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奥马哈之行后记——浅析伯克希尔的文化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56回复:53喜欢:88

作为一名业余投资者,成为巴菲特的粉丝已有数年,通过读他的年报已然获得好多生意和投资问题的解答,但总想现场听听两位老爷子的教诲。今年跟随雪球前去奥马哈朝圣,抱着不为寻求答案,只为感受现场氛围的期待而去,不虚此行,满载而归,心情至今尚未平静,同时本着用图片记录快乐,用文字表达思考的宗旨,在这里留下一点认真生活和求索的痕迹,见笑于大方之家。

 @笑容Smile     @朱晓芸     @sylvieluk      @wxgsh     @乌江情     @云价值   @Paul      @fastisslow     @不明真相的群众     @但斌     @renjunjie     @刘军宁  

 

奥马哈,一个美国中部的农场城市,在最近的热播美剧《The Big Bang Theory》中,当女主角Penny说自己的家乡是Nebraska的Omaha时,被人嘲笑为“乡下人”,原来连美国人都不待见这个地方。但就是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却像聚宝盆一样,吸引着全世界最富有的一批人,在每年的4、5月,自发地汇集在一个简陋的场馆里,聆听2位老人的谈话和教导,年复一年,乐此不疲。究竟是什么力量吸引了那么多人参加这个聚会?

 

是因为金钱吗?是的,就连全球最有钱的人比尔盖茨,在这个聚会上也只能作为配角。可是,参加聚会的很多人早已不用为了金钱而奋斗了,又何必每年来听一些“陈词滥调”。难道是因为贪婪吗?是的,聚会的两位主角最擅长在他人恐惧时“贪婪”。可是,这两位主角不仅被称为全球金融界的Mr. Clean,还被称为商业社会的道德楷模,你绝对感受不到哪怕一点点华尔街式的贪婪和浮华。

 

有部巴菲特记录片说的好,“奥马哈的聚会是场‘资本主义的狂欢节’,是股东们向英雄巴菲特致敬的聚会,聚会的主题是关于爱和崇拜,与金钱无关”。资本主义,和金钱无关?That’s where Amazing Happens。

 

资本主义的狂欢节怎么可能和金钱无关?而如果和金钱无关,对巴菲特的爱和崇拜的源泉又是从哪里来的呢?事实上,这个问题可以和另一个问题联系在一起解答,即为什么只有很少的人能按照老爷子的投资方法实践财富之路?窃以为,目前对这个问题的众多解答中,最被忽视,但又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精神层面的原因就是对“伯克希尔文化”的理解。

 

“文化”对企业的影响是隐性而巨大的,优秀的企业家和管理者其实都明白这个道理。美国的杰克韦尔奇把重塑通用的企业文化作为第一要务,中国的马云一直在强调做有价值观的企业,从而让阿里活到99;Google坚持“不作恶”,万科坚持“不行贿”。优秀的企业文化会起到既宽又深的护城河作用,因为技术和产品上的模仿容易,但企业文化上的模仿却相当困难,而一个好的企业文化会引发良性循环,从而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好结果。在这一点上,伯克希尔的文化具有独一无二的魅力,这是很少有人能复制老爷子投资方法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人们对老爷子爱和崇拜的源泉之一。

 

个人认为,伯克希尔文化有三大核心内容:1、清教徒式的企业家精神; 2、用理性经营生意;3、对信任力量的充分运用。

 

1、清教徒式的企业家精神

我所理解的清教徒式的企业家精神,主要指 “正直、能干、勤俭、自律”等品质。无论中外,很多企业的发家史都存在“七宗罪”,在中国更是有“无商不奸” 的历史偏见,令人惊奇的是,伯克希尔的每一分钱都可以算是阳光下的利润,这源于老爷子对自己以及旗下CEO都严格以“正直、能干、勤俭、自律”为要求,尤其是“正直”和“勤俭”的品质被老爷子反复称道,每年的股东大会都要提醒各位股东和旗下经理人,“宁愿损失一大笔钱,也不能损失哪怕一点点名誉”。在勤俭方面,不用提他千年不变的微薄工资,更不用提他那著名的“廉价房”,就说他把公司买的二手小飞机可爱地命名为“不可饶恕”号,而且每年都会因此“奢侈行为”而“公开忏悔”,就会令很多人汗颜。

 

老爷子不仅对自己要求颇高,更是幸运地找到了一批拥有这些品质的企业和企业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七圣贤(The Sainted Seven)”。“七圣贤”,更为完整的说法是 “七加一圣贤”(The Sainted Seven Plus One),指伯克希尔收购的Buffalo News, Fechheimer, Kirby, Nebraska Furniture Mart, Scott Fetzer Manufacturing Group,See's Candies、World Book以及最后收购的Borsheim(即Plus One)八家公司。很多投资者对这8家公司很少谈及,但这几家公司却是在伯克希尔历史上占据非常重要地位的公司,甚至可以说,如果不理解“七圣贤”,就不能算理解伯克希尔。

 

这8家公司被称为“圣贤”,最重要的原因在于经营他们的企业家都是“正直、能干、勤俭、自律”的典范,其中尤以Nebraska Furniture Mart的B夫人最为杰出,也最受巴菲特推崇。B夫人最著名的经营理念就是“Sell cheap and Tell the truth”,可谓是清教徒式企业家的最佳注解,这么多年过去了,走进Nebraska Furniture中,这个经营理念依然清晰可见。

 

其实,以清教徒式的精神去创造企业财富,无论在哪段历史、哪个国家,都是一件艰难的事情,在这条生财之路上,没有一夜暴富,只有长时间地投入和自我牺牲,才能达到缓慢而坚实的财富积累。比如在B夫人的创业经历中所看到的,“她克服了你所有想的到的困难,以及你所不能想象的困难”,并且 “需要30年的时间去建立名誉”。

 

当然,老爷子没有明说的是,一旦你建立起名誉,虽然需要万分小心地维护,但名誉本身就是巨大的财富和强有力的护城河。如果理解了这一点,就能更好地理解为何长期持有才是正确的投资之道,假如一位企业家花费了30年才建立起良好的名誉,他怎么会仅仅因为短期业绩甚至股价的波动而抛售企业和生意?作为优秀企业家的巴菲特,更能深入地象企业家一样思考,从而使他的投资耐心与定力显得与众不同。

 

2、用“理性”经营生意

谈到用理性经营生意,虽说伯克希尔自身以及旗下的GEICO保险公司都是典范,但其实用“七加一圣贤” 来讨论这个话题是最有趣的。这八家公司大都没有独一无二和震撼人心的产品,没有很明显的护城河,所在的行业也都面临较为激烈的竞争,也没有什么引人注目的发展前景,在奥马哈参观了部分公司后,很多人都会产生困惑,为什么巴菲特会收购这些企业,至少在很多人看来,这些公司都和奥马哈一样平淡无奇,沉闷无比,而最有力证明这8家公司无趣的证据是,这8家公司没有一家公司成为世界性品牌的企业,See’s Candies?那也只是一家区域性的企业而已,甚至在巴菲特的拥护者中,这8家公司的知名度也远远不及可口可乐,但其实这8家公司对伯克希尔的重要性却比可口可乐要大得多。

 

这8家公司很好地诠释了从股东角度出发,究竟什么样的生意才是一流的生意和一流的投资。而决定了他们成为一流生意的重要原因在于他们的理性经营方式,我理解的理性经营,主要包括很重要的2点:

 

1、强调真正的内生增长,不鼓励通过负债杠杆和资本的再投入来扩大企业规模;

2、高度重视企业内部经营效率提升,强调通过企业内部的成本和费用控制来保持盈利,不依赖企业独特的产品和提价能力,即使有独特产品和很强提价能力的企业,亦是如此;

 

以“七加一圣贤”中的Borsheim为例来进一步说明这个问题,或许是最有趣的。这家公司所经营的最具有历史的珠宝产品,同时又是最不理性的奢侈品,假如最不理性的奢侈品行业也能用理性经营好,在其它行业中更是值得一试。在珠宝这个行业里,大多数企业都在强调其品牌、独一无二的品味,崇尚越贵越好,拥有较强的行业提价能力,毕竟“没有人愿意在买婚戒的时候被认为小气”,可以说独特性的竞争是这个行业中主流。

 

对于Borsheim,她的旗舰店位于奥马哈一个不怎么起眼的角落,不介绍的话很容易错过,但根据老爷子的估算,就珠宝销售量而言,除了Tiffany在纽约第五大道上的店以外,Borsheim旗舰店的销售量超过全美国任何一家单个珠宝店的销量。比较一下第五大道的Tiffany和波仙是非常有趣的:

 

一个处在人口大概有1000万的世界大都市纽约,另一个位于人口也就60万左右的中西部农场城市奥马哈,一个按常理最不可能产生优秀奢侈品企业的地方;

一个位于繁华的第五大道,有7层楼的漂亮建筑,另一个位于停车场的旁边,上下也就一层楼的大通铺;

一个拥有N多全球连锁店,品牌影响力巨大,另一个好像只有一家店,至于品牌,对不起,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听说而已…

 

如此多的反差,但丝毫不能阻止Borsheim获得出色的业绩。他的增长完全依靠自身利润的累积,不用举债和股权融资来扩大经营规模,标准的一本万利!更令人惊讶的是,公司的费用与销售收入的比例是行业平均水平的1/3!这种成本控制的程度和运营效率令人惊叹,NOW THAT‘S WHAT I CALL GOOD BUSINESS!

 

更重要的是,对Borsheim的投资可能要好过对Tiffany的投资。因为人们是被非理性所支配的,理性经营企业的规模常常受到天然的限制,不容易产生世界性规模和品牌(这常常意味着大额举债增长和巨大的资本再投入),但这丝毫不影响其成为一流的生意。更妙的是,对于价值投资者而言,理性经营的企业由于常常得不到应有的关注,其价值常常被低估,因此让这些生意有更大的机会成为一流的投资。对于价值投资者而言,在没有巴菲特之前,应该祈祷出现更多的七圣贤。

 

此外,未必是拥有独特产品的生意才是好生意,试想,固定电话和铁路这些如今看无比沉闷的产品刚刚问世时,都是最酷的“The New New Thing” ,对人类历史也都产生巨大的影响。可是到如今又有几家企业能够存活下来呢?平凡的产品同样能成就不平凡的生意,而且可能因其产品的平凡,企业的生命力会更持久,对投资者而言,也更加容易预测。

 

3、对“信任”力量的充分运用

从现代商学院教科书的标准出发,伯克希尔的公司的管理机制不能用糟糕形容,简直就是一个“反面典型”。随便举几个例子,就能看到情况有多糟。

 

整个公司似乎没有预算体系,他的CEO对于没有预算还公开表示很得意;公司也没有投资决策委员会,所有重大决策基本靠一个老头“照镜子”决定,公然藐视“集体智慧”;至于那些董事,基本对CEO“言听计从”,不要说什么监督他的投资行为了;

更要命的是,公司很多重大的对外投资都不聘请外部审计师和律师,对投资标的常常不要求审计报告,签订的收购合同都异常简单,有时候甚至没有合同;至于一般投资人和商业银行为控制风险出发,高度重视的现场调查,这位老爷子甚至搞不清楚被收购子公司的具体位置,让他去现场调查,简直就是对牛弹琴;对于收购进来的子公司又基本不干预,任由原先的经理人一展拳脚,对于子公司的“监督”,基本就靠每季度的财务报表,更不会费神每年将所有子公司巡视一遍;

 

还有公司的绩效机制,很少有股权、期权这类“先进”的奖励方法,完全就是“三六九,发现钞”,毫无技术含量可言。哎,真是罄竹难书!根本不能相信,这家全球最大规模的投资管理公司,不仅没有什么“先进”的公司治理和决策机制,就是一些公认的基本的市场尽职调查标准都完全被伯克希尔的CEO所藐视,伯克希尔的整个运营方式基本就是和教科书中的标准背道而驰。

 

但就是这么个“反面典型”却拥有全世界最出色的运营和投资纪录,保持着全球最低水平的运营费用,避开了大型公司所共有的官僚主义,同时,无论对人和对事,都拥有全球最好及最有效的风险控制纪录,也是全球最理性的投资公司。

 

让伯克希尔如此与众不同的一个较为明显的原因是,公司的运营体制建立在 “信任”的基础,而商业社会中大多数公司的治理结构是建立在“不信任”的基础上。因为“不信任”,所以需要“委员会”进行共同商议,需要外部审计去审查,需要律师对合同条款“抠字眼式”的风险把控,可人们很少意识到,这些“不信任”的方式只是为愚蠢所支付的成本,这个成本常常高到无法估算。“委员会”的“集体智慧”经常体现的唯一用处是,谁都不用为结果承担责任;假如对企业自身的做账方式都不信任,又如何凭借外部审计的结果去相信企业的运营。

 

公司的管理归根到底是对人的管理,而这位全球最成功的资本家管理人的方式更是让人乍舌,他最重要的管理手段是希望旗下企业家在做每一个决定时,都能通过著名的“记者测试”,既不会让自己的良心感到过不去。在现今的商业社会中,听全球最大的资本家讲用良心来管理,怎么听都有点像童话故事和虚伪,但若看到这位资本家的所作所为,受震撼的往往是观者本身的良心。

 

老爷子明白,对于正直能干的人,最好的激励手段是信任,而不是金钱。因此充分授权旗下企业家最大的自主权利,而这些企业家工作的重要动力在于“不让老爷子失望”。

或许当“无形的手”驱动每个人都为个人利益奋斗时,人们常常忘记 “道德情操”的巨大力量,可值得鼓舞的是,一旦将这个力量运用恰当,却能创造出惊人的经济效益。伯克希尔的惊人的管理效率受益与此,股东们对他的爱和崇拜也来源于此,和金钱无关。

 

芒格先生说的好,“伯克希尔的运营方式为全球企业创造了一个榜样”,可这个榜样的标准是如此之高,他的文化是如此难以复制,与此相比,价值投资都显得简单易学。不过,谁知道呢,毕竟未来犹如深夜中一条看不见的公路,而人类在前进的旅程上不断创造历史。。。

 

 

 

精彩讨论

全部讨论

05-05 18:37

理解伯克希尔的好文

2020-03-06 16:53

好文

2019-02-22 10:31

理性经营:
1、强调真正的内生增长,不鼓励通过负债杠杆和资本的再投入来扩大企业规模;
2、高度重视企业内部经营效率提升,强调通过企业内部的成本和费用控制来保持盈利,不依赖企业独特的产品和提价能力,即使有独特产品和很强提价能力的企业,亦是如此;
——雪球而言2012年到2014年的素质和水平是较高的。目前看有成为水区的趋势。

2016-01-25 17:55

赞叹。不知道今年有没有机会去朝圣

2015-06-13 13:52

谢谢您的分享。

2014-12-10 09:11

规则、制度不一定能达到目的

2014-04-28 20:19

谢谢分享!

2013-11-12 13:14

正直、能干、勤俭、自律。自勉吧。

2013-11-05 14:14

成功背后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