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日课(2024.6.20):投资是一种软技能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读财报:冀中能源2023年年报

冀中能源子公司和参股公司中资产比较大的有,华北制药(200亿资产,60亿净资产,0.5亿净利润),财务公司(188亿资产,60亿净资产,2亿净利润),邯峰矿业(100亿资产,34亿净资产,8.3亿净利润),还有我比较熟悉的华北医疗健康产业集团,我们这叫矿务局医院(总资产30亿,净资产14亿,营收18亿,净利润0.68亿),冀中新材料,我们这媒体经常报道(总资产28亿,净资产15亿,营收6亿,净利润1亿)。

高管方面有一件值得关注的事,公司的财务负责人兼董秘一年多换了三个人。2023 年 3 月 2 日,因工作原因,郑温雅女士不再担任公司总会计师兼财务负责人、董事会秘书职务。2024 年 4 月 3 日,因工作原因,王立鑫先生不再担任公司总会计师兼财务负责人、董事会秘书职务。2024 年 04 月 03 日聘任 张文成为总会计师兼财务负责人、代行董事会秘书 。财务负责人更换如此频繁,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公司分红情况是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派现金 6 元(含税),共计 21.20 亿元。但是报表披露的公司分红安排是,发展阶段属成熟期且无重大资金支出安排的,进行利润分配时,现金分红在本次利润分配中所占比例最低应达到80%。2023年公司净利润49.44亿,分红额只占净利润43%。

公司关联交易数额非常大,2023 年度日常关联交易总额调整为113 亿元,其中:关联采购 80亿元;关联销售 33亿元。报告期内,公司与各关联发生的关联交易总额为 57亿元,其中关联采购 41亿元,关联销售17亿元。

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是冀中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股比例32.81%。第二大股东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6.90%。第三大股东河北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4.43%。第四大股东冀中能源邯郸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6.88%。前十股东中,峰峰集团、邯矿集团和张矿集团为冀中能源集团的控股子公司。

主要财务指标:流动比率0.97,2022年0.84,速动比例0.9,2022年0.78。一般流动比率要大于2,速冻比例大于1。公司流动比率较低,速冻比例还可以。因为存货占比小,所以流动和速冻比例差别不大。EBITDA 全部债务比34.11%,2022年35.02%,有所下降。利息保障倍数13.56,同比下降9.66%。现金利息保障倍数12.15,同比下降19.59%。贷款偿还率和利息偿还率都是100%。

读书:《金钱心理学》

今天开始看《金钱心理学》这本书。这是一本豆瓣评分8分的书,这是一本风靡全球的书。说实话,我一开始是比较抗拒看这种畅销书的。不过,看看也无妨嘛,最起码能多些谈资。刚看了序言和第一章。序言里讲了两个对比的故事。一个叫里德的乡下门卫去世时留下800万美元遗产,一个叫理查德的基金经理在2008年金融危机破产。作者想表达的是,在投资领域,成功和学历、智商等无关。投资不是一种硬科学,而是一种软技能。你怎么做,比你掌握多少知识更重要。对于投资,从历史和心理的角度来看,比从金融本身,能更好地理解它。

第一章的标题是,没有人真的对钱失去理智。作者的意思是,每个人的投资决策都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得出的,虽然有所不同,但是在特定环境和时间下,都是合理的。在大萧条中成长起来的格雷厄姆和美国二战后复兴期成长的巴菲特,他们的投资理念是不一样的。为什么穷人喜欢买彩票,因为只有彩票才能让他们获得有钱人轻而易举就享受到的生活。一些人奋斗一生努力的终点,不过是另一些人的起点。为什么现在00后不买股票,在他们成长的2010到2020年,只有2015年出现一波短期的牛市,指数10年依然在3000保卫战。没有在牛市中成长的年轻人,怎会认为股票能让人致富?所谓的投资、投机,在具体一个人身上,都有其合理性。

读文章(听播客):

继续关注白酒。看了文章《股王茅台,这次哪里会是底?》。茅指数里只剩下贵州茅台一家估值未被大砍,国酒茅台的奢侈品故事仍在延续,而这次批发价格下跌,是否会让股王茅台也被大砍估值呢? 从市盈率上看,目前茅台跌至2018年以来的最低区间,目前为22倍PE左右,上次PE底部是2018年的19倍PE左右。

宏观经济好的年份,茅台是一台印钞机,每年产出多少就赚多少,根本不愁卖,也被誉为最好的商业模式。但是现在消费降级和消费人群结构开始侵蚀茅台的溢价属性。从产能上看,根据茅台推出的“十四五”技改建设项目,2030年完全投产后,一年将新增近4000万瓶的茅台酒。茅台的首要问题是未来可能会出现供给失衡,从而进一步打破茅台批价的底线。

根据上一次2014到2016年失去“金融属性”的经验,茅台曾经极低增速过两年时间,但3年后就重新回高增长。目前先看20倍PE,也就是跌至1400元左右,之后有3%的股息支撑,可能是开始入场的时机。

还看了一篇文章《放心,飞天降价带不崩五粮液!》。如果飞天茅台零售价如果真的跌到2000元以下乃至1500元,对贵州茅台的业绩也不会产生太大影响,五粮液的业绩会被带崩吗?作者的看法是不会。

理由1 八代五粮液开瓶率高,历史销量接近真实消费,不存在像飞天茅台那样因“囤积居奇”而具有的社会库存堰塞湖。

理由2 五粮液的经销商已经完成从资源型经销商到能力型经销商的转变,厂商协同贴近终端进行分销与促销。

理由3 五粮液在今年主动降低经销商20%的普五销量指标,靠1618、非标产品以及系列酒来补充销量,从而进一步主动平衡市场的供求,减缓普五的降价压力。

理由4 五粮液团购价与市场零售价差异较小,不构成对传统渠道价格体系的冲击,可在行业低迷期大力拓展团购来拉动销量。

继续看《走向共和》。慈禧掌权之后果然昏招频出。听信佞臣,大沽明明战败,被官员天花乱坠描述一通,竟成了大捷。因为洋人的最后通牒,要像八国宣战。重用义和团,把二十万人当炮灰。慈禧真把自己当神了。看着这二十万义和团拳众昂首阔步迈向机枪武装的联军时,就好像看着在股票高点最高加仓的资金,瞬间成为炮灰。没有客观条件的允许,只凭一腔热血,就是送死。愚蠢的慈禧,以为让十个中国人打一个洋人就能胜过他们,用牙咬也要咬死。殊不知,在大炮机枪面前,一个洋人可以杀死一百个义和团人。战争的结果,血流成河。愚昧,闭关锁国,只想着过安生日子的慈禧,落后了太多。

接着往下看就实在看不下去了,明明前线死亡无数,几个昏庸(其实聪明的很)的大臣还谎说大捷,讨要奖赏,大发国难财。再往后看,原来慈禧清楚的很,早就开始准备跑了。知道打不过,装出一个同仇敌忾的气势,保家卫国的架势,身体诚实得准备跑。就像很多大资金口口声声说为国护盘,结果卖得比谁都快。可怜的是下面办事的人,做个聪明人,不要让别人把自己当炮灰。

这个时候,李鸿章和张之洞在东南地区搞了联盟,不参战,保住国家的粮仓和钱仓。他们才是真正识时务的人,尤其是张之洞,眼光、谋略都让人钦佩。身边聚集辜鸿铭这样的国学大家,张骞、盛宣怀这样的实业家,人才济济。$冀中能源(SZ000937)$ $贵州茅台(SH600519)$ $五粮液(SZ000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