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酒称退出春糖,遭遇“滑铁卢”后急了?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文 | 霖夕    编 | 吴弩

1月14日,微酒从市场获悉,澳大利亚葡萄酒管理局表示将不参加2021年3月在成都举行的春节糖酒会,并取消2021年中国区路演。

对此,澳酒局给出的理由是,持续的旅行限令以及商务部去年发布的公告,宣布向澳大利亚2升以下的葡萄酒征收107.1%-212.1%的保证金。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也有媒体报道称澳洲酒对华出口量已然暴跌95%。在行业看来,临时措施的确给了澳大利亚葡萄酒一记“重拳”,也让不少从业者的担忧变为现实。

进口酒行业的格局,或将因此改变。

事实上,从2015年中澳自贸协定生效到2019年1月1日正式零关税,澳大利亚葡萄酒度过了连续增长5年的好日子。中国酒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升以下澳洲酒对华出口量由2015年的5.67万千升增至2019年的12.08万千升;零关税后,其进口额一度超过法国,成为中国进口葡萄酒的第一大来源国。

2020年,澳洲酒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厄运?其市场又会被谁分走?

“双反调查”引发连锁反应,澳洲酒对华出口暴跌

2020年8月18日,商务部正式启动对澳洲葡萄酒的反倾销立案调查。此消息一出,不仅引起了业内的极大关注,国内外资本市场也有较为强烈的反应。当天,澳洲葡萄酒上市公司的股价应声大跌,而三家中国葡萄酒上市公司则出现涨停。

两天后,中国酒业协会召开关于中国葡萄酒行业对澳洲葡萄酒反倾销的专题新闻发布会,表示早在2018年就启动了相关调查,因疫情影响才推迟至今公布。

微酒记者在中酒协所提交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葡萄酒产业反倾销调查申请书》中获悉,澳洲葡萄酒在2015年至2019年间,向中国出口的装入2升及以下容器的葡萄酒累计增长113%,而同期出口价格则累计下降13.36%。

根据海关提供的澳洲葡萄酒出口至中国的到岸价格,以及正常价值,申请书计算出其倾销幅度为202.70%。

2020年8月31日,商务部再度发布公告,宣布对澳洲葡萄酒进行反补贴调查,中国正式对澳洲葡萄酒启动“双反调查”。随即,市场上关于澳洲葡萄酒即将加税的传言越来越多,不少酒商也加快了囤货的节奏。

据一位从业超过20年的进口商透露:“商务部启动‘双反调查’后,进口商担心要增税,所以不少人都在加紧订货并催促澳洲酒庄尽快发货。”

在这样的应激反应下,澳洲葡萄酒的对华出口数据出现强力反弹。

据澳大利亚葡萄酒管理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9月30日,澳洲葡萄酒在过去12个月中对中国大陆地区的出口额上升了4%(11.7亿澳元),平均出口额上升了18%(离岸价9.54澳元/升),在高价格区间,特别是30澳元/升或以上价格涨幅巨大。

事实上,这组光鲜的数据堪称澳洲葡萄酒的“回光返照”。

彼时,有酒商表示:“8月和9月正是富邑集团新财年大量发货的时候,增长数据大部分都来源于此。9月以后,很多酒商摸不准政策走向,不敢再轻易囤货。”

加税的传言在2020年的最后两个月落地——继“双反调查”后,商务部于11月、12月先后两次再发公告,初步认定原产于澳大利亚的进口葡萄酒存在倾销和补贴,决定对其采取临时反倾销、反补贴措施,最高达212.1%的保证金税率成了压垮部分澳洲酒企的最后一根稻草。

11月,有媒体报道称,澳洲葡萄与葡萄酒协会CEO巴塔格莱纳表示:当地葡萄酒对华出口实质上已经停摆,用于出口的产品直接减少了60%,不少澳洲酒企损失惨重;2021年1月,市场再度传出澳大利亚葡萄酒对华出口暴跌的消息。

值得注意的是,在反倾销、反补贴临时措施发布后,部分澳洲酒企已经开始采取行动:有的发布了调价通知,有的则悄然上涨了产品终端价。

2020年11月30日,某澳洲酒企发布通知称:因受相关政策影响,进口成本大幅提高,集团将对价格体系进行调整,将价格提高20%-30%。新的价格体系将于2020年12月1日起执行。

此外,进口商李波(化名)告诉微酒记者:“澳洲酒里最具‘硬通货’属性的产品是奔富Bin407,现在,这款产品的批价已上涨至800元/瓶的样子,零售价破千,涨幅在10%-15%之间。而且,很多进口商手上都没货,部分区域的市场热度已有所下滑。”

李波表示,因为缺货,很多原本做奔富的进口商现在不得已转做其它产品。“现在来看,澳洲酒的政策依旧不稳定,大家不知道能否长久做下去。很多事情是需要长期投入的,如果继续投客情和各方面资源,是不合算的。

针对目前的市场现状,多位进口商表示:近两年,葡萄酒的进口量一直呈下降趋势,但这并不代表消费量会减少。以前的进口量太猛,市场有一定泡沫,如今以奔富为代表的澳洲酒整体下滑,不仅会使进口酒行业的热度降低,也很有可能真的会使葡萄酒市场的消费量下降。”

也有酒商持否定观点:“就算奔富的量下滑了,原本喜欢喝葡萄酒的人还是会继续喝葡萄酒,只是会从澳洲酒转向其他产区品牌。”

那么,假如澳洲酒的实际消费量大幅下滑,谁将分走这块“蛋糕”呢?

有行业人士认为,“这一问题目前很难有准确答案,可能是以拉菲为代表的法国酒,也可能是还未在中国市场真正发力的意大利酒,或是西班牙、智利酒,但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此,而是市场会借此机会,再度洗牌。”

该人士表达了两个观点:

第一,进口葡萄酒行业会继续承压发展,在市场大环境不好的背景下,马太效应凸显,有渠道资源的企业或进口商会更加强大,投机分子则会被清理出市场,有实力的企业会得到更多市场份额。

第二,有人认为澳洲酒的式微会利好做其它产区酒的从业者,但事实并非如此。很多做澳洲酒的进口商不仅有着极强的资金实力,同时也有丰富的团购资源与仓储网络,这些人去代理智利、法国或其他产区的产品,会比原本做这些产品的人更有优势,反倒会挤压他们的份额。

整体来看,“双反调查”产生的后续连锁效应仍在持续对市场产生影响,2021年的市场行情或将发生改变。已有相关企业表示,不仅会在非澳葡萄酒上发力,还会涉足中国白酒。

未来,无论“双反调查”成立与否,回过头来看,这次非偶发性的事件对中国进口葡萄酒行业来说都不算是件坏事。对于优质酒商来说,维护好渠道、网络与资源都是必须做的工作,只有不断提升自我竞争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