变成了业界提升芯片良品率的一种选择,或者说是目前为止较好的一种选择。

举例来说,在一颗7nm工艺制程的芯片中,一些次要的模块可以用如22nm的较低的工艺制程做成Chiplet,再“拼装”至7nm芯片上,原理如同搭积木一样,这样可以减少对7nm工艺制程的依赖。Chiplet模式也是在摩尔定律趋缓下的半导体工艺发展方向之一。

海外芯片巨头构建Chiplet标准联盟

到目前为止AMD英特尔以及台积电等多家国际头部芯片设计企业和多家中国芯片设计企业都曾表明或已经实现在产品中导入 Chiplet 设计。

据公开资料显示,华为于2019年推出了基于Chiplet技术的7nm鲲鹏920处理器。AMD今年3月推出了基于台积电3D Chiplet封装技术的第三代服务器处理芯片,苹果则推出了采用台积电CoWos-S桥接工艺的M1 Ultra芯片。

早在2015年,AMD在放弃芯片制造多年后,表示希望通过推出“小芯片”来夺回英特尔主导的服务器芯片市场。AMD高级副总裁塞缪尔·纳夫齐格(Samuel Naffziger) 在谈到公司当时的计划时称:“我们在芯片设计方面只有一颗子弹可以射中。”他指的就是Chiplet。

与将大量功能打包到一块大的硅片上不同,AMD选择将旗舰芯片分成四个独立的部分,并将它们拼接在一起。

“如果没有支持小芯片的技术,那么未来芯片的生产制造将变得过于昂贵,并且难以继续提供计算能力的飞跃。从长远来看,那些较旧的芯片设计也将消耗过多的功率,在经济上不可行。”一位资深业内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通过这种“小芯片”的设计思路,AMD降低了40%的制造成本。带来的直接好处是,AMD可以更加灵活地销售服务器芯片,根据需要添加和移除小芯片,并能针对不同的功能选项制定不同服务器芯片的价格区间。

开发Chiplet是AMD最成功的战略之一,并帮助AMD的收入从2015年的40亿美元增长到去年的164亿美元。

今年3月,英特尔AMDARM高通台积电、三星、日月光等芯片厂商与Google 云、Meta微软等科技巨头还共同成立了Chiplet标准联盟,正式推出了通用Chiplet的高速互联标准“UCIE”,旨在定义一个开放的、可互操作的标准,用于将多个Chiplet通过先进封装的形式组合到一个封装中。

在理想情况下,UCIE标准将允许芯片制造商混合和匹配使用不同制造工艺技术的芯片,并由不同公司制造成内置在单个封装内的产品。这意味着将美光制造的存储芯片、AMD制造的CPU芯片和高通制造的无线调制解调器将可以组装在一起,这将可以大大提高性能,同时节省大量电力。

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这种通用互连的Chiplet要真正实现可能还需要几年时间。但不管怎样,这代表了未来芯片发展的一个方向。

行业挑战在哪儿?

根据研究机构Omdia的报告,到2024年,采用Chiplet处理器芯片的全球市场规模将达58亿美元,到2035年,这一规模有望达到570亿美元。Chiplet主要适用于大规模计算和异构计算,未来有望率先应用于数据中心应用处理器、自动驾驶等领域

尽管市场前景充满想象,但也有部分公司对此技术路径保持谨慎态度。

“SOC(片上系统)做不了的,比如DRAM和XPU的集成,用Chiplet的设计正合适,现在关键的问题还是成本,所以目前的主要应用领域还是局限于高性能计算机。”一位国内从事Chiplet技术开发的企业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英伟达副总裁伊恩·巴克(Ian Buck)则称,五年多前,英伟达遇到了光掩膜问题,也被称为标线限制(光掩膜无法打印大于850平方毫米的芯片),但该公司并没有选择Chiplet的解决方案。

部分原因是由于英伟达的GPU运行方式与CPU具有本质的不同。英伟达的芯片使用数千个计算内核一次执行大量相对简单的计算,为了在不采用“小芯片”方法的情况下应对光掩膜尺寸的限制,英伟达将精力集中在构建所谓的“超级芯片”上。

除了技术路径和原有赛道的偏离,对于国内厂商而言,发展Chiplet的挑战在于总体生态。

一位正在投资国内Chiplet产业的企业创业者告诉第一财经记者:“Chiplet在国内的生态还没建立,也是很有挑战的一项工作。所涉及的几项核心技术,如芯片设计、EDA/IP、封装技术或者缺失或者处于技术发展初期。国内单一芯片技术多数很很不成熟,例如CPU和EDA,要形成协同发展和产业生态就更难了。一方面需要继续进行大量的投资和技术研发,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积极参与国际上Chiplet相关的联盟,与国际接轨,在制定标准方面先占据一席之地。”

编辑自:第一财经

【电子芯,中国造!$电子ETF(SH515260)$ 重仓半导体芯片龙头,“芯”含量超63%!】

电子ETF(515260)跟踪中证电子50指数,持仓A股50只电子龙头股,覆盖半导体、芯片概念股达32只,数量占比达64%,权重占比合计超63%!前十大重仓股中半数均为“芯片龙头”,包括中芯国际紫光国微兆易创新韦尔股份北方华创等。剩余近4成仓位兼顾消费电子、计算机设备、光学光电子、军工电子等细分行业龙头股。

【高成长高景气!业绩持续验证,芯片股强势领航】

截至2022Q1,电子ETF(515260)标的指数(中证电子50指数)50只成份股合计归母净利润超268亿元,同比增长20%,为三年新高!其中芯片概念股业绩领航,中芯国际兆易创新北方华创等千亿芯片龙头Q1净利同比增幅均翻番,圣邦股份立昂微晶晨股份等芯片股净利同比大增超200%!

时值A股中报季,截至当前电子ETF(515260)持仓成份股中已有20家披露2022年上半年业绩,其中12家实现归母净利润正增长,7家预计同比增幅超100%,多为半导体、芯片概念股!“半导体设备龙头”北方华创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7.14亿元~8.07亿元,最高预增160%!

民生电子最新研报指出,步入八月份,电子板块公司中报业绩将集中披露,建议把握高景气度赛道的核心标的,以及中报超预期的投资机遇。

值得注意的是,电子ETF(515260)标的指数(中证电子50指数)8月9日估值(PE,TTM)24.91倍,历史分位点13.84%,已低于指数发布以来超86%的时间区间,逼近2019年熊市最底部估值水平。当前估值性价比凸显。

【电子半导体国产替代大势所趋,券商纷纷看多中国“芯”】

长城证券:半导体需求结构性增长,22年下游需求增速(11%)超过产能增速(8.7%),全球半导体市场成长确定性较高。持续看好半导体国产替代趋势,“龙头赛道”具备长期配置价值,重点推荐“龙头低估”公司。

上海证券:美国加息周期下,海外半导体周期加速寻底,随着美国经济政策对下游需求的影响逐渐走向尾声,全球半导体周期的下行空间非常有限。中国半导体在国产替代大背景下,行业周期会提前全球下行周期见底。

广发证券历经行业的“超级周期”之后,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有望在高位维持稳定。国产半导体设备需求稳固,仍处于加速验证和放量的机会窗口。目前国产半导体设备厂商在沉积、CMP以及测试机等核心工艺环节已与海外传统厂商形成了初步的技术对标,其成长边界有望不断拓宽。

中航证券:我们认为未来几年国内晶圆产能将以远超全球增速的态势增长,半导体上游订单量有望持续饱满,半导体设备、电子化学品景气度不减。得益于信创产业的迅猛发展、提升国产芯片自给率的浪潮,以及相关企业在汽车、工业、物联网、消费电子等领域的广泛布局,半导体中游数字芯片设计业绩表现亮眼。

【没有证券账户?关注电子ETF联接基金,场外也能一键布局A股电子龙头!】

电子ETF(515260)设有联接基金,A份额代码012550,C份额代码012551,同样跟踪中证电子50指数,为场外投资者提供了一键买卖50只电子龙头股的高效投资工具,各大网上代销平台均可7*24h申购,最低10元即可买入,便捷高效。

风险提示:电子ETF被动跟踪中证电子50指数,该指数基日为2008.12.31,发布于2009.07.22,指数成份股构成根据该指数编制规则适时调整,其回测历史业绩不预示指数未来表现。本基金由华宝基金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选择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的产品。基金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投资需谨慎!基金管理人评估的本基金风险等级为R3。销售机构(包括基金管理人直销机构和其他销售机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本基金进行风险评价,投资者应及时关注销售机构出具的适当性意见,并以其匹配结果为准,各销售机构关于适当性的意见不必然一致,且基金销售机构所出具的基金产品风险等级评价结果不得低于基金管理人作出的风险等级评价结果。基金合同中关于基金风险收益特征与基金风险等级因考虑因素不同而存在差异。投资者应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情况,结合自身投资目的、期限、投资经验及风险承受能力谨慎选择基金产品并自行承担风险。中国证监会对本基金的注册,并不表明其对本基金的投资价值、市场前景和收益做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基金投资需谨慎。

#chiplet概念快速拉升,大港股份7连板#  @今日话题 @ETF热榜追基 @雪球号直通车$通富微电(SZ002156)$ $大港股份(SZ002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