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债防守类策略梳理与优化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2024年以来可转债市场与防守类策略梳理

今年以来,权益市场以春节为界先下后上,市场在分母端风险偏好波动修复与分子端企业利润改善偏缓的共同影响下宽幅震荡。春节后平准资金入市,市场信心增强,整体振荡走牛,但不论是风险偏好的继续修复或是企业利润的明显改善目前体现都不明显,需要继续观测。与此同时,随着基本面修复偏缓叠加资产荒下机构抢配,纯债收益率持续走低,纯债资产性价比持续下降,但短期地产拖累下基本面、政策环境对债市影响仍偏顺风。因而投资者面对的资产配置选择是赔率较高的偏权类资产或胜率相对高的纯债类资产。在此背景下,若投资目标偏谨慎(假设处于震荡市之中),适合采用偏防守类策略——转债低价增强策略、转债高YTM筛选策略。若投资目标更加适当积极,适合采用攻守兼备的改良双低策略。本篇报告聚焦于低价和高YTM两种防守性策略的实现与优化。

低价增强与高YTM策略逻辑

今年以来低价转债和大盘转债相对占优。低价增强策略的核心是转债在不发生违约风险的前提下有90元以上的债底支撑(纯债折现的角度),在牺牲适当正股基本面优质性(如短期业绩经营不达预期等)的情况下换取较高的赔率。

高YTM策略逻辑是将转债持有至到期的票面收益作为最低收益的预期,在不会违约的条件下,其收益率越高也即可以获得的策略收益率越高。在城投、非标容量收缩,纯债低票息以及固收类资产欠配的背景下,高YTM转债因有债底且高到期收益率仍有望受益于“资产荒”。考虑到纯债收益率处在低位,可以适当的用高YTM转债进行替代。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转债市场逐渐反弹,违约风险相对可控的高YTM转债标的变少,也即此类策略为阶段性策略。

可转债低价增强策略实践与策略绩效

2023年以来,转债价格跌到100元以内的转债共计20支,原因可分为正股或条款两类。其中正股原因主要包括:1) 所在行业现金流易有恶化,偿债能力不稳定;2)公司业绩预亏、基本面恶化;3)“国九条”新规对部分小盘股退市预期的影响;4) 公司收到年报问询函(问询函内容涉及资产减值、向大股东利益输送、大股东高比例质押、主营业务项目经营、可转债募投项目变更等);5)担保额度过高,偿付风险较高。而条款原因主要是下修预期落空。

基于以上跌穿债底的情况设置筛选条件,在构建策略层面,主要考虑基本面、转债特征及转债指标三个维度,其中基本面维度主要排除质地瑕疵,规避公司ST及退市等风险,转债特征主要剔除处于条款中或即将触发条款的标的,转债指标则更多考虑转债本身的价格风险与交易活跃度。 策略绩效:23年以来策略累计收益率为8.77%,跑赢中证转债指数的0.08%,超额收益8.69%。24年以来(截至5/31)累计收益率为4.21%、较基准的超额收益为1.53%。23年以来策略最大回撤为-7.95%(同期基准为-11.73%)。今年以来最大回撤为-4.71%(同期基准为-5.23%)。23年以来夏普比率为0.67、Sortino比率为0.96。策略胜率及盈亏比方面,策略整体胜率、盈亏比分别为0.58、1.17。

就收益最差区间标的分析有以下特征:(1)转债余额较小为负向拖累。(2)个别转债受行业影响较大,如新能源行业转债超跌。(3)正股的小市值风格也为负向拖累。(4)转债价格绝对水平较低对策略收益是负向拖累。(5)超低的正股价格且基本面恶化可能引发退市担忧。

针对以上负向特征再进行策略参数优化对策略绩效提升有帮助,具体参见正文。

可转债高YTM筛选策略实践与策略绩效

在构建策略层面,主要考虑正股基本面、转债特征及转债指标三个维度。其中基本面侧重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并剔除掉部分高成长高波动行业和现金流易有恶化的行业,转债特征主要剔除处于条款中或即将触发条款的标的,转债指标剔除转股溢价率较高、纯债YTM较低和转债价格过低的个券。

策略绩效:24年以来(截至5/31)策略累计收益率为6.04%,跑赢中证转债指数的3.50%,超额收益2.54%。今年以来最大回撤为-4.59%(同期基准为-5.09%)。23年以来夏普比率为1.41、Sortino比率为2.04。策略胜率及盈亏比方面,策略整体胜率、盈亏比分别为0.62、1.3。

就收益最差区间标的分析有以下特征:(1)正股的小市值风格为负向拖累。(2)转债区间收益率和纯债YTM没有明显相关关系,也即常识下纯债YTM越高,策略收益率越高数据上并不成立。

(3)策略最差区间正处于2023财报业绩预告发布期,超跌个券的正股此时已发布预亏公告,而回测采用上一报告期数据,因此存在调仓不及时的情况。

根据以上负向特征可以进行策略参数优化,但优化后的标的个数降至不足5个,标的持仓集中风险明显上升,因而优化策略不做应用考虑。

$可转债ETF(SH511380)$ $科思转债(SZ123192)$ $明阳转债(SH113029)$

文章来源:银河证券

免责声明:转载内容仅供读者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其任职机构立场及任何产品的投资策略。本文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您认为本文对您的知识产权造成了侵害,请立即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