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嘲讽出天际,动视暴雪为何仍要大搞“政治正确”?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VOL.1

「 动视暴雪又双叒叕飞上舆论中心了

  」


 

最近,动视暴雪(以下简称暴雪)旗下的King工作室与麻省理工学院(MIT)合作开发了一个“多样性空间工具”,可以从种族、文化、年龄、身材、性别认知、性取向、残疾等不同维度测量角色,旨在通过数字统计的方式来设计更多样化的角色。

 

暴雪声称其该工具使角色更加多样化,避免角色设计中高频率出现直男、白人男性的刻板形象。目前暴雪旗下《使命召唤:先锋》与《守望先锋:归来》团队已经开始进行测试。

 

去年,暴雪因女性不平等薪酬以及常年包庇性别歧视和骚扰行为遭到起诉,企业形象不仅被按在地上摩擦,暴雪为此还支付了1800万美元的和解金。

 

和解金将用于成立一支美元基金,对在办公室遭遇性骚扰和性别歧视的员工进行补偿,同时,暴雪也正式开启了企业形象的挽救之路。

 

上个月,暴雪脑洞大开,官方宣布任命一位黑人女性Kristen Hines为首席多元化、公平和包容官(Chief Diversity, Equity, and Inclusion Officer)。承诺在未来五年内,在Kristen Hines的带领下,将女性和非二元性别员工的数量增加50%。

 


以上几顿操作让玩家直呼“有内味了”,各种评论字里行间不难看出对暴雪的嘲讽,认为暴雪没有好好做游戏,而是在大搞“政治正确”的表面工作。

 

暴雪的补救玩家和网友似乎并不买单,甚至起到了反作用。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被嘲讽出天际,暴雪却仍要大搞“政治正确”?

 

实际上,暴雪的确需要堵住舆论风口,挽回自身的企业形象,但并非是为了大众层面的企业形象,更多的是资本层面。

 

在这里引出一个关键词:ESG。

 

ESG的字面意义是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和公司治理(Governance)三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缩写,主要由众多议题和量化指标组成。

 

 

在国外,一家企业的ESG评级是非常重要的投资参考指标,投资方十分重视企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各大投资机构也纷纷践行ESG投资理念。

 

而在丑闻披露之前,暴雪的ESG评级非常高,特别是在E(环境)和G(治理)两方面。华尔街日报甚至发表了一篇文章《动视暴雪是如何通过ESG测试的?》质疑ESG评级机构,为何忽略了暴雪背后巨大的隐形风险。

 

随后,多家ESG评级机构作出反应:MSCI于去年11月底从其ESG指数中删除了动视暴雪,富时罗素则将动视暴雪列入争议观察名单以示回应。 

 

一时间估值、股价断崖式下跌,直到今年1月初,爆出微软将以每股95美元的价格,共计687亿美元收购暴雪,股价才得以回升。甚至有分析指出,微软收购暴雪从ESG投资框架来看,有可能会夭折。不难看出,这场ESG危机给暴雪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尽管暴雪挽回了股民的信心,但还是没有躲过大股东SOC集团的不满。SOC集团一度给其余暴雪股东写信,强烈建议他们反对微软收购交易案。原因则是,暴雪的估值与未来营收能力在这笔交易中大打折扣。

 

但在4月28日的暴雪股东投票大会上,最终以赞同票多于反对票,同意了微软的收购。而这一微软史上最大的收购被外界评价为是一次完美的ESG“抄底”。

 

讲到这里,ESG评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ESG不仅仅关乎企业的品牌声誉,而更多在于投资者的利益与企业的盈利能力。

 

暴雪事件的背后也映射了长久以来游戏行业存在的不平等问题。根据国际游戏开发者协会(IGDA)2019年报告显示,81%的游戏开发者为白人,亚洲人仅为10%,拉丁人7%,黑人仅占2%。游戏开发者的性别比例为男性71%,女性24%,其他5%,不均衡现象十分明显。

 

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粗浅分析了游戏行业里,性别、种族歧视的现象,尤其是在美国游戏行业,“白男至上”的恶劣办公室文化背后是性别、种族的割裂,甚至可以追溯至大学里的一些兄弟会文化。

 

部分兄弟会前辈会以各种借口向新人提出过激的要求,而新人则只能乖乖听话以示“忠诚”,而女性和非白人学生则成为考验新人的常见“道具”,他们在校园里遭受过不同程度的骚扰,甚至因为兄弟会闹出人命的案例也比比皆是。

 

虽说ESG准则能在一定程度上约束公司,但也应该思考如何从源头上消除这种恶劣行径的发展。

 

也难怪网友一向对于治标不治本的政治正确拒不买单,一位网友非常“客气”地评论道:“暴雪会在游戏里设计多样化的角色,但如果这些多样化的人试图要求更好的待遇和非虐待性的工作条件,他们将被忽视、威胁、解雇。这就是暴雪对于多样性的真正想法。”

 

看来,暴雪与玩家之间的信任危机还会持续一段时间,直到做出真正尊重“多样性”的改变。当然,暴雪也警示了同行,不要犯相同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