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38回复:212喜欢:198
假如,你是一个外科医生。
正在做一个手术,需要耗费4个小时,才能把这个患者救活。
这时,突然进来了四个患者,都受伤了。
一个小时,就能救活一个。
超过四个小时后,他们都会挂了。
请问,你这四个小时,用来救这1个患者,还是去救那4个患者?
有两种选择:
一种是,先来后到的原则。
正在做手术的这个患者是先来的,那必须先救这个先来的,让那4个后来的患者,排队等着。
即使他们四个挂了,也是应该的。
另一种是,4条人命大于1条人命的原则。
放下手里正在救治的患者,花同样的4个小时,去救那4个人。
哪个原则对?
都对。
原则本质上,就是让你心理上好过一点,是内心的秩序,能让你晚上睡得着。
让你心安理得,觉得自己没做错。
思想实验,再往前推进一步,你原来能说服自己的原则,漏洞,秩序崩塌就出现了。
假如你坚持的是先来后到原则,那后面来的4个患者,都是你的亲戚朋友,你还会继续坚持这个原则么?
不会了。
如果你坚持4条人命,大于一条人命的原则,那你正在救治的人,才是你的亲属,你还会坚持这个原则么?
也不会了。
这两个问题一想,那你的原则是什么?
变成按照患者与自己的亲疏远近,作为救治的原则。
再推进一步。
如果,这5个患者,和你都没关系,你仍然认为4条人命大于1条人命。
而这4个人分别是缺少了四种不同的内脏器官,需要你把手里的患者器官拿出来。
去救治那4个人。
你还能坚持,4条人命大于1条人命的原则么?
也不能。
为什么?
因为,你背负了主动杀人的罪责。
虽然你救了四个人,但你在行为上也杀了一个人,你是要承担责任的。
所以,你宁愿看着那4个人死,你也不会让自己背负上任何罪责。
免责,保证自己的安全,才是你行为的原则。
原则,在切身利益面前,都是苍白无力的。
如果在相互介绍的时候,说这个人,很有原则。
有人听到这句话,觉得他的原则,是不可侵犯的。
也有人听到这句话,就觉得他的加码比较高。
潜台词是,得加钱。
或者,得换一种合作模式。
并不会因为对方有原则,就放弃了尝试,从而放弃了合作。
在一个妓女眼中,没有女人是不卖的,他们对一个听到女人不卖的传闻,能理解的上限,就是价格没谈拢。
说的对么?
非常对。
好听的话,谁都会说。
在生存压力面前,个人和组织的选择,都不会太多。
把房价打下来,好么?
你在理性上,认为这个结果好,那当然就好。
等真的打下来之后,才发现自己捅了笼子,各地的账都算不平了,都没钱了,波及所有人了。
有人说好么?
并没有。
该买不起的,还买不起。
不仅买不起,还在继续喊,要继续打打杀杀的。
在历史上,每一次的重大转折,公司里的前任老板,反复提醒,要防止右,更要防止左。
重点是,要防止左。
底层人的欲望,才是无底洞,是要约束的。
在现代经济里,金融是什么?
是产业的血液。
在这个间接融资为主的经济体里,绝大部分金融的抵押物是什么?
土地和房产。
这个资产价格下跌,相当于什么?
整个经济体,都会贫血。
贫血的人,能干活,能跑步么?
不摔倒,就不错了。
在现代经济里,债务是什么?
是资产的背面。
资产价格保持不动,都会引起问题,更何况大面积持续阴跌?
外行人,警惕的是,过度金融化。
内行人,警惕的是,过度去金融化。
产业的血被放干,一定会引起大麻烦的。
天天喊着要搞实体,就像一个人要去健身,练肌肉、健骨骼,觉得血液这个玩意,太水了。
不要这个。
会死的。
产业繁荣和金融繁荣,也是一体两面。
不可能通过对资产价格的打压,就能把钱,赶到实体经济里,那是瞎扯淡的。
你那里要是真赚钱,不用赶,钱都会跑过去。
钱是最聪明的,会流到能增殖的地方去。
有人探讨,之前的房价过高,会对经济和消费,有巨大的抑制作用。
过去这几年,房价下来了。
经济、消费有繁荣么?
没有。
被抑制的更严重了。
这是很多人,以前没想到的。
总觉得,踹了身边的男朋友,就能找到更好的。
经常发现,离开现男友,不仅情绪价值没了,连食堂饭票,都没了。
求着,要复合。
深圳特区报在3月18日用头版头条的形式,直接发警告了。单方面的警告,也只有珠三角的氛围,能干的出来,这么赤裸裸。
“看空者必将屡屡踏空,看好者必将再次获益”。
买房就是下注,就是看好这个城市的未来,过去20多年,只要家庭没在城市里买房都踏空了,只要做多都获益了。你敢下重注吗?
全国所有地产市值,高峰时,总价是多少?
500万亿的规模。
平均下降25-30%,是个什么概念?
总资产规模,少了125-150万亿。
2023年,我们这个GDP是多少?
126万亿。
刚好是把一年的GDP,给损失没了。
你的公司或家庭,存量资产的收缩,直接抵消了一年的营收。
你们家庭、公司,还能出去春游、团建,KTV么?
这就是消费压制。
全国15%的人口就业直接和房地产相关,上下游的拉动比,是1:1.7。
15%+15%*1.7=40.5%的就业人口,受到地产不振,直接或间接的冲击。
如果你在过去两三年,收入下降了,被裁员、降薪了,背后的原因,可能就是冲击的余波伤了你。
而你,可能也是之前锤地产时,且鼓且歌的人。
互联网行业,天天特别热闹,感觉到处都是搞互联网的。
就业人口占比,是多少?
也是2% 。在地产面前,绝大部分行业,都是弟弟,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从2005年开始,到2022年,房地产全部的交易金额汇总是185万亿多。
从2013年开始的,交易量、资金规模,才刚刚进入高潮。
2018-2022年,又在过去十年里,占交易面积的62%,占交易金额的69%。
如果这批人,被埋了,就几乎把所有中坚力量,都埋了。
数量有多大?
一个亿的家庭。
几乎是全部的中产家庭,都被摁在这里了。假如,你是一个外科医生。<br假如,你是一个外科医生。<br

精彩讨论

HIS196303-22 08:21

理想与现实,思维到了这个层次,困难和问题能少90%,杠精和韭菜能少99%。

市场先生的钟摆03-22 08:12

地产周期的逆转,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同时也没有那么钱支持高房价。那么多的闲置房屋是对资源的巨大浪费。通过炒房赚钱的人,不做实业,选择移民跑路。那么任由房地产行业野蛮发展,一旦崩掉,结局更惨。。到时遍地烂尾楼,金融崩掉,实业不振,更加民不聊生,到时可能国家四分五裂。。。你以为中国没有看清真相的人,像你这么鼓吹房地产的人,应该高位没卖,被埋了吧?

不见鬼子不挂弦03-22 08:00

如果可以操控,何来经济危机

玩玩资料03-22 08:42

黑丝哥说的不对,关键是地产琏上最大的一块利润被政府工作人员拿走了,然后不参与整个循环了,如果在股市里可以说,一个上市企业的生命周期里,融资分红比是10:1,那么它对这个市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黑丝哥买神华与海控就给出答案了。

超级红色巨兽03-22 08:09

这些美帝、日本都经历过,去泡沫化也是一种自我调节;电脑用久了,重新安装一下系统,清除一下潜在的流氓软件;世界逃不脱热力学第三定律,无序累计到一定程度,必须用战争手段调节一下,不改变发展的大方向,就酱子

全部讨论

理想与现实,思维到了这个层次,困难和问题能少90%,杠精和韭菜能少99%。

地产周期的逆转,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同时也没有那么钱支持高房价。那么多的闲置房屋是对资源的巨大浪费。通过炒房赚钱的人,不做实业,选择移民跑路。那么任由房地产行业野蛮发展,一旦崩掉,结局更惨。。到时遍地烂尾楼,金融崩掉,实业不振,更加民不聊生,到时可能国家四分五裂。。。你以为中国没有看清真相的人,像你这么鼓吹房地产的人,应该高位没卖,被埋了吧?

如果可以操控,何来经济危机

站在这个点上这么分析确实是对的,那我想问一句,16年那一波翻倍涨价去库存,为什么就不能温和一点涨,试想当初如果仅涨50%,今天也不是这个局面。

这些美帝、日本都经历过,去泡沫化也是一种自我调节;电脑用久了,重新安装一下系统,清除一下潜在的流氓软件;世界逃不脱热力学第三定律,无序累计到一定程度,必须用战争手段调节一下,不改变发展的大方向,就酱子

03-22 08:51

这不是著名的铁轨压小孩问题吗

这种选择轮不到一个干活的来决定

03-22 08:30

地球上,没有那个发达国家,是靠房地产做大做强的。中国是例外???

03-22 08:38

那照您这个意思继续推理,房价继续涨,因为有收益才能吸引资金啊,然后资金全部跑到房地产空转,到时候依靠房地产就可以成为宇宙第一强国

03-22 09:04

房子本身就有金融属性,现在这种打压房价是生生的把房子的金融属性给否了,这肯定是个大错误,对经济发展对整个社会都没有好处,金融属性就是说房产要能保值增值,能容纳社会多出来的货币,至于说房价高了,有人买不起房,这太正常了,没有一个社会可以让所有人都买的起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