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基金开始延长期限了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先从一纸公告说起。

投资界-解码LP获悉,近日,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宣布对《上海浦东科技创新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之合伙协议》进行修订。

成立于2019年,浦东科创投资基金首期规模55亿元,至今5年投资期已到。而这次修订,最大变化便是:基金存续期限由十年变更为十二年,其中投资期限由五年变更为七年。进一步延长投资期。

这样一幕,备受关注。

55亿母基金

宣布存续期延至12年

时间回到2019年,为充分发挥国有资本的引领作用和杠杆效应,吸引集聚各类社会资本,浦东新区国资委组织相关国企和社会资本,发起设立了上海浦东科技创新投资基金。

其中,浦东科创投资基金由投控集团、陆家嘴集团、张江集团、金桥集团、外高桥集团、浦发集团、科创集团、金桥股份、张江高科9家区属企业共同出资组建,首期规模55亿元。上海浦东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为普通合伙人,这是浦东新区国资创投平台浦东创投集团旗下投资机构。

按照规划,浦东科创投资基金聚焦中国芯、创新药、蓝天梦、未来车、智能造、数据港等六大硬核产业,并通过设立若干支特点鲜明的行业专项子基金,与各类社会资本结合,放大基金规模,创新“产业+基地+基金”联动发展模式,形成约200亿元的科技创新产业基金群。

据官方数据,成立5年来,浦东科创投资基金已投入运营9支子基金,实现六大硬核产业全覆盖,母子基金累计投资项目173个,涉及金额约62亿元,带动社会资本超570亿元。所投GP不乏上海航空产业基金、海望资本、张江科投、国方创新等知名机构。

在招商效果上,科创母子基金在浦东区内投资总额43亿元,带动社会资本389亿元,已经吸引了9家企业总部迁入,14家企业在浦东新设核心子公司,产业链带动效果显著。

5年过去,为更好地发挥国有资本引领放大作用,高效提升国有资金使用效率,经浦东科创投资基金合伙人充分协商决定,对原基金合伙协议进行修订。其中,除了更新部分合伙人信息外,更为重要的变动是:

基金存续期限由十年变更为十二年,其中投资期限由五年变更为七年。

而按照原基金合伙协议,基金存续期限为 10 年。有限合伙成立之日起 5 年内为投资期,投资期结束后至有限合伙存续期限届满的期间为退出期。也就是说,按照原计划,到2024年浦东科创投资基金已结束投资期,进入退出期。

对于此次基金存续期延长,各合伙人表示:将有助于整合利用各方优势,发掘投资机会,通过专项投资和市场化管理,提升公司资本运作能力及效率。

LP开始接受更长期限

某种程度上,这是耐心资本的一缕写照。

眼下,引导基金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回顾我国引导基金发展历程,从2015年前后政府引导基金井喷式涌现,到今天已经成为我国创投市场最为重要的出资力量。由于国资特性,早期政府引导基金存续期普遍在7年左右。

另一方面,政府引导基金大多带着为当地招商引资的目的,通过放大财政效益撬动社会资本,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如今,随着新一轮产业升级竞争愈发激烈,各地开始争抢战略性新兴产业,招商需求更为迫切。

然而一个现实是,战略新兴产业背后,大多聚焦在硬科技领域,这也就意味着长周期一家硬科技企业从成立到科技成果转化,再到符合上市要求最起码需要6-10年时间。也就是说,大部分人民币基金很难长期地支持一个科技类项目。

长期专注于硬科技,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对此感触颇深,“风险投资的本质就是通过支持颠覆式创新技术,创造出更大的价值来推动科技进步和行业变革,最终收获‘知识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在他看来,作为风险投资机构,如果过于追求短期财务回报,就没有办法投出伟大的企业。

于是,关于“长期资本”“耐心资本”的话题被频繁提起。延长基金存续期便是当好“耐心资本”的重要方式之一。

我们已经看到,越来越多的政府引导基金在管理条例中提到,延长基金的存续期限。

去年11月,深圳市成立20亿元科技创新种子基金,委托深圳天使母基金管理。其中在存续期限上,种子基金打破了此前5到10年的惯例,存续期延长为15年。

几乎同一时间,广东省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股权投资基金二期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二期基金”)成立,目标规模300亿元,由广东省级国资,以及东莞、中山两地的引导基金共同出资。其中,该基金开创性地将存续期限定为17年,轰动一时。

更早些时候,黄山市新兴产业基金发布子基金遴选公告,其中显示基金存续期15年,投资期10年,退出期5年。投资方向上,该基金将投向黄山市重点发展领域,实现九大新兴产业的政策导向目标。

随着壮大耐心资本成为共识,引导基金延长存续期限,正在成为一股潮流。而作为VC/PE募资的重要来源,这样一幕也从源头上发挥风险投资最大价值,进一步支持科技创新。

历史经验表明,每一笔成功投资背后,都离不开投资人长期陪伴。对于各个地方来说,一方产业的崛起,往往需要数十年的培育。当引导基金变得更耐心一些,一幅幅产业画卷也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