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4喜欢:3
做生意要赚钱,除了你手里要有“尖货”,更关键的是你的盈利模式要跑的通。
同样,一个国家的国运要想长盛不衰,除了要有高科技和强大的军工体系,更重要的是你的制度在适应内外挑战的时候,也要跑的通,要有可持续性。
也因此,今天我们跟美国的博弈,恰恰博弈的就是制度的适应性。
中国秦朝之前是分封制,秦朝之后是中央集权式的郡县制。在西方历史上,根本没有完整的郡县制,全部都是封建制。
郡县制国家,积弱积贫的时候,就是各种倒霉,就是被人家各种欺负。
然而,一旦完成内部整合,天下重新一统,组织效率再次起来,那就是极为强大的战斗力。
从中国大历史角度,我们至今有几个大的历史阶段:
承平:
秦汉一统,往死里干周边;
乱世:
魏晋南北,郡县制崩盘后人口大灭绝;
承平:
隋唐演绎,又是往死里干周边
乱世:
五代十国,再加个宋朝,最疯狂的人口大灭绝
承平:
元明清,郡县制逐步拔高到效率最大化
乱世:
民国,外战+内战,人口大灭绝
按理现在是第四次承平。
美联储诞生前,美国的金融危机是经常爆发的,可是,每次规模有限。
在美联储诞生后,尤其是二战后,美国金融危机很少爆发,可是每次爆发,都是史诗级的。这就是因为,美国在二战后定义了美联储对经济干预的“郡县制逻辑”,所以,美国的经常也是大张大合,如同我们古代“乱世—承平”轮转般。
现在,貌似很多重要的经济侧面,都是断崖。例如:人口走势,国内地产对经济的驱动,流入的美元。而且,这三者之间还有相互强化的功能,使得我们身处多个周期尾部,承压很大。
如果我们不是使用了郡县制,估计早就是东南亚危机的宿命了。
美国之所以觉得我们很难缠,就是因为他们的历史上没有针对强大郡县制国家的经验。
此外,美国现在还有一种近乎“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霸权幻觉。
这个逻辑就是《二十四史》要反对的东西,即,权力越大,越要受制于一定的统治规则,否则就会被反噬。
很多时候,越是顶尖高手,越是不能有一次失误,否则就是万劫不复。
当美国将海量资源用于打压我们的时候,往往也意味着他们有限的资源配置全部错误了。
即便美国出台了很多产业政策法律,可是,他们至今没有形成举国体制。问题是,制造业升级,必须依赖举国体制,这是经济史的铁律。从大英帝国疯狂举债对外扩张,到拿破仑战争,到苏联的重工业建设,还有德国作为帝国的产业政策,甚至美国自己在建国后的100多年的产业保护,以及冷战时期美国为对付苏联实施的举国体制产业升级策略,无不如此。
原因无它,制造业就是打仗,只是目的有所不同,前者是民用,后者是军用,仅此而已。
今天美国还是消费主义,如何可能快速诱发制造业腾飞?反观我们,始终是郡县制的模式,极为擅长生产,也极为适合搞生产,这就是今天中美博弈两者“盈利模式”不同的根本所在。
但是,我们也有代价,那就是来自发达国家的外需不再靠谱。人家在玩脱钩,在玩产业链转移,现在主要经济体都在玩命搞产业升级,就是要把你拒之门外,不与你玩了,不与你做生意了,这个很可怕。我们在扩大开放,现在变得被动封闭。
现在是整个西方第一次遇到被高度整合好的大型举国体制,那么,他们也将真正体会到,郡县制的杀伤力,尤其是在产业发展上面。
此时此刻,耶伦说我们是“产能过剩”,已经没有多少意义了。必须看到,他们发动的贸易战,确实是让我们在供给侧很痛苦。可是,也阴差阳错将我们供给侧的售价降低了下来(所谓的偏通缩环境)。这种供给侧的价格战,现在反噬欧美产业,成为他们不堪承受之重。
然而,由于中国已经全面优化了郡县制的制度效率,起码还可以熬很久。可是,西方的社会始终是封建制的现代版,各方势力的利益会被这种级别的博弈冲击而受损,也就变得很难持续保持现在的对华高压举措了。
从市场经济的规律来看,只要是市场在,小院高墙就不可能成功,市场中的参与者会自己发现套现的漏洞。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尽管我们还可以熬,可代价是昂贵的,且后遗症很大。
现在很多财经声音说,产业升级的新经济可以替代房地产,服务业可以替代房地产,这种说法是极为无知的,甚至很危险。
2009年到2013年的投资增长很猛。可是,等交付后,这些投资转变成供给的产能和基建马上遭遇严重的需求不足。
那么,以今天我们的产业升级规模和质地来看,只怕会是比2009~2013年更加疯狂,将来拿什么需求侧去创造订单?
需求都死绝了,供给再牛逼,意义何在?
郡县制再强大,也是高度依赖经济增长。因为,郡县制对于财政开支扩张极为依赖,而财政开支扩张必须建立在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上。那经济增长没有需求支持,如何实现?
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美元超发,是对全球人口红利的透支;我们的产能扩张,何尝不是如此?
本质上,这两位顶尖高手的博弈,都是抢夺全球存量的人口红利。谁抢到的多,谁就有可能获得更加长久;谁抢不过人家,那就等着断崖式崩盘的后果。
看得到的将来,拉升地产作为内需之母的功能,光靠海外需求是不行的。
作为世界工厂,我们从内部的国产替代,已经变成了国际上对发达国家制造业的“替代”。
问题是,中美博弈如此激烈,全球总需求长期是边际递减的。一边是我们不断飞翔的制造业产能,一边是全球总需求长期萎靡不振,这是超长周期的内生矛盾,是左右我们每个人财富的关键性的问题,是大国博弈进入白刃战的核心逻辑。
美元超发,不过是全球高通胀;中国制造业产能腾飞,那就是全球大多数国家收入端被打爆。
当这两股力量同时发力,我们也就不可能独善其身,甚至还会面临回旋镖。
于是,拉升中国私有产权保障最佳的资产,核心城市商品房,也就是唯一的路。可以晚来,但是绝不能缺席。只要缺席,企业就立马订单不足,然后就是大规模的财政压力、大规模的就业压力、大规模的债务压力。
而且,最要命的是,如果拖的太久,拖延期间产生的“损失”也会在后续的行情中被“计价”,从而让下一波行情走的更高。
必须看到,今天我们的人民币资产不再是全球经济繁荣周期的逻辑定义,而是大国博弈的阶段性诉求定义。
当大国博弈到了必须拉内需的时候,就拉。甭管什么90年代的日本模式,什么2008年的次贷危机,这些都不好使。
原因只有一个,神仙相互往死里干,神仙必然是按照自己的诉求去定义财富工具。
说的再直白一点,你手里的票和房子,能不能来一波超级行情,取决于村里希不希望现在来这一波,以便应对鹰酱的进攻,而不是经济规律决定,更不是市场规律决定。
永远不要低估它的拉行情能力。

全部讨论

就喜欢看这些纵贯古今,联通八方的分析。

06-05 08:40

那究竟是房子还是股票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