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银行业】中性货币更加灵活,风险处置值得关注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核心观点

1月3日,央行发布《2020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纪要;1月2日,银保监发布《关于推动银行业和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我们对会议和指导意见的重点进行汇总,并分析了对银行业的影响。

重申货币政策“灵活适度”,政策变动空间在加大。货币政策“灵活适度”是为了应对经济与金融环境的不确定性。上半年来看,受猪肉价格影响CPI高企,但同时PPI仍处于下行通道中,实体部门风险还未出清,中小银行信用风险有待进一步释放。从全年来看货币政策大概率保持中性,但如果经济环境继续走弱,区域性金融风险爆发,货币政策或将适度放松。1月5日央行降准释放8000亿资金,部分对冲基础货币缺口,留出缺口交给广义公开市场操作渠道进行把握,这可能也是“稳健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政策内涵的显现。

金融机构风险处置是2020年工作的重点。2019年监管重点处置了包商银行、恒丰银行、锦州银行等一系列大中型金融机构风险,2020年风险处置的重点或将聚焦于中小金融机构。央行再次明确损失按照股东、地方政府、监管及央行的顺序分担,银保监会则进一步明确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处置的思路包含“不良资产处置、直接注资重组、同业收购合并、设立处置基金、设立过桥银行、引进新投资者以及市场退出”,新处理思路不会带来包商银行接管后同业市场的广泛影响,保证了金融体系稳定,但对老股东深度清算(“原有股权要采取缩股、未来收益抵扣等方式依法合理分担损失”)将更加深入,对地方政府以及监管机构的责任压实会更加成熟。

资本对信贷扩张的约束加深,2020年仍是资本银行补充的大年。化解金融风险需要银行增强风险抵补能力,《指导意见》要求银行“制定中长期资本规划,多渠道补充资本”,同时央行也强调“继续推动银行通过发行永续债等途径多渠道补充资本”。从结构上来看,2019年成功发行资本工具的银行主要是上市银行,区域中小型银行资本补充仍然匮乏。结合银保监会对于金融机构风险处置的思路,未来中小金融机构或将迎来一波金融供给侧改革的浪潮,治理结构完善,股东实力较强的机构将得到政策支持,通过创新工具扩充资本,而经营不善的机构将有序退出市场。

投资建议:短期来看,在流动性观察框架下,市场逐渐进入季节性流动性宽松窗口期,预计市场关注度较高、同业负债占比较高的两类银行或将受益。中长期来看,建议关注高ROE、低不良、高拨备的优质银行。

风险提示:1.国际经济及金融风险超预期;2.政策落地不及预期;3.利率波动超预期;4.经济增长超预期下滑;5.资产质量大幅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