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1000万仅仅是温饱线

发布于: iPhone转发:62回复:280喜欢:64


A当年以张家港高考状元的身份考进上海交大。2008年,在双方父母资助下首付60万贷款120万在上海老静安黄金地段购买了100平米的电梯房,一家五口三代同堂居住至今,目前房产市值约950万。他家庭年收入大概30多万,贷款已经还清。

他儿子后年就要上小学,他看中的是老静安第一梯队的静教附校,九年一贯制学校。
静教附校对口的学区房海防村,目前总价最便宜的是一套27.5平的一室户老破小,610万,单价22万/平。

由于他有过贷款记录,所以,买这套学区房必须首付70%,再加上税费,最少需要450万现金。这笔钱对他来说就是天文数字,只有卖掉现在的自住房置换学区房这一条路可走。
卖掉950万的唯一自住房,买进610万27.5平的学区房挂户口然后出租,剩下的钱买一套60平的两室一厅老破小。

扣除租金后月供大概还有1.2万,除去月供和生活开销后,每月应该可以还有几千元积蓄。
全家三代五口人挤在60平的小房子里,原本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是20平米,而今过着人均12平米的蜗居生活。老婆不能接受生活水准越过越糟,为了学区房,夫妻两人没少吵架。还是钱少房价贵闹的。

上海的生活品质和生活舒适度,其实远远低于二线城市。收入比二线多一半,房价却是二线的5倍。

在上海市区,地段尚可、品质尚可的房子单价基本在10万左右,市中心的非学区老破小最低也要7万起步。1000万,也只不过是一套还算体面并不寒酸的普通住房而已。

在上海,这些所谓的千万富翁们,生活精打细算,不敢奢靡浪费 。能在家吃,绝不下馆子,能自己做,绝不点外卖。人情往来,能躲则躲。别说财务自由,就是菜场自由、水果摊自由都远未达到。上班兢兢业业,生怕被老板炒鱿鱼,挣钱还贷、攒钱买房。他们永远在奔波,永远在忙碌,他们能够坚持下去的唯一动力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孩子将来不用再买房。
如果你在上海,碰到一个千万富翁,请别仰慕他,更别嘲笑他,请发自肺腑的好好安慰他、同情他。

在上海,所谓的千万富翁,却依然过着穷人的生活!

如果你只有一套自住房,又不能卖掉套现,那你即使是千万富翁也依然是穷人。如果你有两套或以上,那就是高净值人士,一套自住,另一套可出租,一月租金就上万,或卖出一套可套现一千万资金,你就是名符其实的富翁,就实现了财务自由。富人与穷人的区别可能就是富人比穷人多了一套房。

在上海,生活水准不是由收入决定的,而是由房子数量决定的,因为,在房价面前,工资收入根本微不足道。

上海土著家庭也不一定都有房,更别说有几套房,除非之前拆迁或有投资意识的。

我有个上海亲戚,原来住在虹桥路,去徐家汇只有一站路,后来动迁搬到七宝,靠近虹桥机场,女儿今年结婚,男方是祝桥农村,没有商品房,现在住在学校提供教师宿舍,去年买了个80平的期房,约400多万,每月还贷款近1.3万,老师工资并不高,两人工资加起来约2万,去了房贷每月所剩无几。当时有人介绍了宝山男,家有三套房,我们一致认为应该选宝山男,但她偏偏选祝桥男,真是被感情冲昏了头脑,以后肯定要后悔,贫贱夫妻百事哀。只有财富才能带来幸福、带来自由、带来休闲、带来诗和远方。
人类几乎所有的痛苦烦恼都是钱闹的。就像你炒股,市值涨了就高兴,股票跌了就郁郁寡欢,为什么巴菲特健康长寿?就是由于他的财富一直在增长。

房子是必需品,人类活动70%的时间都是在房子里。你要过上体面的生活至少要有两套房。
如果是土著买一套是自住婚房,买第二套是孩子学区房。土著至少有两套房。
如果是新上海人移民家庭,买一套是自住婚房,买第二套是父母养老房,买第三套是孩子的学区房。对移民刚需来说,至少需要三套房。
如果是有钱人,买一套房自住,最好是别墅或大平层,买第二套是孩子的学区房,买第三房是父母养老房,买第四套…第N套房用于投资,房子多多益善,谁还嫌房子多?

1套是温饱,2套是小康,3套以上才是富裕。如果你只有一套房就与富人根本不沾边。在上海,1000万自住房仅仅是一条有吃有穿有住的温饱线,挣扎在温饱线上的纯刚需、伪富翁。

肯定有人抬杠,何不把1000万房子卖掉?仅仅靠利息就生活的很潇洒。

但是,你没有了房产,你就等同于无产阶级,无恒产则无恒心,没有房子有何面目面对亲人朋友同事熟人的目光?你根本就抬不起头,你压力更大,更加焦虑。



精彩讨论

秋实v8h2023-03-30 20:45

楼主,此帖请投“上海房产”网刊,别在“雪球”这个证券投资网刊上晃眼!

一蔸老茶树2023-03-30 20:46

想点办法投资移民到加澳新,1000w可以分成三个1/3,330w买个豪斯,330w在加澳新做个保守投资以获取落地资格(低风险低收益的那种),330w买进几个中国A股的高分红低风险的优质蓝筹股票(股息率5-6%),就可以躺平了。

经常糊涂2023-03-30 20:41

这个有问题,为什么一定要买学区房,小孩肯努力念书,即使一般的学校也能有出息,不想念书的,再好的学校也是没用的,并且,重点学校里也分提高班和普通班的

Jansenz2023-03-30 22:12

他自己当年状元 交大毕业 现在都这样 就说明学区房没必要买嘛 把钱开开心心花了 以后的事 以后再说 说不定世界大战 钱都成废纸了

原点投资2023-03-30 21:04

百万富翁多如狗,千万富翁满地走,亿万富翁不算啥,十亿百亿才有样。可我拿着三千一个月的工资,算个啥。

全部讨论

楼主,此帖请投“上海房产”网刊,别在“雪球”这个证券投资网刊上晃眼!

想点办法投资移民到加澳新,1000w可以分成三个1/3,330w买个豪斯,330w在加澳新做个保守投资以获取落地资格(低风险低收益的那种),330w买进几个中国A股的高分红低风险的优质蓝筹股票(股息率5-6%),就可以躺平了。

这个有问题,为什么一定要买学区房,小孩肯努力念书,即使一般的学校也能有出息,不想念书的,再好的学校也是没用的,并且,重点学校里也分提高班和普通班的

2023-03-30 22:12

他自己当年状元 交大毕业 现在都这样 就说明学区房没必要买嘛 把钱开开心心花了 以后的事 以后再说 说不定世界大战 钱都成废纸了

2023-03-30 21:04

百万富翁多如狗,千万富翁满地走,亿万富翁不算啥,十亿百亿才有样。可我拿着三千一个月的工资,算个啥。

其实都是自找的,非得上学区房,父母关系不好,家庭没有温暖,好的学区也不一定教出好学生。住松江郊区150多平方大房子的几个朋友,随遇而安,也没有讲究学区,孩子也考上复旦,华政,上海理工。朋友们压力小,房子宽敞,夫妻和睦,孩子心态好,考试发挥都不错。

剩下340万,贷款买了一套60平的老破小,这我就搞不懂了,340万存银行大额存单,一年有10万利息吧。用这10万利息,不能租一套100平的电梯房?非要自投罗网高价接盘,美其名约:无不动产无恒心,同事看不起。学区房不是不动产?天天一家三代人住60平老破小,同事就看得起了?本末倒置吧这是。

愚人节到了,是吧?08年毕业的交大生工作15年全家收入30万,算了,一对

2023-03-30 22:49

其实问题的关键就是所谓的学区房,一个被忽悠起来的概念,说穿了也就一文不值。

这就是中国人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