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10年后的房价走势,还会让人高攀不起吗?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10年后,好房子会让人高攀不起!刚开始我也不信,但经过分析后发现这个结论没毛病,大家帮我看看是不是这个样子!

首先明确一下,目前全国城市都推出了各种各样的地产刺激政策,有的人抓紧上车,有的人说千万别接盘。大家说的都有道理,因为未来房价是分化的,大部分房子现在肯定是接盘侠,少数人口净流入城市中地段好、物业好、房子好、租金高的房价会继续上涨。

但是,即便是一线城市的房子,现在可以入手了吗?这一轮楼市政策放开,最为震撼的就是一线城市的刺激政策,无论是放松限购还是降低首付比例,这让很多人有了买房的条件。现在咱们分析的一线和强二线城市的好房子能不能买!

1、当前的房价还是很贵。如果我们用股市的模型来分析楼市,会发现房价其实很简单。房价贵不贵,就看租售比,也就是租金回报率,类似于股票的市盈率。目前全国主要城市的楼市租金回报率只有1.95%,相当于市盈率50倍,估值很贵。

估值贵并不决定房价上涨还是下跌,还要看收入增速。过去经济发展快、收入增速高的时候房地产相当于是一只成长股,估值贵大家都认,买房看重的是房价上涨而不是租金收入。现在经济增速下降、收入预期弱,1.95%的租金回报率就太低了,比国债收益率还要低,所以房价出现下跌。这跟股市中成长股变成非成长股,估值要压缩一个道理。从这个角度看,目前房价还是贵。

2、从10年后的角度看,现在房价未必贵。这个分析过程听起来有点复杂:首先1.95%的租金回报率在目前看来是很低的,因为10年期国债收益率还有2.3%。但是,10年后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大概率会很低,比如低到1.5%的水平,这都很正常。

插一句,为什么10年期国债收益率会一直下降呢?因为随着经济体不断发展,它的增速是下降的,整个社会的资本回报率也是下降的。

我们回顾一下10年前2014年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那时候还有4.6%,余额宝收益率还有5%,这才过去10年,余额宝收益率不到2%了。

所以,现在房子1.95%的租金回报率很低,但是10年后1.95%的租金回报率就很香了。当然了,未来10年能继续保持1.95%租金回报率的城市或者房子肯定只有一部分,大概率就是一线和强二线城市的好房子。

3、居民端沉淀了大量资金,这些资金是潜在的购买力。自从这几年房价下跌之后,大家存了很多的钱,居民存款高达146万亿元。这些钱目前是躺在账上,吃定期存款,吃理财收益率。

而且,在这两年房价下跌之后,很多人钱都不愿意买房了,都存定期了。从这个房价与定期存款的走势能明显看出来,房价下跌了,定期存款上升很快。

10年之后,当定期存款利息降到1%以下,理财收益率也在1%以下,买房可能成为一个可选的投资渠道。

大家不要觉得这个情况不可能,我还是以股市来举例,这种情况已经在上演。这两年因为经济大盘不行,很少有高速增长的股票了,大家追捧的是低估值、高分红的股票,这些股票涨了非常多。以前成长股动辄30%多的增速,谁看得上那点分红?现在不一样了,能够稳定分红的股票就是香饽饽。这就是经济大环境改变了资金的选择。

4、啥时候房子会变成香饽饽?

当房子的租金回报率跟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样的时候,房子作为投资品的吸引力就体现出来了,就会有资金涌入了。

现在房子没有投资价值,是因为10年期国债收益率2.3%比房屋的租金回报率1.95%高不少。未来如果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降到1.9%以下,房屋的租金回报率还不变的话,那大量的存款会涌入房地产。

有人说,房屋的租金回报率不会下降吗?会的,当租金下降或者房价上涨的时候,房屋的租金回报率都会下降。所以,我们强调的是一线或强二线城市的好房子、能出租出去的好房子,这些地方的租金大概率还是比较平稳的。比如说广州,这几年租金整体比较平稳。

至于房价上涨导致的租金回报率下降,对于房屋持有者来说更是好事,而且一般房价上涨的时候会带动租金上涨。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政府目前正在干的事情。把一些可能烂尾的、卖不出去的房子收回来,变成保障性住房低价出租出去,这会压制整体的租金水平,郑州目前就有这个情况。但对于一线城市来说,并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他们的新房库存并不高。

5、有没有什么潜在风险?

有的!那就是房产税。虽然房产税未来4、5年不存在立法征收的可能,但未来就不一定了。要知道在2021年房地产高歌猛进的时候,房产税的呼声是非常高的。所以,在未来时机成熟的时候房产税肯定会推出的。

房产税推出对房价的影响不好说,但对于多套房产的持有人来讲,大概率你的持有成本就提高了,租金回报率就没那么高了。举个例子,假设一个家庭2套房子免征房产税,你有4套房子,其中2套每年得交房产税,你每年就得比别人额外付出成本,租金回报率自然下降了。

最后强调一下,我并不是鼓励大家去现在买房,而是给大家提供一个视角,房子、房价实在太重要了,我们必须仔细慎重地决策,而不是拍脑袋、人云亦云。在这个巨变的年代,需要更努力一点去洞察未来的趋势,我会持续与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