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洛芬原料药真的能赚钱吗

发布于: 雪球转发:13回复:24喜欢:38

最近因为疫情的逐渐放开,让抗病毒、抗感冒药品成为当红辣子鸡,除了早已路人皆知的连花清瘟胶囊,另一个大家原本不是很熟悉的镇痛药布洛芬也迅速进入大家的视线。主产布洛芬原料药的新华制药亨迪药业,股价高潮迭起,短短时间均已翻倍。

那么,问题来了,虽然股价短期的炒作,跟业绩没有关系,但中长期还是要靠业绩的。

除了以岭药业这种实打实的产品供不应求的情况,新华制药亨迪药业生产布洛芬原料药,真的能赚大钱吗?

我们来算一笔账。

首先,布洛芬原料药整个市场有多大?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布洛芬原料药的市场其实小的可怜。

我们就拿芬必得大剂量的胶囊作为统计。芬必得的胶囊,1粒布洛芬含量是0.4g,一个患者一般是3天一个疗程,1天3次,1次1片,那么一个疗程合计是3.6g。全中国14亿人口,即便每人都经过一个疗程,则合计用量是5000吨,即便是全世界60亿人口,合计用量也就21000吨。布洛芬原料药价格1吨大概是18万,那也就是说按照全世界的市场来算,也就38亿,按中国的市场来算,也就9亿。这样一个市场规模,实在是算不得有多大。

其次,布洛芬原料药涨价的可能性有多大?

这个涨价的可能性是有的,但是大幅涨价的可能性几乎没有。要知道,单单新华制药一家的产能就有8000吨,足以供应22亿人使用。这还不考虑全国那么多药企,要起产能随时可以起来,所以,布洛芬的供应量其实是很充足的,有可能涨价,但涨价的空间其实很有限。

因此,虽然布洛芬人手必备,但布洛芬原料药企业未必能受益多少。这跟国外全部放开,多数人都准备了扑热息痛(泰诺),但是扑热息痛原料药最大的厂商丰原药业,业绩却几乎不动,就很能说明问题。

那么,布洛芬,或者感冒药真正受益的是谁呢?

当然是制剂企业,尤其是品牌制剂企业。

像芬必得,1粒的含量是0.4克,也就是1粒布洛芬原料药的成本7分钱,而1粒卖1.3元(32元1盒,24粒),原料药的成本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单纯考虑原料药成本的话,其毛利率高达90%以上。

至于新华制药自己的制剂,1片0.1g的,100片才9元,1片才9分钱,即便这样,1片制剂的毛利率仍然超过50%。

所以,真正赚钱的是品牌制剂厂商!是品牌制剂厂商!是品牌制剂厂商!

也许,这波炒作过后,可以发现,业绩真的爆棚的,是以岭药业金石亚药华润三九这样的品牌制剂厂商,其他都是浮云。

@今日话题 

精彩讨论

瀚海胡杨奥利给2022-12-08 23:19

只能说西药药商不会赚钱!
是药三分毒,西药追求小剂量,我们一家四口人服用小儿用的退烧药(美林),一瓶没用完。
莲花清瘟一次五粒,一天15粒,吃一个星期也没啥用,还花不少钱。这次之后直接拉黑。

爱吃高丽菜的老狼2022-12-08 23:25

你说的一点都没错。原料药的价格低的吓人。成品药的价格很高的。但恰恰是这一点决定了,原料药的空间相当大。原料要提价格三倍。成品药厂商压根都感觉不出来。但是原料药这三倍的提价能让他的净利润增长15~20倍。

全部讨论

2022-12-08 23:19

只能说西药药商不会赚钱!
是药三分毒,西药追求小剂量,我们一家四口人服用小儿用的退烧药(美林),一瓶没用完。
莲花清瘟一次五粒,一天15粒,吃一个星期也没啥用,还花不少钱。这次之后直接拉黑。

2022-12-08 23:25

你说的一点都没错。原料药的价格低的吓人。成品药的价格很高的。但恰恰是这一点决定了,原料药的空间相当大。原料要提价格三倍。成品药厂商压根都感觉不出来。但是原料药这三倍的提价能让他的净利润增长15~20倍。

2022-12-12 22:13

我眼红 但我畏高 大家醒醒吧 全国人都感染一次才9亿销量 炒毛呀

2022-12-10 09:47

什么时候有18万一吨啊

真正的受益者,金石亚药,以岭药业。以岭药业已经涨不少,金石亚药也来了

2022-12-09 06:43

中药智商税。欧美国家没有中药也没啥事情

2022-12-08 23:44

能赚钱又能怎么样,这几年核酸不比你感冒药赚钱吗?看看$迪安诊断(SZ300244)$ $华大基因(SZ300676)$

2022-12-08 22:47

布洛芬胶囊买了4盒,美林和甜倩的布洛芬液,买了四瓶,先囤这么多吧,希望永远派不上用场

2022-12-08 21:18

说的好!只有中药有稀缺性!并且高利润!

2022-12-08 21:16

首先丰原的扑热息痛产能就没st三圣大。建立在错误论点的吹票。毫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