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债流动性有何变化?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在2020年3月至2024年4月期间,转债市场的日成交额呈现出明显的波动,并且平均成交额不及正股市场。转债市场的平均日成交额约为617.61亿元,而正股市场的平均日成交额约为860.31亿元。转债市场的波动率比正股市场更大,其中转债成交额的标准差为300.10亿元,而正股成交额的标准差为219.59亿元,高出约50%。转债市场的成交额极差为1957.50亿元,而正股市场仅为1252.49亿元。

在2021年1月至2024年4月期间,转债市场的平均换手率远高于对应的正股市场,并且波动性更大。转债平均换手率在2021年5月、2021年11月、2022年2月和2022年6月达到局部高峰,分别为64.21%、183.90%、86.16%和91.19%,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与正股市场10.29%的平均换手率相比,转债的平均换手率为33.60%,流动性远高于正股。同时转债的换手率波动性也更大,其标准差为20.94%,是正股标准差的9倍。近期趋势表明,转债的换手率正在逐渐接近正股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正在缩小。

在2021年1月至2024年4月期间,高频交易券的数量与占比呈现明显下降的趋势,对转债市场的稳定构成利好消息。在2022年9月以前,高频交易券的数量和占比较高,其中2022年6月一度达到7.16%的市场占比。2022年6月新规发布后,高频交易券的数量开始下降,占比逐渐缩小,截至2024年4月25日仅占0.55%的比例。

细分来看,不同流动性的转债表现如何?

观察近期2024年4月1日至5月9日的转债成交额数据,小盘股和中盘股转债成交额占比接近90%,流动性显著优于大盘股转债。自“新国九条”政策发布以来,小盘股转债成交额占比经历了先跌再涨、再跌再涨,中盘股转债经历了先涨再跌、再涨再跌,大盘股转债成交额占比一直保持在稳定水平,三者在5月9日的成交额占比分别为55.36%、30.28%、14.35%。

观察近期2024年4月1日至5月9日的转债与正股换手率数据,转债流动性普遍大于正股,其差异与正股市值大小成反比。截至5月9日,大中小盘股转债平均换手率分别为3.66%、12.42%、32.26%,大中小盘股正股平均换手率分别为1.33%、2.38%、3.57%,转债流动性水平远高于正股。“新国九条”对大盘股转债、小盘股转债的换手率冲击较小,对中盘股转债的换手率影响较大。正股市场在新规发布后,大中小盘股换手率都有明显的上升趋势。

转债流动性受哪些因素影响?

转债估值的抬升往往能够促进其流动性的提升。合理的百元溢价率反映了市场对可转债未来的良好预期,从而提高转债的换手率。相反,若估值较高或较低,意味着风险较大或成长性较差,转债换手率会一定程度受到影响。

多数情况下,转债流动性的上升伴随着其价格的提升。转债价格的上扬反映了市场对于可转债及正股的良好期待,从而提高转债的流动性,进而提高转债的换手率。

随着转债余额不断减少,转债流动性不断上升。转债余额随时间的推移会逐渐下降,多数情况下转债余额的大幅下行会伴随着大规模的转股,从而引起换手率的上升。

剩余期限缩短促进转债流动性的提升。转债期限不断缩减,大多情况期限越短的转债具有更高的流动性,因为短期转债的不确定性较小,吸引力较大。

风险提示

正股及公司基本面表现不及预期;转债破发风险;转债违约风险;数据统计与提取产生的误差等。

$可转债ETF(SH511380)$ $泰林转债(SZ123135)$ $大叶转债(SZ123205)$

文章来源:华安证券

免责声明:转载内容仅供读者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其任职机构立场及任何产品的投资策略。本文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您认为本文对您的知识产权造成了侵害,请立即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