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蛇:不做性价比的生意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2回复:4喜欢:1

$雷蛇(01337)$ 

我大概两年前开始关注雷蛇,当时雷蛇的经营逻辑有些混乱,管理层有些好高骛远,投资了手机等业务,与苹果、华为、小米等巨头直面竞争,完全低估了压力,惨淡认亏出局。但近一年雷蛇有了很大改观,其扩张产业线的方向更加明确,比如都是游戏相关的外设或者一些高溢价但低实用性的产品(比如游戏座椅、毛绒玩具---见图、服饰),这类行业的壁垒较低,巨头较少,很利于其品牌价值的发挥。此外,其笔记本电脑业务也愈发受益于规模效应,在疫情后的恢复期,有望继续带来罗技所不具备的高增长。而其投资的服务(主要是在线支付业务)在东南亚也逐渐进入了收获期,维持了高速增长。

近一年雷蛇还加大了ESG上的投资,把其产品收入与植树造林、海洋环保联系起来,既塑造了其品牌价值,也为其“智商税”带来了正面意义。这与其主要客户都是欧美、东南亚年轻的热爱环保一代有极大关联。长期来看,这种esg投资也会为其增厚品牌价值。

但这两天,雷蛇的上涨除了对其业绩拐点与经营认可之外,更重要的还是其潜在的被收购或私有化预期。

如果雷蛇被收购或者私有化,有这么几个比较有意义的数值值得参考,2.405 --- 大股东年内配售减持价,这也是前段时间的密集成交区,给目前股价稍带来些压力, 3.13-- 过去52周最高价, 3.88 --- 发行价, 5.12 --- 历史最高价。

当然,如果要是被巨头收购的话,还会有额外的控制权溢价。像雷蛇这种世界级的细分行业龙头,而且鉴于其品牌价值是核心竞争力,与众多巨头可以无缝互补,极易带来协同效应,收购价值的溢价将极其显著。

比如2014年,苹果以其1%的市值收购beats,就给出了业界惊叹的溢价。而beats与雷蛇的品牌价值相比,远远不及。beats只是卖产品,而雷蛇能给巨头带来的是整个游戏硬件的生态及入口,这种协同效应和潜在价值不可估量。

p.s.苹果自2014年翻了近10倍,1%的市值高达200-300亿美金,这也是我认为雷蛇的上限估值。

雷蛇的内生价值:盈利拐点已出现,未来高营收增速带来戴维斯双击

如果只考虑雷蛇的内在增长,过往5年营收的cagr高达30%,即使去除去年的疫情因素,2016-2019年,三年营收的cagr也高达28%。

假设雷蛇未来5年可以保持28%的增速,并且PS估值给与2.5,其估值也在100亿美金以上。而按照雷蛇最近的经营,我觉得不会很难达到。

未来的增长点主要在:

1. 公司笔记本电脑在疫情后的高需求。

2. 服务(主要是O2O支付)长期维持在40%p.a.增长。

3. 产品线的进一步扩张(从外设到座椅到玩偶到口罩。。。)。

4. 与其他品牌的合作(比如与李宁合作体育用品、与米哈游的原神、任天堂合作相关外设、与panerai 合作手表。。。)

5. 实体旗舰店在全球范围推广。新加坡店已经建好开发、LA,London、NY蓄势待发,国内的京沪也即将迎来雷蛇的旗舰店。届时其产品可以获得全系推广,很多在网站上才能买到的产品,也有望更方便的在旗舰店中买到。

(该玩偶每件售价高达30美金,完全展现了其国际一线游戏品牌的实力)

最后截一张其的市销率:

只能说,国际大牌完全被港股无故拖累,目前的股价不仅没有反应其被收购的预期,也完全没反应其本身的价值。

全部讨论

2021-11-02 13:37

$雷蛇(01337)$ 现在的压力主要在6月3日2.24-2.42的高额成交。突破了2.42之后,向上一望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