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新百,高估收购的资产咋样了?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回复:8喜欢:17

#南京新百#

声明:个人思考,仅供参考,欢迎讨论

本文主要展示高估收购的资产这些年来收入、利润实现情况,不分析具体业务。

2016年收购安康通,三胞国际和齐鲁干细胞76%;2018年收购世鼎香港;2021年置换入徐州老年医院,当然还有其他的收购(禾康、丹瑞)。因为这些收购,资产负债表商誉科目20231231尚有60亿。

收购时评估均采用收益法,如果历史和未来净利润实现情况优于评估采取的数值,则不存在高估,反之则说明评估估算存在高估嫌疑。

一、资产高估情况(收购时)

(一)安康通198.11%,三胞国际171.14%,齐鲁干细胞2440.38%

2016年收购安康通、三胞国际和齐鲁干细胞

(二)世鼎香港13.77%(合理范围)

2018年收购世鼎香港

(三)徐州老年医院(380%.82)

2021年置换徐州老年医院

二、业绩承诺实现情况

安康通和三胞国际业绩承诺除了2020年外均以很巧妙的数据完成,2020年姑且可以解释为疫情影响。如果对比业绩承诺后的净利润表现情况,业绩承诺期的数据有重大的造数嫌疑,至于是否造假没有证据。

齐鲁干细胞则表现优异,到现在都是上市公司主体主要的利润来源。

对于世鼎香港,业绩承诺和实现情况也类似,数据也都是刚好过线,2020年则仅完成56.30%。

三、对比评估收入和利润实现情况

(一)安康通

可以看到业绩承诺期内,实现的净利润与评估值相比都超额完成,表现良好(造数嫌疑?),但2022年和2023年净利润均出现大幅下滑,而实际上安康通应是高速发展,服务人数从2016年的109万人增加至2023年的超过2000万人,符合增长率56%,净利润却在近两年大幅下滑,是期间费用发生太多?

(二)三胞国际

与安康通类似,业绩承诺期内,实现的净利润与评估值相比都超额完成,但近几年净利润确在大幅下滑。

从2021年开始,评估预测的收入是实现的收入的两倍,评估预测的主营利润是实现的主营利润的3倍,明显未实现评估的数据,事后来看届时评估明显高估。

从净利润的角度,更是离谱,从2021年开始净利润每年保持50%的降幅,2023年仅实现了预测净利润的10%。

姑且认为是战争的影响吧,但如果细究更不应该这么大跌幅,因为从评估数据来看,Natali(中国)的占比更高,因为Natali(中国)的远期估算毛利远高于Natali,说明Natali(中国)的业务发展远低于预期。

(三)齐鲁干细胞

可以看出齐鲁干细胞的表现很好,到现在都是上市公司主体主要的利润来源。

但是按照11.73%的折现率,需要保持20多年的这个利润水平才能按照收益法估值42亿,所以是否高估还得看未来的收益水平。

(四)世鼎香港

评估是增值率为13%,算不上高估。但从数据实现情况,可以看到营业利润超额完成,经两年有所下滑;而净利润均未按照评估估值情况完成。

净利润从2021年开始,也是净利润每年保持50%的降幅,2023年仅实现了预测净利润的15%,与三胞国际异曲同工,看来对于境外资产的造数方式是一样的。

(五)徐州老年医院

未找到徐州老年医院的评估预测数据,从目前来看,徐州老年医院运营情况尚好。

除了齐鲁干细胞和徐州老年医院外,安康通、三胞国际和世鼎香港均低于预期。

静待以色列战争结束和商誉风险消化。

全部讨论

05-08 18:03

数据整理的很详细啊

又收了谁的钱了?

05-10 09:20

05-08 23:49

18年买过,持股差不多2年最后小亏割肉走了。当时觉得业绩太好了,看不明白,差不多回本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